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荣国兴便紧急召开班子成员和科室台长会议,研究如何落实陈廷国副市长的指示。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紧张。荣国兴神情凝重地说道:“昨天陈副市长的调研,让我们明确了工作方向,当务之急是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同时也要努力争取地方科研项目和经费,来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诸多困难。大家都说说想法。”
刘立诚率先发言:“我觉得争取地方财政支持,我们得把经费需求报告做得更有说服力。详细列举我们设备老化的现状,像只有两台电脑能正常运行,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以及这对气象预报精准度、为农服务等工作的制约。同时,把人员补贴少导致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也阐述清楚,让财政部门能切实看到我们的困境。”
朱博富点头赞同,接着说:“没错,报告里还得突出我们工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比如博富县的特色农业,容山和北河的水果产业等因为气象设备老化,产业发展受限。我们完善气象服务后,能给农业增收、旅游发展带来多大的推动作用,都要详细说明。”
刘立诚又补充道:“在争取地方科研项目和经费方面,我们要立个大项目:《云林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项目,整合水文水利和气象资料,把原有的《卫星云图分析法预测天气》这个项目包进去,从内部科研变成全市的大科研项目,对提升整个地区气象服务水平的有重大意义。而且,要展示我们己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证明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力。”
科室台长们纷纷鼓掌称好。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提出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建立良好关系,争取他们在财政和科研项目上的支持;有的建议收集更多成功案例,借鉴其他地区气象部门争取资源的经验。
荣国兴目光坚定地看向朱博富和刘立诚,语气沉稳地说道:“经过讨论,我们明确一下分工。争取地方财政支持这一块,由朱博富同志负责,刘立诚同志协助。朱博富同志,你在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方面经验丰富,要带领团队把经费需求报告做到尽善尽美,充分展示我们的需求合理性与工作重要性。重要的是和市财政局打好关系,让他们理解才能支持。立诚,你协助朱博富同志做好攻关。”
朱博富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自信,郑重地点点头,说道:“荣局长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这两天我就组织相关人员,进一步细化报告内容,和财政部门积极对接,争取最大程度的支持。”
刘立诚也紧接着表态,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好的,荣局长。我会和朱博富同志紧密配合,做好攻关。
荣国兴接着说道:“争取地方科研项目这方面,就由刘立诚同志负责,朱博富同志协助。立诚,你对《云林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项目熟悉,要带领团队突出项目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他与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申报也要争取。博富,你协助立诚与财政做好对接。”
刘立诚神情严肃,握紧拳头说道:“荣局长,我深知责任重大。我会尽快和团队制定详细的申报方案,深入研究竞争对手,突出我们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朱博富心中却暗自思忖,虽说协助刘立诚,但自己也不能被比下去,于是应道:“没问题,立诚需要什么支持,尽管开口,我会全力配合。”
会后,朱博富和刘立诚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就在此时,局里突然传出两条重要消息:财务科长温泉与财政局长姚同发是表侄关系,办公室主任林菲与市科委管项目副主任林桂是叔侄关系。
朱博富得知温泉与姚同发的这层关系后,立刻找到温泉,语重心长地说道:“温泉,这次争取财政支持对于咱们局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是关乎生死存亡。你和姚局长这层关系,是我们可以合理利用的宝贵资源。你找个合适的机会,和他好好说说局里目前的艰难处境,让他切实了解我们对经费的迫切需求。”
温泉面露难色,微微皱眉说道:“朱局长,我也一心想着为局里出份力,可这毕竟是公事公办,贸然因为这事去找表叔,我实在担心会不太合适,怕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朱博富耐心劝说道:“咱们这么做,纯粹是为了局里的发展大计,又不是搞什么不正当的走后门行为。你找个恰当的时机,客观公正地把局里的真实情况跟他讲讲,让他心里有数,这样在做决策的时候,也能对我们的情况有所考量。”
另一边,刘立诚知晓林菲与林桂的关系后,赶忙找到林菲,一脸诚恳地说道:“林主任,听说你和市科委林副主任是叔侄关系,这次争取科研项目,对我们局来说至关重要。能不能请林副主任给咱们指导指导?你看能不能安排个机会,让我们向他详细汇报下项目情况,听听他的宝贵意见。”
林菲面露喜色,缓缓说道:“刘副局长,我和叔叔平时虽然联系不算多,但我会积极联系争取支持。”
刘立诚急忙说道:“林主任,谢谢你,这么大力支持我的工作。”
林菲说“刘副局长,我仰慕你是干大事的人,有事业心,责任心,又有谋略,与人为善,所以,我愿意尽力为您做好服务。
刘立诚立即感动:“谢谢,非常感谢。有你的协助,我有信心打好攻关战!”
在林菲的精心安排下,刘立诚与林桂约定在一家幽静的茶室见面。这一天,刘立诚早早便来到了茶室,他身着整洁笔挺的衬衫,手中紧紧拿着装有项目资料的文件夹,内心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在等待的过程中,刘立诚回想着《云林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项目的种种细节,思考着如何向林桂阐述项目从内部科研转变为全市科研,涵盖所有防灾减灾项目的理由。他深知,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必须清晰、准确且有力地传达项目的价值与意义,争取得到林桂的认可与支持。
终于,林桂准时到达。刘立诚赶忙起身,恭敬地与林桂握手,说道:“林副主任,非常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来,今天主要是想向您汇报一下我们《云林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项目的情况。您也知道,之前这个项目主要是我们局内部的科研探索,但虽着对全市防灾减灾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仅仅依靠内部力量和单一的研究方向远远不够。云林市地域广阔,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像洪水、山体滑坡、暴雨等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所以,我们决定将项目升级为全市科研项目,涵盖所有的防灾减灾项目,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一个全面、高效、精准的预警系统。这样不仅能提升我们对各类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更能在灾害发生前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和民众,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林副主任,您在这方面经验丰富,还请您多多指导。”刘立诚言辞恳切,目光坚定地看着林桂,期待着他的回应。
林桂微微皱眉,思索后说:“小刘,项目框架不错,但申报竞争激烈,要突出独特优势。与周边城市类似系统相比,预警精准度、响应速度具体领先多少?推广方面,要详细规划步骤、资源投入及预期投入产出比。”
刘立诚认真记录建议。汇报结束,林桂分享了防灾减灾科研前沿动态。刘立诚收获满满,但也深知完善申报材料任务艰巨。
送走林桂后,刘立诚感激地对林菲说:“林主任,多亏你安排,林副主任的意见太关键,让我明确改进方向。”
林菲笑道:“刘副局长客气了,都是为了局里。接下来就看你怎么完善申报材料。”
刘立诚坚定道:“我一定全力以赴,虽困难重重,但有信心克服。”
刘立诚回到局里,按照林桂副主任的修改意见补充资料。
一周后,正当刘立诚努力突破困境时,他得到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云林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成功列入市科委 10 大重点科研项目初步评审论证名单。但喜悦并未持续太久,紧随而来的是新的难题——15 天内要提交大量补充材料。
这些补充材料涵盖多个方面,包括系统在不同灾害场景下更详细的精准度数据、与周边城市类似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报告、具体到每个阶段的推广计划及相应预算,以及针对不同基层人员群体的培训方案细节等。
刘立诚深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他迅速调整策略,一方面,拿起电话联系省气象台的老同学高兴宁。电话接通,刘立诚急切地说道:“兴宁啊,我这边遇到大难题了。《云林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进了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初审,可 15 天内要交好多补充材料。你在省台资源多,能不能帮我收集一些不同灾害场景下精准度的相关资料,特别是和周边城市类似系统对比的数据,这对我太重要了。”高兴宁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立诚,咱俩这关系,没二话。我马上安排人去整理,尽快给你发过去。”
另一方面,刘立诚亲自前往母校,邀请防灾减灾领域的权威专家刘国庆教授出山指导。在刘国庆教授的办公室,刘立诚诚恳地说道:“刘教授,我是您的学生刘立诚啊。我们市气象局的《云林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正面临评审,时间紧任务重,想请您给指导指导,尤其是在突出项目优势和完善推广方案方面,您经验丰富,一定能给我们指明方向。”刘国庆教授推了推眼镜,思索片刻后说道:“立诚啊,既然是为了地方防灾减灾事业,我就帮你这个忙。”
在高兴宁的帮助下,刘立诚很快收到了宝贵的资料。刘国庆教授也来到市气象局,与项目团队一同研讨。教授仔细审阅了现有的材料,指出:“在对比分析报告中,不能只关注响应速度,还要从预警覆盖范围、误报率等多个维度全面对比,突出我们的综合优势。推广计划要结合云林市的地域特点和基层人员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团队成员在刘立诚的带领下,日夜奋战。他们根据刘国庆教授的建议,对补充材料进行精心打磨。在分析数据时,发现邻市系统虽然响应速度快,但在复杂地形下的预警精准度不如《云林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他们以此为突破口,在对比分析报告中详细阐述了自身优势。
朱博富看到刘立诚团队为了项目如此拼命,又有省台和母校的助力,心中的纠结愈发强烈。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有些小家子气,项目成功与否关乎整个气象局的发展。终于,朱博富放下了心中的芥蒂,主动找到刘立诚:“立诚,我这边也有一些资源和思路,咱们一起把这个项目做好。”刘立诚欣然接受:“博富哥,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完成任务。”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份完整且高质量的方案终于按时上报。但他们心里清楚,这只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最终评审结果如何,仍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