苏杭市五校联考的考场内,依旧弥漫着紧张而又诡异的氛围。高二(三)班的“学霸修士”们,在叶白的带领下,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将一场场看似“地狱级难度”的考试,硬生生变成了他们展示“科学修仙”神通的个人秀场。
当语文考试的铃声敲响,大部分考生还在为那些佶屈聱牙的文言文和思辨深邃的现代文阅读而抓耳挠腮,甚至有些心理素质稍差的己经开始怀疑人生的时候,高二(三)班的“修士”们,却早己气定神闲地将目光投向了那占据着试卷半壁江山,也是决定语文成绩上限的关键——作文题!
今年的联考作文题,题目取得颇有几分“禅意”与“哲学思辨”的味道——《器与道》。
要求考生围绕“器”与“道”的关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八百字。
这个题目一出来,考场内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抽气声和压抑的呻吟。
“器与道?这是什么鬼题目?也太抽象了吧!”·“完了完了,我最怕写这种哲学思辨类的作文了,感觉完全无从下笔啊!”·“这出题老师是想让我们提前思考人生吗?我们还只是个孩子啊!”
大部分考生看到这个题目,都感觉大脑一片空白,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封印”给禁锢了思维。他们绞尽脑汁,也难以将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与自己贫瘠的素材库和浅薄的人生阅历联系起来。
然而,当高二(三)班的“学霸修士”们看到这个题目时,却一个个都露出了……会心一笑?
没错!就是那种“嘿,这题我会!”、“这简首就是送分题啊!”的自信笑容!
在他们眼中,这哪里是什么抽象的哲学思辨题啊!
这分明就是叶老师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一场检验他们“科学修仙”成果,展现他们“文气修为”的——“文气比拼”大会啊!
“器”是什么?
在普通学生看来,或许是工具,是器物,是科技,是手段。
但在三班“修士”们看来,“器”,可以是他们手中的笔,是承载知识的课本,是锤炼肉身的运动器械,是炼制丹药的瓶瓶罐罐,甚至……是叶老师传授给他们的各种“科学修仙”法门!
而“道”又是什么?
在普通学生看来,或许是道理,是规律,是方法,是境界。
但在三班“修士”们看来,“道”,是他们所追求的“科学修仙”之路,是“言出法随”的奥秘,是“无上阵图”的玄妙,是“炼体成圣”的信念,是“命运推演”的智慧,是“万象掌控”的真谛!
“器”为形,为用;“道”为神,为体!
器以载道,道以御器!
这不就是叶老师在“叶老师小课堂”上,天天给他们强调的“科学修仙”核心理念吗?
简首就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量身定做,完美契合啊!
一时间,高二(三)班的“学霸修士”们,个个都文思泉涌,灵感如尿崩……啊不,是如泉涌!
他们不再将这场作文考试视为一种负担,而是将其看作是一次宝贵的“论道”机会,一次展现自己“修仙感悟”的绝佳舞台!
只见苏沐橙,这位“言灵组”的首席大弟子,此刻正襟危坐,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深吸一口气,默默运转叶老师传授的“浩然正气诀”,将一股精纯的“文气”凝聚于笔端。
她下笔的第一个字,便仿佛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与“气场”。
她从“语言文字”这个最基础的“器”入手,阐述了“言灵之道”的博大精深。她写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那是“文字之器,初显道之雏形”;她写诸子百家,著书立说,传承思想,那是“典籍之器,承载大道之光”;她写诗词歌赋,抒情言志,感天动地,那是“文学之器,彰显道之魅力”。
她的文字,清新雋永,却又充满了力量。每一个段落,都仿佛在吟诵一首动人的“言灵咒语”,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而林木,这位“阵法组”的沉默奇才,则从“数学逻辑”这个独特的“器”切入,论证了“阵法之道”的严谨与玄妙。
他将点线面体视为构建阵法的“基础之器”,将公式定理视为布阵的“法则之器”,将逻辑推演视为御阵的“心念之器”。他从古希腊的几何学,到东方的河图洛书,再到现代的计算机算法,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将数学的理性之美与阵法的玄奥之变,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缜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阵法宗师”气派。
至于李大壮,这位“炼体组”的肌肉猛男,虽然平时看起来五大三粗,不善言辞,但此刻写起作文来,却也别有一番“朴实无华,力透纸背”的独特风格。
他从“肉身体魄”这个最根本的“器”入手,阐述了“炼体成圣”的艰辛与荣耀。他写自己如何从一个弱不禁风的“小胖墩”,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修炼”(体育锻炼),一步步锤炼筋骨,打通气血,最终拥有了远超常人的力量与体魄。他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健康之器”的珍视,以及对“生命之道”的敬畏。
他的文字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情实感,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一股“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浑气魄。
钱小小,这位醉心于“炼丹术”的化学课代表,则从“瓶瓶罐罐”这些实验“器”入手,描绘了“化学变化”中所蕴含的“物质转化之道”。她将元素周期表比作“百草经”,将化学方程式比作“丹方”,将每一次实验都视为一次“炼丹”的尝试。她写自己在“炼丹”过程中,如何从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如何精确控制“火候”与“配比”,最终成功炼制出具有神奇功效的“丹药”(比如“超级薄荷糖”和“醒神膏”)。
她的文章,充满了对科学探索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字里行间都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和……一丝丝的“沙雕”气息?
就这样,高二(三)班的五十多名“学霸修士”,围绕着“器与道”这个看似抽象的题目,结合着各自在“科学修仙”道路上的独特感悟,洋洋洒洒,各抒己见,文思如同开了闸的洪水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的作文,有的引经据典,纵论古今;有的剑走偏锋,独辟蹊径;有的辞藻华丽,文采斐然;有的质朴无华,情真意切。
但无一例外,他们的文章中,都蕴含着一种其他考生所不具备的……“精气神”!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与从容!那是一种对知识的敬畏与热爱!那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与担当!那是一种……经过“科学修仙”洗礼之后,所特有的“道韵”与“灵光”!
而叶白,这位“科学修仙祖师爷”,更是将这场“文气比拼”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他在【考前冲刺必过符】和【静心凝神清凉油】的双重神级Buff加持下,文思泉涌,下笔有神。
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局限于某一门学科的“器”与“道”,而是站在了一个更加宏观,更加……“宇宙级”的高度,来阐述他对“器与道”的理解!
他写盘古开天,身化万物,那是“混沌为器,开辟大道之始”!他写女娲造人,抟土赋灵,那是“泥土为器,传承生命之道”!他写神农尝草,医药萌发,那是“草木为器,探索健康之道”!他写西大发明,光耀千古,那是“智慧为器,推动文明之道”!
他从上古神话,到诸子百家,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从西方哲学,到现代科技……
他将古今中外的所有“器物”与“思想”,都融入到他那恢弘壮阔的“科学修仙”体系之中,用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视角,阐述了“器”与“道”之间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
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汪洋恣肆,仿佛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一股浩瀚无边的“天地正气”和“宇宙真理”凝聚而成!
每一个字,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每一个段落,都充满了法则的韵味!整篇文章,读起来简首就像是在聆听一位得道高人,在九天之上,开坛讲道,阐述宇宙终极奥秘一般!
当叶白写下最后一个句号,将那股激荡在胸中的“文气”缓缓收敛之时,他感觉自己的精神境界,仿佛又得到了一次小小的升华。
而他手中的那支普通的签字笔,也似乎因为承载了太多的“道韵”与“灵光”,而变得……微微有些发烫?
“呼——爽!”叶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个心满意足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这篇“神级”作文,一旦问世,必将再次震惊整个苏杭市教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