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8月23日,处暑。
时间又过了一礼拜了。许大茂下乡去了,再过段时间该农忙了,趁着这段日子,下头村里申请放电影的特别多。
各大厂有放映设备的,都下乡送温暖去了。许大茂走了一个礼拜了。
一台二八大杠,后座因该是车间加固过,左右各有一个大铁箱子,上头还有一个。里面装的都放映设备和胶片。
左边挎着军绿色书包和水壶。右边背着枪套。如果穿的不是蓝色工装,还以为当年的武工队呢。
见过一次许大茂这个造型。
院子里还是平静如水,大家都紧着过自己的日子。出了伏天了。天气没有那么潮了,大家都开始晒各种干,萝卜切丝,土豆切片,豆角先焯水在晒,茄子切块,角瓜和葫芦都是削条。
一个条凳改装的削条装备。也不知道是大院谁家的,反正一到这个季节,还有就是秋后。全都在用。
这个年代,冬天只有土豆萝卜大白菜,想吃的其他的,要么腌要么晒。你在50年代末三九天的西九城,拿出来一把韭菜,一个西红柿。
呵呵,你试试,你就知道啥叫查你祖宗十八代。
在前身李志勇的记忆里,每年王桂莲都晒很多,然后分门别类用布袋装好,挂在堂屋房梁的悬钩上。
今年也不例外,李志勇没想改变啥。只要你跟别人不一样,你就有可能出问题。多久有年代特色的定义。
忽忽悠悠小三个月了。李志勇那废物空间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收获。
晚上吃完饭,和王桂莲一起收拾了外头晒着的物件,吃了饭,回屋,插了门就进了空间。
第一次收获粮食,李志勇很高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金句良言。尤其未来西五年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
虽然没经历过挨饿,但是,想也能想出来,让谁吃了这顿没那顿也饿得慌。
但是,真没产出多少。本来就是为了留种子的。
生长期短的绿叶菜己经成熟过一茬了,但是基本上都长老了打籽了。粮食收获,这是第一次。
这么有意义的第一次,李志勇决定自己动手收割。然后忙活了一个小时,看看劳动成果。嗯,非常棒,经过实践证明,我特么就是废物。
这点活都干不明白。随后发动空间之力,收获,脱粒,整理,翻地。秸秆堆在角落。
还是这样爽,一念之间,你看整整齐齐。
收拾完战场,不是,是收拾完地皮。躺在躺椅上盘点收获。
谷子收了有三十多斤,玉米收了有200多斤,小麦三十多斤,糜子三十多斤,绿豆、黄豆、红豆、芸豆啥的都是一二斤。
土豆,红薯都有100多斤。
还有100多斤荞麦。还没脱壳的。这玩意产量真心不高。
粮食作物就这点玩意。
然后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蔬菜种子,每样都有一小把。反正以后肯定是不缺了,当种子都够用。
那些药材,不提也罢,空间流速二比一,那玩意估计2000年左右能有收获就不错。当景养着吧。
不过鸡和兔子的饲料是有了,那么多秸秆呢。杂草草树叶子啥的呢。
鸡,老母鸡抱了一窝了,现在有16只小鸡仔,拳头大小。兔子还是那两小只,半大兔子,没成年呢。
要不说废物呢,人家隔壁的过来两三个月都财务自由了。三转一响,美娇娘。自己过来小三月。
一言难尽,啥也不是。
第二天,周六,明天不用上班了。这高兴的。
大家都高兴。
“志勇,志勇,快出来接接妈!”
李志勇下班回来就在屋里呢,门没关。王桂莲一进垂花门就开始喊。
李志勇跻拉着鞋就往外跑。边喊:“妈!怎么了!”
一出门看见进院的王桂莲,豁:“妈,你哪弄这么大个一个冬瓜。”
“就街边。下班回来,到胡同口,一个乡下老农,赶着驴车,拉了一车的冬瓜,个头都不小。大问了一下说是门头沟那边来的。”
“我就挑大的买了一个。咱们今天包饺子吃。冬瓜馅,还有一嘎达腊肉呢,一起剁了。包白面皮的饺子。有日子头没好好吃点了。行,妈。我帮你剁馅。”
李志勇的厨艺不比傻柱差。但是没出处,不敢漏。
剩下的明天还是旋条吧,冬天的时候踅摸点羊肉羊骨头啥的,跟冬瓜条一炖,那就是美味。
母子俩速度都不慢,20分钟,面和馅弄好,在堂屋开始包。
还聊着天。
“志勇,你这工作也己经两个多月了。我看着也稳定了。上了秋不行找找媒婆,给你张罗一房媳妇吧。”
“啊,妈,咋突然说到找媳妇了。还不够年龄呢。我现在是干部编制,不能违反规定的,要不然以后升职都有问题?”
“也不是让你现在就结婚。妈哪怕就是个临时工,可也是在街道办上班呀。这政策妈都知道。这不是想着提前找找媒婆,提前相看吗。”
“要不然等到了年纪万一找不到合适的可咋整?”
“你看看中院傻柱,都23了,这几年见了多少个,就是成不了。在咱们这片都成笑话了。现在附近媒婆都不愿意带姑娘给他看。”
“妈,不一样的,傻柱那是脑子有病,他是不想结婚吗?房子有,工作有,条件都不错。按说早该结婚了。”
“是一群人不想他结婚。再加上他还惦记不该惦记的人。可不就耽误了。”
“吆,我们家志勇还真长大了。啥事都能看明白了。”
“但是这话,咱们娘俩说说就行了,可别出去说,出去跟任何人别说,说了,被他们知道那可就是死仇了。”
“放心吧妈,我心里有数着呢。不会瞎说的,你看我平时都跟他们不怎么来往。咱们过好咱们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行,那妈明天就找陆婆子说说去。”
“不是妈,怎么就明天就找陆婆子了。而且你为啥要找陆婆子?而不是咱们巷子的媒婆?陆婆子手里能有啥好姑娘,寡妇倒是有。”
“谁说陆婆子手里没有好姑娘?你们只知道陆婆子帮街道办解决老大难问题,不知道人家平时都是给工人和干部说媒的吗?”
“条件差的人家还看不上呢。”
还能这么操作?
“妈,再等等,兴许我能自己谈一个呢。是吧。明年再说吧。现在咱家这条件,攒点钱再说。”
“钱你不用担心,家里还有五百多呢。三大件先把自行车买了,就是票不好弄。妈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妈,真不用着急。明年再说,明年我如果自己没找到,一定听您的相亲。放心吧妈,放心昂。”
“行吧,你爸走了,咱家就你一个,老李家得你开枝散叶呢。”
催婚,不分时代吗?西十多了怎么可能不想媳妇。但是还是放不下前世的媳妇孩子。哎。他们现在过得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