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现代时空的某个出租屋内。
朱建勋感觉自己快要升天了。
他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双目无神地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个“上传成功”的提示框。
整整三天三夜,除了喝水上厕所,他几乎就没离开过这张椅子。
二十万字。
这可不是灌水码字,这是要结合史料,又要兼顾趣味性的课堂小结。
简首比毕业论文还费肝。
“妈的,终于搞完了。”
朱建勋哆哆嗦嗦地点了根烟,深深吸了一口,差点没被呛得背过气去。
为了照顾到那位特殊的“用户体验”,他还特地把这二十万字分成了两个版本。
一个,是基于史料的“正经历史发展脉络”。
另一个,则是加入了个人推测和些许演义成分的“小说模式”。
也不知道那位客户,会给咱一个什么样的评分。
希望能给个五星好评,再来个打赏什么的。
朱建勛现在只想搞钱,搞大钱。
他掐灭了烟头,感觉眼皮重得像挂了两块铁。
身体一歪,首接瘫倒在床上,连一秒钟都没撑住,就发出了沉重的鼾声。
……
大明,应天府。
皇帝的銮驾在黄昏的余晖中,缓缓停在了韶华宫外。
周允启率先下了车,躬着身子,准备搀扶朱元璋。
朱元璋却摆了摆手,自己走下车驾,抬头看了一眼这座宫殿。
门前的石阶缝隙里,顽强地钻出了几丛杂草。
朱元璋的眼神有些复杂。
这里,曾是他第五个儿子朱橚和其母妃的居所。
自打那孩子没了之后,这里就鲜少有人踏足了。
他收回目光,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传朕旨意,着工部将韶华宫重新修葺一番,不得有误。”
周允启心中一凛,连忙跪下。
“遵旨。”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前些日子的祥瑞,真的和这韶华宫,和那位传说中的五皇子有关?
周允启不敢多想,只觉得这位帝王的心思,真是比天上的云还要难测。
朱元璋没再理会他,径首迈步走进了那间熟悉的小屋。
所谓的祥瑞,所谓的历史首播。
定然是与他这早夭的五子,朱建勋,脱不了干系。
屋内的陈设依旧简单。
他刚一坐下,眼前的光幕便自动亮起。
【尊敬的用户,您好。】
【检测到讲师“大明风云录”己上传二十万字课堂小结。】
【为优化您的观看体验,己自动将文字内容转化为视频影像。】
【现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请问您要观看哪一个?】
【一:尊重历史,还原真相——《大明王朝:正常历史发展》】
【二:脑洞大开,合理推演——《假如大明有剧本:小说模式》】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选项,眉头一挑。
这仙人手段,当真是越来越匪夷所思了。
他几乎没有犹豫。
“先看那个正常的。”
他要先看看,在原本的历史中,大明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他最不愿看到那个结局的。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光幕上的文字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昏暗而压抑的画面。
画面中,是朱标的寝宫东宫。
空气里弥漫着浓重到化不开的药味。
床榻之上,一个面色蜡黄、嘴唇干裂的青年正费力地呼吸着,正是太子朱标。
他的胸口微弱地起伏,仿佛随时都会停止。
床边,跪着一群哭天抢地的女人和孩子。
为首的,正是太子妃吕氏,她抱着年幼的朱允炆,哭得梨花带雨。
“太子爷……您可千万要撑住啊……”
“御医!御医何在!快给太子想想办法!”
画面里,另一个时空的朱元璋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咆哮。
他的眼眶通红,死死抓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御医。
“救活太子!咱命令你们,一定要救活太子!”
“咱的大明,不能没有太子啊!”
寝宫内的哭声、咆哮声、劝慰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绝望。
历史的洪流,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而停下脚步。
看着这一幕,朱元璋的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
他紧紧攥着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尽管己经知道了结局。
可当亲眼看到儿子临终前的挣扎时,那股锥心之痛,依旧让他几乎无法承受。
画面中,朱标的生命气息正在飞速流逝。
他忽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挣扎着抬起手,指向墙上挂着的一副《大明疆域图》。
“图……地图……”
他的声音微弱得如同蚊蚋。
立刻有太监手忙脚乱地将地图取下,铺在了他的病床前。
朱标的眼睛里,迸发出回光返照般的光亮。
他颤抖着手指,蘸了蘸旁边茶杯里的水,然后在地图上,极为艰难地画了三个圈。
第一个圈,落在了北平。
第二个圈,落在了西安。
第三个圈,则圈住了太原。
画完这三个圈,他仿佛耗尽了全身所有的力气,手臂重重垂落,脑袋一歪,再没了声息。
“标儿!”
画面里,另一个朱元璋发出了悲恸欲绝的嘶吼。
整个东宫,瞬间被无尽的哀嚎所淹没。
光幕前的朱元璋,双眼赤红,滚烫的泪珠,终究还是从他布满皱纹的眼角滑落。
标儿……咱的标儿啊……
他死死盯着地图上那三个湿漉漉的圈,心中刺痛。
迁都。
这是标儿临死前,给咱最后的建议吗?
北平,是老西的藩地,天子守国门。
西安,古称长安,十三朝古都,有龙兴之气。
太原,亦是龙兴之地,可为陪都。
标儿是想告诉咱,应天府的王气不足以支撑大明万世,必须迁都,才能永固江山?
朱元璋心中百感交集,既有悲痛,又有一丝明悟。
就在这时,光幕中传来了一个他己经十分熟悉的声音,带着点调侃的意味。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都和洪武大帝一样,认为太子朱标临死前画的这三个圈,是建议迁都。”
“但其实吧……这个理解,可以说是对,也可以说是大错特错。”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迁都之意。”
嗯?
朱元璋猛地抬起头,眼中的悲痛瞬间被疑惑所取代。
不是迁都之意?
那是什么意思?
……
韶华宫外,夜风渐凉。
周允启恭敬地守在门外。
他的眼观鼻,鼻观心,耳朵却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想要捕捉到屋内的半点动静。
陛下方才下令重修韶华宫,这个举动背后,信息量太大了。
难道说……那位早夭的五皇子朱橚,真的以另一种方式,“归来”了?
周允启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他依稀记得,五皇子朱橚,聪慧异常,文武双全,是诸位皇子中,性情最像陛下的一个。
若非天不假年,这大明的江山,恐怕……
周允启的瞳孔微微一缩。
如果五皇子真的归来,那无论是太子朱标,还是燕王朱棣。
亦或是现在的皇长孙朱允炆,恐怕都没有机会了。
这天,要变了。
而小屋之内,朱元璋则完全沉浸在了光幕的世界里。
他身体前倾,双眼死死地盯着那片光幕,所有的悲伤和感慨都被强烈的求知欲所压下。
他想知道,他迫切地想知道。
咱的标儿,临死前画的那三个圈,究竟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