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我大伯:从纨绔到王朝柱石

第64章 衙署见习:官僚机器的臃肿

加入书架
书名:
皇帝是我大伯:从纨绔到王朝柱石
作者:
我热痢的马
本章字数:
4548
更新时间:
2025-06-22

只见一个年轻的吏员,抱着一摞半人高的卷宗,气喘吁吁地跑到一个书架前,仰着头找了半天,终于找到对应的格子。他试图把卷宗塞进去,但格子太满,塞不进去。他只好把最上面几本抽出来,放在地上,再把新的塞进去,最后再把地上的捡起来……抱着去找下一个该放的地方?李天看得眼皮首跳。

另一边,两个吏员在狭窄的通道里“狭路相逢”,各自抱着小山般的文书。两人面无表情地对峙了三秒,然后如同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同时侧身,小心翼翼地、极其缓慢地擦身而过,生怕碰掉了对方怀里的一张纸。整个过程耗时约半分钟。

还有更离谱的。李天亲眼看到一个吏员拿着一份公文,跑到一个书案前,书案后的官员看了一眼,提笔在上面批了几个字(李天隔得远,看不清)。

那吏员拿着公文,又跑到十几步外的另一个书案前。另一个官员拿起公文,翻到后面一页(前面那页明明有空白!),又提笔批了几个字。吏员再拿着公文,跑向大堂深处……李天默默数着,一份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公文,就这么在几个书案间来回传递,被不同的人盖了至少五个不同的章,签了至少三处不同的名字,耗时…小半个时辰!

效率呢?分工协作呢?OA系统呢?!李天内心的小人在疯狂咆哮。这他妈是办公?这是行为艺术吧!

他站得腿都快麻了,终于鼓起勇气,再次蹭到那位老书吏旁边。老书吏还在誊写,速度稳定得令人绝望。

“大人…打扰了,”李天挤出笑容,“晚辈初来乍到,想请教一下,咱们户部…每日处理这么多文书,都是如何归档查阅的?比如,我想找一份三年前河东道某县的秋税收支细目,大概…需要多久?”

老书吏终于停下了笔,慢悠悠地摘下老花镜,用一块看不出颜色的布擦了擦镜片,又慢悠悠地戴上。他浑浊的眼睛看向李天,像看一个问“太阳为啥从东边升起”的傻子。

“三年前?河东道?秋税?”老书吏的语速和他的誊写速度一样慢,“先去架库房,按年份找泰昌二十二年档。河东道属北档房。秋税收支,应在‘赋税类’、‘丁粮科’卷宗里。具体到县…需翻检该卷内分县目录。” 他顿了顿,似乎在计算,“若运气好,卷宗未被调用,路径清晰,半日或可寻得。若卷宗在调阅中,或存放有误…三五日,也属寻常。”

半日?!三五日?!李天差点当场表演一个原地去世。这效率,黄花菜都凉八百遍了!放现代,数据库里敲几个关键词,一秒出结果!

李天看着老书吏案头堆积如山的待处理文书,还有旁边那个专门用来登记调阅卷宗的、写满了蝇头小楷的厚本子,一个大胆(作死)的想法冒了出来。

“大人…晚辈斗胆有个想法,”李天搓着手,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天真无邪,“您看,这调阅登记,还有您誊写的这些…很多内容是不是重复的?比如这登记本上的卷宗编号、名称、调阅人,您是不是还得在誊写的账册里再写一遍?如果…如果能设计一种…嗯…格式统一的单子?把卷宗基本信息、调阅信息、归还信息都印在一张纸上?就像…嗯…药铺的方子那样?这样是不是能省点功夫?也方便查找?”

李天尽量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他脑子里“标准化表单”的概念。他甚至拿起旁边一张废纸,用炭笔飞快地画了个简陋的表格示意:卷宗编号、名称、存放位置、调阅人、调阅日期、归还日期、备注……

老书吏凑近那张鬼画符似的“表格”,浑浊的眼睛看了半天,眉头越皱越紧。他抬起头,用一种混合着困惑、不解以及…淡淡鄙夷的眼神看着李天,仿佛在看一个试图教祖传老木匠用电动工具的愣头青。

“后生,”老书吏慢悠悠地开口,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笃定,“户部文书,自有规制。登记造册,誊录归档,皆依祖制而行,沿袭百年。你这…画符填格之法,”他指了指李天那张纸,语气加重,“不合规矩。”

他重新拿起自己那支细小的毛笔,蘸了蘸墨,语气恢复了那种慢吞吞的、不容置疑的权威感:“祖宗传下的法子,虽慢,却稳。一笔一划,皆是章程。乱了章程,失了体统,才是大麻烦。年轻人,多看,多听,少…异想天开。” 说完,不再理会李天,继续沉浸在他那缓慢而“稳定”的誊写世界里去了。

李天捏着自己那张画着“异想天开”表格的废纸,站在充斥着纸张霉味和官僚气息的廊下,感觉自己像个试图用打火机点燃湿木头的傻子。

规矩?章程?体统?

在这庞大、臃肿、如同生锈齿轮般缓慢转动的官僚机器面前,他那只小小的、来自现代的“鲶鱼”,别说搅动水花了,连塞牙缝都不够格!他甚至能听到这台机器运转时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嘲笑声。

李天默默地把那张废纸揉成一团,塞进袖子里。他抬头环顾这文书堆积如山、人影穿梭如蚁的巨大户部大堂,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他要面对的,远不止几个贪腐的盐吏,而是一个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用无数“规矩”和“祖制”包裹起来的…钢铁堡垒。

就在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大堂深处,一个穿着深青色官服(品级似乎不低)的身影,正负手站在一排书架旁,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正落在他这个方向。

那人面容隐在书架投下的阴影里,看不真切。但李天的心,却莫名地紧了一下。

户部大堂的“钢铁堡垒”见习,让李天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理想很,现实很骨感”。他蔫头耷脑地晃出户部大门,感觉灵魂都被那些无穷无尽的文书和慢动作吏员抽干了,急需一点人间烟火气(主要是糖分)来续命。

刚走出户部那条肃穆得能让人便秘的长街,拐进一条相对热闹些的辅路,李天就被路边一个扛着稻草靶子、上面插满红彤彤冰糖葫芦的小贩吸引了。那晶莹的糖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是一串串小太阳,瞬间驱散了他心头的阴霾。

“老板!来两串!要糖厚山楂大的!”李天立刻满血复活,掏出铜钱,声音都透着欢快。

“好嘞!客官您稍等!”小贩眉开眼笑,利索地取下两串品相最好的。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