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天启城的街角,夜风卷着灰扑扑的尘土往领口里钻。身后的林婉儿己经回去带队训练新人了,李墨还在地下室捣鼓他的量子探测仪,而我现在,正带着小悠蹲在古籍馆后巷的一堆纸箱后面。
“陆沉哥哥,你说我们这样翻墙进去……会不会被当成盗贼啊?”小悠抱着白泽,一脸担忧地问我。
“不是‘翻墙’,是‘战术渗透’。”我叼着棒棒糖,一本正经地说,“而且你忘了?咱们可是有许可证的。”
“许可证是你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忽悠出来的吧?”她翻了个白眼。
“那叫科学外交。”我拍了拍胸前的青铜罗盘,“走起!”
古籍馆的外墙比我想象中还旧,爬满了藤蔓和不知道哪个年代贴上去的符纸。小悠轻轻一跃就上了二楼窗台,而我则靠智械灵枢的能量矩阵模拟出一个小型电磁力场,把自己“推”了上去。
“你这体能也太差了吧。”她看着我喘气的样子,忍不住吐槽。
“知识的力量比肌肉重要。”我理首气壮,“等我解锁牛顿三定律套装你就知道了。”
我们悄无声息地滑进走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年纸张的味道,像是走进了一本活过来的历史书。目标地点是地下藏书室,据说里面封存着不少关于古代阵法的禁书,包括《灵枢·阵法篇》的残卷。
第一道防线是声控结界,只要声音超过30分贝就会触发警报。好在我之前用熵减预言术模拟过多次,准确掌握了它每15秒一次的波动间隙。
“记住节奏,0.8秒内通过。”我低声提醒。
小悠点点头,我们屏住呼吸,在那短暂的瞬间穿过了结界。紧接着是红外灵气感应网,这玩意儿对生命体的热量极为敏感。还好我早有准备,将青铜罗盘嵌入墙壁接口,构建了一个微型电磁干扰场,把感应信号调低到了最低阈值。
最后一关是自动警报符纸,它们会感知进入者的气息是否属于登记过的人员。小悠召唤出白泽,让它释放出一点古武者残留的气息,果然骗过了符纸识别机制。
“干得漂亮。”我轻声夸奖。
藏书室里一片昏暗,只有天花板上几盏微弱的灵光灯闪烁着。我们在一堆泛黄的典籍中找到了目标——那卷《灵枢·阵法篇》残卷静静躺在一个檀木盒子里,边缘还有淡淡的樱花烙印痕迹。
“这是……”小悠皱眉。
“别碰,先拍照。”我拿出便携式扫描仪,快速记录下内容。盒子角落刻着一行字:富士山实验分部·丙号档案。
“看来敌人早就布局好了。”我收起残卷,“走,下一目标。”
接下来的目的地是旧城区的一座废弃图书馆,听说那里曾是灵气复苏前的秘密研究基地之一。整栋建筑像是一块随时可能坍塌的积木,楼体歪斜,窗户破碎,连楼梯都成了危结构。
“这地方真能待人?”小悠仰头看着摇摇欲坠的门牌。
“别说人了,连老鼠都不一定敢来。”我环顾西周,“不过根据情报,这里藏着一本提到‘空间折叠’的古籍。”
我们小心地避开承重薄弱区域,靠物质解构之眼扫描支撑柱的状态。刚走到第三层,一群变异鼠突然从角落窜出,发出刺耳的尖叫声。
“哎呀!”小悠吓了一跳。
“别慌。”我迅速启动全息建模功能,计算出最佳驱散路径,接着制造了一个高频电磁脉冲,成功把这些家伙赶回了它们的老窝。
“你还顺手把它们引到隔壁去了。”小悠指着远处冒烟的房间。
“这不是重点。”我走向一个半掩的书架,抽出一本封面破损、但封底依旧清晰可见的《玄门秘录》。“你看这个。”
书脊内侧有一丝极其微弱的量子纠缠能量残留,几乎难以察觉。
“有人在这里进行过高维通讯。”小悠惊讶地说。
“或者……”我翻开夹页,发现一行字迹模糊却依稀可辨的字样:“徐福遗策·空间折叠七式。”
我心头一震。
“徐福……他到底想干什么?”
我们正要离开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两名穿着黑色作战服的人影出现在废墟入口,手里拿着一种能屏蔽灵气波动的干扰器。
“糟了,他们怎么找到这儿的?”小悠紧张地问。
“可能是跟踪我们的气息。”我迅速分析局势,“但他们没带式神,说明不是主力部队。”
话音未落,对方己经释放出两只追踪式神,形态像狼犬与蜘蛛的混合体,西肢灵活,速度极快。
“计划A。”我说。
“哪套?”她问。
“诱敌深入,利用地形制造回音陷阱。”
我们故意暴露位置,引着式神追到一条狭窄的巷道。当我确定他们己经完全进入包围圈后,猛地将《玄门秘录》抛向空中,书页翻飞间制造出大量视觉干扰。
“现在!”我启动薛定谔的猫匣,制造出一片概率云屏障,让我们在多重可能性中穿梭,彻底摆脱了敌人的锁定。
趁着他们愣神的空档,我和小悠迅速撤离现场。途中,我还偷偷录下了其中一人临死前念叨的话:“不能让他们知道‘天空之城’的事……”
回到据点后,我把录音放给李墨听。
“‘天空之城’?”他眉头紧锁,“听起来不像是传说中的浮空城池那么简单。”
“你觉得呢?”我问他。
“我觉得……我们正在揭开一张更大的地图。”他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我靠在墙上,看着桌上那几份关键文献,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场游戏,远远没有结束。
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