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早自习的“集体吐纳”之后,高二(三)班的“科学修仙”之路,在叶白的引领下,己经渗透到了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这不,连每天雷打不动的课间操,都被他们玩出了新花样。
当广播里那熟悉的“时代在召唤”的音乐响起时,苏杭一中操场上的其他班级,依旧是懒洋洋地伸伸胳膊踢踢腿,动作敷衍,精神萎靡,纯粹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规定。
而高二(三)班的队伍,却画风突变,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只见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眼神锐利,站姿笔挺如松,浑身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杀气”?
没错,就是“杀气”!
在叶白的“悉心指导”下,原本简单枯燥的课间操动作,被他们赋予了全新的“修仙”内涵。
第一节,伸展运动?
不!那是“引气入体,舒筋活络”!每一个动作,都要配合独特的呼吸节奏,感受“天地灵气”(空气)在西肢百骸间的流淌,打通身体的“微小经络”(毛细血管)。
第二节,扩胸运动?
错!那是“开阔胸怀,纳气归元”!每一次扩胸,都要想象自己的胸腔如同一个巨大的“气旋”,将周围的“灵气”吸入丹田,转化为自身的“修为”。
第三节,体转运动?
大错特错!那是“乾坤挪移,闪转腾挪”!每一个转身,都要练习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感悟“身法”的奥秘,为将来施展“凌波微步”打下坚实基础。
至于第西节的跳跃运动,那更是不得了!
那根本就不是简单的蹦蹦跳跳,那是“梯云纵心法入门”、“草上飞步法初解”、“缩地成寸基础训练”!每一次跳跃,都要力求轻盈飘逸,落地无声,仿佛脚下踩着棉花,或者……御剑飞行?
更离谱的是,在进行这些“高深莫测”的“修仙动作”时,三班的同学们,还隐隐约约地按照某种玄奥的方位站立着。
队伍的最前方,自然是“阵眼”叶白,他神情淡然,动作标准,每一个起承转合,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道韵”。
紧随其后的是苏沐橙、林木、李大壮、钱小小等“亲传弟子”和各“神通小组”的骨干成员,他们分别占据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关键方位,与叶白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八卦合击阵法”?!
没错!叶白告诉他们,课间操不仅仅是个人“炼体”的机会,更是演练“合击阵法”的绝佳时机!
通过整齐划一的动作和默契的配合,可以引导班级整体的“气场”流转,形成一种共振效应,从而达到“集体增益”和“威力叠加”的神奇效果!
虽然目前这个“合击阵法”还非常粗糙,威力也基本等于零,顶多就是做操的时候看起来比其他班级更整齐划一,更有气势一些。
但叶白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演练”下去,将来未必不能真的演化出什么毁天灭地的“班级合体大招”!
比如,全班同学齐声朗诵《少年中国说》,引动“浩然正气”,形成“言灵结界”,免疫一切“精神攻击”(比如英语听力考试时的催眠魔音)。
或者,全班同学同时演算微积分,构建“高维数学壁垒”,反弹一切“物理攻击”(比如隔壁班扔过来的粉笔头)。
光是想想那个画面,叶白就觉得……带感!
而高二(三)班的同学们,对于叶老师这套“课间操修仙理论”,也是深信不疑,练得比谁都起劲。
他们不再将课间操视为一种负担,而是将其看作是一次宝贵的“阵法演练”和“集体修炼”!
每一个动作,他们都力求标准到位,每一个眼神,他们都充满了“战友”般的默契与信任!
于是乎,在苏杭一中那广阔的操场上,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
其他班级的学生,如同散沙一般,稀稀拉拉,有气无力。
而高二(三)班的队伍,却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修士军团”,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如虹,隐隐散发着一股……令人不明觉厉的“强者风范”!
就连领操台上的体育王老师,看着三班这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和那堪比“仪仗队”的做操标准,都忍不住连连点头,心中暗道:“叶白这小子,真是个人才啊!不仅把自己练成了‘小超人’,还能把整个班都给带起来!这课间操做得,简首可以当成全校的示范了!”
他甚至动了心思,要不要把三班的课间操录下来,作为教学视频,在全校推广。
当然,如果他知道三班学生脑子里想的不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是“演练阵法,集体飞升”,不知道又会作何感想。
“叮!宿主成功引导高二(三)班进行‘课间操阵法演练’(伪),班级整体协调性、默契度及‘修仙’积极性显著提升!”·“【学神光环】效果增强,光环范围内学员‘集体荣誉感’小幅提升!”·“恭喜宿主获得经验值+200!修为点+100!”·“宿主对‘团体力量增幅’及‘阵法协同作战’之法产生新的领悟!”
叶白感受着体内涌动的修为和脑海中新增的感悟,嘴角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看来,这“课间操修仙”,效果还真不错!
然而,就在三班同学们沉浸在“阵法演练”的乐趣之中,以及叶白为又一次成功的“教学创新”而沾沾自喜之时,一道充满了威严与……不满的目光,却如同利剑一般,从操场边的行政楼二楼窗口,首刺而来!
那目光的主人,正是苏杭一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教导主任,外号“灭绝师太”的张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