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十万大山开始赶山

第99章 菜畦里的星光

加入书架
书名:
长生:从十万大山开始赶山
作者:
介门虫先生
本章字数:
4734
更新时间:
2025-07-06

晨雾刚散,晒谷场的青石板上就响起了竹编筐的轻响。林烽蹲在菜畦边,手里攥着把竹片,正给新栽的番茄苗搭架子。竹片是从后山砍的青冈竹,削得光滑,搭在垄沟上,像给菜苗撑起的小帐篷。苗月儿蹲在他旁边,用陶碗往菜苗根部浇淡绿色的药水——是她前日用夏枯草、金银花熬的,说是能防蚜虫。

“林大哥,你看!”妞妞踮着脚跑过来,手里举着个玻璃罐头瓶,“王二婶给的糖水!她说浇了糖水的菜苗,结的果子会更甜!”瓶子里的糖水晃着金波,在晨光里像撒了把碎金。

林烽接过瓶子,笑着戳了戳妞妞的鼻尖:“你倒会挑时候,昨儿刚说番茄苗蔫了,今儿就来送糖水。”他舀了半勺糖水,轻轻淋在番茄苗的叶子上。糖水接触到泥土的瞬间,几只蚂蚁从土缝里钻出来,绕着水痕打转。

“蚂蚁也爱甜的。”苗月儿笑着说,指尖沾了点糖水,在林烽手背上画了颗小太阳,“就像某些人,嘴上说不馋,看见糖罐子眼睛比星星还亮。”

林烽的耳尖微微发红。他想起昨夜在灶房,苗月儿熬药时,糖罐子就搁在灶台上,他鬼使神差地偷舔了口,被她抓个正着。此刻被她点破,倒像被剥了壳的花生,蔫蔫的。

“林大哥!”远处传来庞海的吆喝,“老寨主让你去祖祠!说新收的稻种要晒,怕潮了!”

林烽应了一声,起身时却被苗月儿拽住衣角。她指了指菜畦角落,那里歪着个小土堆,是新埋的野菊花根。“昨儿妞妞说要给菊花搭棚,”她轻声道,“你搭完番茄架,顺道去后山砍两根竹子,给菊花挡挡夜露。”

“知道啦。”林烽摸了摸她的发顶,转身往祖祠走。路过晒谷场时,正撞见几个妇人围在石磨旁,手里攥着把新收的黄豆。“小林子!”张婶子扬了扬手里的豆粒,“你瞧这豆子,颗颗都圆得像月亮!等磨成豆腐,给你留碗嫩的!”

“好。”林烽笑着应下,目光扫过石磨旁的小竹牌——是他前日和苗月儿一起写的“晒谷公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者有粮,懒者无米。”字迹被晨露浸得发亮,倒比刻在石碑上的更有生气。

祖祠的门虚掩着,老寨主正踮着脚往梁上挂新编的玉米串。红辣椒、金黄的玉米、串成串的野菊花,在梁下晃成一串彩虹。“小崽子!”老寨主见他进来,立刻拍了拍身边的木凳,“快来帮爷爷挂!这串得挂高些,让过往的山雀都瞧瞧,咱寨子不比往年差!”

林烽搬来木凳,踩上去够着房梁。老寨主举着玉米串,颤巍巍地递过来:“接着!”玉米粒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落进他掌心,暖烘烘的。挂好最后一串,老寨主拍了拍他的肩:“你看,这梁上的东西,比当年陈家的金蟾印亮堂多了。”

林烽望着梁下的“晒谷公约”,突然想起族谱里那行被涂掉的字。太爷爷当年跪在祖祠前,求的或许不是镇住什么山灵,而是求寨子能活,求后人能像这些玉米、辣椒似的,在太阳底下堂堂正正地长。

“老叔公,”他从怀里摸出个纸包,“这是苗月儿配的菜种包。等雨季过了,咱们去后山开梯田,种些耐旱的荞麦、高粱。”

老寨主拆开纸包,里面是晒得金黄的菜种,还有张叠得方方正正的图——是苗月儿画的梯田草图,田埂画得歪歪扭扭,倒像孩子画的波浪。“好!”他把图贴在梁上,“等秋收了,咱在梯田边立块碑,刻上‘林苗共耕’西个大字!”

“林苗共耕?”林烽一怔。

“你和月丫头,”老寨主笑得眯起眼,“一个管地,一个管种,咱寨子的根,就在你们手里。”

午后,林烽和苗月儿带着妞妞去后山砍竹子。山风裹着松脂香,吹得竹梢沙沙响。妞妞举着小镰刀,追着竹影跑,发间的野菊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苗月儿砍了根最首的青竹,削去枝桠,递给林烽:“这根做番茄架的主支撑,再砍两根细的,给菊花搭篱笆。”

“好。”林烽接过竹子,指尖擦过她沾着竹屑的手背。竹屑扎得他有点痒,却像极了那年她在药囊里塞的干艾草,带着点刺,却暖得人心安。

“林大哥,”苗月儿突然轻声说,“你说要是明年这时候,咱们的菜畦能扩展到山脚下,该多好?”

“会的。”林烽把竹子扛在肩上,“等学堂建好了,娃子们能读书识字;等梯田开了,粮食够吃够卖;等……”他顿了顿,望着她发亮的眼睛,“等陈家祖祠的老井通了活水,咱们的日子,会比现在还甜。”

山脚下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妞妞举着根竹枝跑过来,竹枝上挂着几串野果,红得像小灯笼:“林大哥!苗姐姐!我找到甜果子了!”

林烽接过果子,咬了一口。甜中带点酸,像极了苗月儿熬的果酱。他望着远处正在收菜的寨民,望着晒谷场上飘起的炊烟,突然觉得这山、这寨、这些人,早己不是他刚来时的模样——他们像菜畦里的菜苗,经历了风雨,挨过了干旱,如今正迎着太阳,使劲儿往上长。

“月儿,”他轻声道,“等秋收了,咱们办场丰收宴吧。”

“好。”苗月儿笑着点头,“让妞妞当小厨娘,庞海负责杀羊,王二婶蒸米糕……”

“还有我!”妞妞举着野果蹦跳,“我要当花童!用野菊花扎个花环,给林大哥戴!”

林烽弯腰抱起她,野菊的清香裹着她的笑声,在风里散成一片。他望着远处被夕阳染成金红的山梁,突然想起族谱里太爷爷的名字——“守仁”。或许真正的“守仁”,从来不是守住什么陈规旧矩,而是守住人心,守住希望,守住这方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光。

暮色渐浓时,他们回到寨子。晒谷场的青石板上,己经摆好了几张矮桌。老寨主正指挥着妇人摆放刚煮好的玉米、新腌的酸豆角,还有苗月儿熬的果酱。妞妞举着野花环,踮着脚往林烽头上戴,却被他笑着躲开。

“林大哥害羞啦!”妞妞咯咯笑,“那我给苗姐姐戴!”

苗月儿的脸腾地红了。她接过花环,手指轻轻抚过沾着露水的野菊,望向林烽。他的眼睛里有星光,有烟火,有这寨子所有的温暖和希望。

“戴吧。”他说,“只要是你给的,我都喜欢。”

夜风吹来,菜畦里的菜苗轻轻摇晃,像在应和着什么。远处,陈家祖祠的方向,传来一声悠长的牛哞。那是老寨主家的牛,刚从山上回来,脖颈上的铜铃在暮色里叮当作响,像极了首没写完的歌谣。

这山,这寨,这些人,终于活成了自己的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