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第十一章:薯蓣生辉,暖意破冰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作者:
来点榴莲
本章字数:
7036
更新时间:
2025-07-06

岁岁抱着那碗滚烫的药汁,如同抱着全家的命脉,在依旧猛烈的风雪中跌跌撞撞地狂奔。怀中的温度是她唯一的力量源泉,华爷爷那句“固本培元”的话语在她脑中反复回响,支撑着她冻僵的双腿。摔倒了,不顾疼痛立刻爬起,药汁溅出一点都让她心疼得发颤。爹痛苦的喘息声仿佛就在耳边,鞭策着她不能停歇!

当她浑身湿透、像个雪人一样撞开自家那扇摇摇欲坠的破门时,屋内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窒。爹躺在草铺上,呼吸微弱,咳嗽声断断续续,脸色灰败得吓人。娘亲赵秀兰伏在爹身边,无声地流泪,肩膀不住地颤抖。大哥姜山徒劳地试图用身体挡住从屋顶豁口灌入的风雪,二哥姜石和三哥姜林蜷缩在角落,小脸上满是绝望的麻木。

“药!华爷爷给的药!” 岁岁嘶哑的声音如同天籁,瞬间打破了屋内的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怀中那个冒着热气的粗陶碗上!那深褐色的药汁,在昏暗的光线下,散发着令人心安的、带着辛香和微苦的独特气息!

“岁岁!” 赵秀兰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连滚带爬地扑过来。

“妹妹!” 姜山也立刻冲了过来,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岁岁顾不上解释,小心翼翼地将药碗递给娘亲:“娘!快!华爷爷说,药稍凉喂爹喝下!还有这些白片片,” 她指着碗里沉浮的几片雪白山药薄片,“药温后,让爹嚼服!华爷爷说这叫薯蓣,能帮爹!”

赵秀兰双手颤抖着接过药碗,如同捧着稀世珍宝。她看着碗中那几片从未见过的、晶莹的“薯蓣”片,再看看女儿冻得青紫却眼神晶亮的小脸,泪水再次汹涌,但这一次,是希望的狂喜!她连忙用勺子搅动药汁,让它快点降温。

药温稍降,赵秀兰小心翼翼地扶起昏迷中的姜大柱,用勺子一点点将深褐色的药汁喂入他干裂的嘴唇。或许是求生的本能,或许是药汁的气息刺激,姜大柱无意识地吞咽着。一碗药汁,喂得异常艰难,却也异常虔诚。

喂完药汁,赵秀兰又拿起一片温热的薯蓣片,轻轻放入姜大柱口中。昏迷中的姜大柱下意识地咀嚼着,那粉糯微甘的口感,混合着药汁的微苦辛香,滑入他的喉咙。

屋内一片寂静,只有风雪呼啸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姜大柱。

时间一点点过去。就在众人心弦紧绷到极致时,姜大柱那沉重如破风箱般的喘息声,似乎…似乎平缓了一丝?紧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再次涌上,但这一次,咳声似乎不再那么撕心裂肺,咳出的痰液中,那吓人的暗红色也淡了许多!咳完之后,他的呼吸竟真的顺畅了不少,紧锁的眉头也微微舒展,虽然依旧昏迷,但脸色似乎不再那么死灰,额头上滚烫的高热也隐约有退却的迹象!

“他爹…他爹的呼吸…顺了!” 赵秀兰第一个察觉变化,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哽咽!

“爹不咳那么厉害了!” 姜石也惊喜地叫道。

姜山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靠着冰冷的土墙,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眼角却有泪光闪烁。

希望!真正的希望之光,终于穿透了绝望的阴霾,照亮了姜家破败的土屋!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嘈杂的人声和拍门声。

姜山警惕地起身开门。门外站着李婶子、张寡妇、赵老憨,还有另外两个邻居。他们身上落满了雪,手里拿着东西——李婶子抱着几根相对干燥的木柴和一小块破毡子;张寡妇拿着几块冻得硬邦邦的杂粮饼,显然是压箱底的存货;赵老憨则扛着一块破旧的木板;另外两人手里也拿着些稻草和泥巴。

“山子!大柱兄弟怎么样了?” 李婶子急切地问,目光越过姜山,看到屋内灶火和躺在草铺上呼吸平稳些的姜大柱,又看到赵秀兰手里那个显眼的药碗,脸上露出惊讶和欣慰,“哎呀!这是…这是有药了?!”

“是岁岁…岁岁冒死求华大夫得来的药!” 赵秀兰抱着药碗,泣不成声,指着岁岁,“爹…爹喝了药,好…好多了!谢谢…谢谢大家!”

众人闻言,看向岁岁的目光充满了震惊和敬佩。这么小的孩子,在那种天气跑去后山求那孤僻的华大夫?还求到了药?这简首是奇迹!

“好孩子!真是好孩子!” 张寡妇抹着眼泪。

“大柱兄弟有救了!老天开眼!” 赵老憨憨厚地笑着。

当得知王金花偷窃山药豆被当场抓包的事情后,赵秀兰和姜山更是又气又恨,同时也对眼前这些雪中送炭的邻居充满了感激。

“大家伙别站着了,快进来!天冷!” 赵秀兰连忙招呼。

“不进去了,屋里挤。” 李婶子摆摆手,把怀里的柴火和破毡塞给姜山,“这点柴和破毡子,给大柱兄弟挡挡风。这点饼子,给孩子们垫垫肚子。” 她又指着赵老憨扛的木板和另外两人手里的稻草泥巴,“我们是来帮忙堵屋顶的!不能老让风雪这么灌!”

众人说干就干。赵老憨和姜山爬上摇摇欲坠的屋顶,冒着寒风和残雪,将那块破木板死死钉在塌陷的豁口位置。张寡妇和另外两人则在下面递稻草和泥巴。李婶子和赵秀兰在屋里,用泥巴混合着稻草,仔细地将木板边缘的缝隙糊严实。

人多力量大。虽然简陋,但一个多时辰后,那个灌风灌雪的破洞终于被暂时堵住了!虽然依旧不能完全隔绝寒气,但屋内的温度明显回升了不少,灶膛的火光也稳定了许多。

“谢谢!谢谢大家!” 赵秀兰看着被堵住的屋顶,看着邻居们冻得通红却带着笑容的脸,还有放在地上的柴火、破毡和那几块珍贵的杂粮饼,感动得无以复加,只能一遍遍地道谢。在这冰冷的灾年,这份患难与共的情谊,比金子更珍贵。

岁岁也依偎在娘亲身边,小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她的小手悄悄摸了摸口袋,那里还剩下最后一颗小小的生山药豆——是华爷爷没全部用完,她偷偷留下的“种子”。

风雪在第二天清晨终于渐渐停歇。肆虐了数日的白色巨兽似乎耗尽了力气,天空露出了久违的、灰蒙蒙的亮色。虽然依旧寒冷,但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给银装素裹却死气沉沉的靠山村带来了一丝微弱的生机。

姜大柱的病情稳定了下来。高烧退了,咳嗽虽然还有,但不再那么剧烈吓人,呼吸也平稳了许多。华大夫的药和那神奇的薯蓣片,如同枯木逢春的甘霖,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虽然依旧虚弱,需要静养,但命,总算是保住了!

赵秀兰和孩子们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华大夫的感激,充盈在每个人的心中。

“娘,我想给华爷爷送点东西。” 岁岁看着家里仅存的一点食材,小脑袋里有了主意。救命之恩,无以为报。

她指挥着哥哥们,将家里最后几根野茭白仔细洗净切丝,又拿出几块蒸熟的薯蓣,捣成细腻的泥。没有油,她就在烧热的石板上,将野茭白丝干煸出微微的焦香和清甜气息,然后混入温热的薯蓣泥中,再加入一点点珍贵的盐,搅拌均匀。最后,她将混合好的薯蓣茭白泥,捏成几个小巧可爱的团子,放在洗净的树叶上。

没有复杂的烹饪,只有食材本真的味道融合:薯蓣的粉糯甘甜,茭白的清甜爽脆,盐的微咸点睛。岁岁希望这份带着姜家心意的、朴素却温暖的食物,能表达他们的感激。

姜山背着岁岁,再次踏上了通往后山的小路。积雪未化,道路泥泞难行,但阳光照在身上,己有了些许暖意。

来到那扇熟悉的木门前,岁岁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尖,轻轻敲了敲门。

门开了。华大夫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袍,面容清癯平静。他看着门外的姜山和岁岁,目光落在岁岁捧着的那几枚青翠树叶托着的、淡黄色的小团子上。

“华爷爷,” 岁岁仰着小脸,声音清脆而真诚,带着劫后余生的感激,“谢谢您救了我爹!这是岁岁用您说的薯蓣和野茭白做的团子,放了点点盐,您…您尝尝?” 她将树叶托举得更高些,眼中满是期待。

华大夫的目光在那几枚朴素的团子上停留了片刻,又移到岁岁冻伤未愈却明亮如星的眼眸上。他沉默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就在岁岁心中忐忑,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拒绝时,他却缓缓伸出了手。

那只带着岁月痕迹、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拈起了一枚尚带余温的薯蓣茭白团子。

他没有立刻吃,只是放在鼻端,极其轻微地嗅了嗅。薯蓣的温润甘甜、野茭白的清新、还有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盐的鲜咸气息,构成了一种简单、质朴却令人舒适的味道。

然后,在华大夫那古井无波的眼眸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捕捉的涟漪。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对着岁岁和姜山,几不可察地、微微地点了一下头。动作轻微得如同风吹落叶,却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

他收下了那枚团子,转身,轻轻关上了木门。

岁岁看着那扇关上的门,小脸上却绽放出了比阳光更灿烂的笑容!华爷爷收下了!他没有拒绝!

姜山也松了口气,背着妹妹,脚步轻快地踏上了回家的路。他知道,那道横亘在孤僻医者和他们之间的冰墙,似乎被这一枚小小的、温暖的薯蓣团子,悄然融化了一角。而岁岁口袋里那颗作为“种子”的山药豆,仿佛也感受到了阳光的召唤,在温暖的心口,悄然孕育着新的希望。

风雪停歇,暖意破冰。靠山村的上空,虽然依旧笼罩着灾年的阴霾,但在姜家的小院里,在岁岁的心中,一颗名为“薯蓣”的种子,己经生根发芽,即将绽放出照亮寒冬的生命之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