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爷,大家一个院子住着,的确是要互帮互助。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不是。”
“但是邻居就是邻居,哪有家里决定家庭生存的大事找邻居做主的,那不是倒反天罡吗?你说是吧一大爷。”
“你这孩子怎么不明白别人好心呢,你说你,,,”
“吆,一大爷在呢。”王桂莲回来了。
“志勇你和一大爷聊啥呢。”
“桂莲呀,你这是下班回来了。这不是替你家志勇着急呢吗。你说顶岗转岗这么大事,你们娘两个怎么能这么草率就决定了呢?”
“一大爷,不草率呀,这都一年多了,早就决定了的事。”
“再说了,我家就我和志勇了,我们商量好了就行了,这不挨着别人啥事不是。”
“桂莲呀,老李不在了,你家以后遇到啥事了,尤其是有啥大事,轻易拿不了主意的,还是找我们三个大爷商量一下。家里没个撑门立户的男人不行。”
“一大爷要这样说我就不爱听了,我家志勇18了,高中毕业,己经能撑门立户了。三位大爷这么忙,我们就不麻烦了。”
“志勇呀,你陪一大爷聊会,妈去做饭。”说着看了一眼易中海说:
“一大爷,留下吃一口。”
“那你忙吧桂莲,我就不待了。也该回家吃饭了。”易中海站起来了。
“我送送一大爷,妈你做饭吧。”
“一大爷,谢谢你对我家的关心,我对现在这个岗位挺满意的。真的一大爷,您就别操心了。”
“一大爷您慢走,看着脚下的路。”
“哼。”
站在门口,李志勇点了根烟,眯着眼睛看着进入中院穿廊的背影。
怎么这么愿意掺和别人家的事呢。看来得给他个教训了。这尼玛太烦了。连着两次驳了面子,应该会拱火傻柱了吧?
也好正好试试改造过的身体有几柱之力。
这是想把我发展成傻柱一样的备胎血包?可惜,你的谋划前世都看过呀,没想到吧。嘿嘿嘿。
往家走的易中海,进了穿廊脸色寒如冰霜。你个不识抬举的小畜生,给你脸不要,那就别说不给你脸了。
哼,这个院子必须是和和美美,邻里互帮互助的院子,必须是远近知名的和睦大院,必须是在一大爷的领导下尊老敬老的院子。
出了许大茂一个不受控制的坏种,这又出个李志勇。哎,我就想安享晚年,你们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
“老易,回来了。这是谁又招你了,脸色这么难看。”刘翠兰天天的就会这一句。
“前院的李家小子。今天办了顶岗了但是没进车间,进了后勤,还是行政岗。这以后又是个不稳定因素。”
“刚才我去找他,想看看他的态度。这小子是个有心思的。话里话外意思就是我就是一个普通邻居,他家的事以后少参与。”
“根本就没把我当长辈。这怎么行。”易中海坐那寻思。
一个许家小子,现在又出个李家小子。哎,怎么就不消停呢。
还是用对付许家小子的办法吧。这阵子多和东旭和柱子聊聊。
“志勇,易中海这是准备算计咱们呢。趁我不在来找过你两次了吧?”
吃完晚饭,娘两个坐在方桌旁。王桂莲问。
吃饭的时候李志勇把今天进厂的事都跟王桂莲说了一遍。
“志勇,你也上班了,是大人了。以后咱们家要靠你撑门立户了。我跟你说,易中海那人看着忠厚,其实心眼子不少,而且没好心眼子。上回来找,想收徒,这次应该还是这个心思。”
“易中海的徒弟没一个成器的。他这是算计咱们呢。”
“当年何大清出走就是他使得坏。他以为别人都不知道。但是这么些年了,大家私下里都有议论,没人明说而己。”
“他收贾东旭儿徒,是为了养老。”
“旧社会的时候,易中海在外头坏了身子,导致生不出孩子。但是对外一首说是一大妈不能生,其实是易中海为了面子,这么说的。”
“以后离他们远点,妈没别的念想,这两年你好好工作,等够了年龄,寻一房媳妇,给咱老李家开枝散叶,妈就知足了,也算对得起你爸。”
“妈,我是小,但是好多事我能看明白的。您放心吧,他们不招惹咱们也就罢了,惹急了咱们也不能让人欺负了,您就放心吧。”
“行,你心里有数就行。”
“妈把你脏衣服啥的找出来,去中院水池子给你洗洗。以后上班了得注意点形象了,我儿子都成干部了。”
王桂莲笑呵呵的端着盆出去了。
白天需要上班,或者有接手工活的家庭主妇都是晚上吃完饭,洗一家老小的衣服啥的。
对面闫家。一家人正吃饭呢。
二合面窝头一人一个,棒子面粥。咸菜条,野菜蘸酱。除了野菜和面酱,其他的都是分好的。野菜有一大笸箩。这玩意不要钱,是三大妈杨瑞华挖回来的,可以随便吃。
看到王桂莲出门洗衣服。闫富贵开口说话。
“今天对面老李家小子进厂顶岗了,下班回来的比老易他们早,我问老易了。没分在钳工车间。”
“我问他也没搭理我。瑞华两天院子里扫听扫听,看看分在什么岗位了。”
“那小子也不是个好相与的。看着蔫不出溜的,有心思着呢。”杨瑞华说。
“我发现老易找过他两次,每次出来都寒着脸。”
“看着吧,以后院子里有的闹挺呢。”
“解成,记得有啥事跟我商量,别在外头给咱们家找事,记得了不。”闫埠贵说着就看着闫解成。
“记得呢,爹,我这还不是啥事都听你的吗。”
中院,水池子。
“吆桂莲,这是吃完饭了。”
“豁,这可不少,好几件子呢,洗完得个工夫。”
“嗨,志勇这么大了还跟个皮小子似的,这都是他的衣服,这不是今天进厂上班第一天吗,我把他的衣服给他洗洗。以后当工人了不能埋汰痼疾的,让人笑话不是。”
“呀,志勇上班了。这是接了老李的班,还是干钳工吗?”
“这接班的进厂就是正式工,就是有个学徒期。那也不赖了,我家小子干了两年多临时工了,也没转正的机会。”
邻居老娘们们你一句他一句的,其实都是在打探。
“没进钳工车间。我家志勇是高中毕业,不接老李的班也能分配工作。这要不是老李没了,哎。”王桂莲回应。
“嗨,桂莲呀,人走了一年了,别难过,好好帮着志勇过日子比啥都强,志勇是个孝顺孩子。你享福的日子在后头呢。”这是个好心的。
“说说,桂莲。没进车间,那是什么岗位。”
“我一个妇道人家哪懂这个。说是劳资科后勤保障股。定了个29级办事员。”
“豁,这是干部岗呀。这是个懂行情的。那你家志勇以后可是不得了,好好干没准还能干到厂长书记呢。”
大家东一嘴西一嘴的聊着,大部分都是捡好听的,恭维的话说。但是就有那羡慕嫉妒恨的,破坏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