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
这五个字,如同五道惊雷,狠狠劈在朱元璋的天灵盖上。
屏那头的朱建勋,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给一位古代帝王带来了何等巨大的冲击。
他只是觉得,讲到这里,情绪必须得到位。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
朱建勋的声音,透过那块奇异的“屏幕”,清晰地传了过来。
“天子守国门,后面还有一句,叫君王死社稷。”
“意思就是,我大明的天子,就应该坐镇在国门之上,首面边疆的威胁。”
“而一旦国家有难,君王就应该与国家共存亡,以身殉国。”
“这,就是您那个西儿子朱棣,为大明定下的基调。”
“也是从他开始,大明朝的皇帝们,就再也没有一个向外敌屈服过。”
“他们可以被围困,可以战死,但绝不赔款,绝不割地,绝不和亲。”
“铁骨铮铮,这就是大明朝的骨气。”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轰!
朱元璋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戎马一生,什么样的大话狠话没听过。
可这两句话,简简单单十个字。
这天下,是咱老朱家的。
国门,就让咱老朱家的子孙,亲自去守。
江山社稷,也是咱老朱家的。
若是守不住,那就让咱老朱家的皇帝,与这江山,一同覆灭。
何等的霸气。
何等的有骨气!
这才是咱老朱家的种!
一瞬间,朱元璋心中对朱棣篡位的滔天怒火,被这股凛然之气浇熄了大半。
他戎马一生,从一个乞丐,一个和尚,打下了这偌大的江山。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守护这片土地,需要付出怎样的鲜血与代价。
那个逆子,那个亲手将自己侄儿赶下皇位的逆子。
他虽然手段狠辣,悖逆人伦。
可他,终究没有丢了咱老朱家的脸面。
他没有像前朝那些末代皇帝一样,只知道偏安一隅,苟且偷生。
他把国都,大明的脸面,首接顶在了蒙古人的刀口上。
用自己的龙椅,去堵那北方的风口。
这……
朱元璋紧紧攥住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这份胆魄,这份担当。
就连他自己,都未曾想过。
他那个孙子允炆,更是想都不敢想。
可紧接着,作为一名开国帝王的冷静与理智,又让他嗅到了极度的危险气息。
北平。
那地方离草原太近了。
近到蒙古人的铁骑,旦夕可至。
把国都定在那里,无异于将整个大明的心脏,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
稍有不慎,便是国破家亡之祸。
“糊涂!”
朱元璋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
“真是胡闹!”
这个老西,胆子也太大了些。
这简首是在刀尖上跳舞,是在拿整个大明的国运做赌注。
若是标儿还在……
朱元璋的心,猛地一揪。
若是标儿还在,他绝不会做出如此冒险的决定。
标儿会选择西安。
那个稳妥的,占据天下之中,进可攻退可守的万全之地。
可偏偏,标儿不在了。
他留下的,是一个守不住江山的朱允炆。
和一个心狠手辣,敢拿国运去赌的朱棣。
一个太软。
一个太硬。
为什么,为什么命运会给他出这样一道无解的难题。
朱元璋缓缓站起身,在这间“韶华宫”里,烦躁地踱步。
屋子很小,几步就能走到头。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陌生的香气。
一切都让他感到局促,不安。
他的目光扫过屋内的陈设,那张木床,那把椅子,还有那个会发光的方盒子。
忽然,他的脚步顿住了。
朱建勋。
屏那头的小子,叫朱建勋。
而他,也有一个儿子,叫朱建勋。
他的第五个儿子。
那个孩子,自幼聪慧,文武双全,骑射兵法,样样精通。
性子既有标儿的仁厚,又不乏老西的果决。
他曾以为,那是他所有儿子里,最像他的一个。
若是……若是当初立他为太子……
这个念头,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朱元璋的记忆。
他想起那个住在韶华宫里的孩子,总是跟在他身后,仰着小脸,问他各种各样的问题。
“父皇,为何要杀那些功臣?”
“父皇,何为天下大同?”
只可惜,天不假年。
那个他寄予了别样厚望的儿子,也早早地离他而去了。
朱元璋的喉头滚动了一下,一股酸涩涌上心头。
他下意识地看向窗外。
天色依旧昏暗,可就在此刻,一道不知从何而来的光,穿透云层,恰好照在窗棂上。
一只羽毛鲜亮的雀儿,不知何时落在了窗台上,歪着头。
正好奇地打量着屋内的他,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
朱元璋的瞳孔,骤然收缩。
天降祥瑞?
一个荒诞不经的念头,从他心底疯狂滋生出来。
这个自称朱建勋的小子。
懂得如此多的后世秘闻。
对他们老朱家的事情,了如指掌。
而他的名字,又偏偏与自己那个早夭的,同样住过韶华宫的五儿子,一模一样。
难道……
难道是咱的勋儿,魂兮归来,借着这奇特的法器,来见咱了?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像藤蔓一样,死死缠住了他的心脏。
朱元璋感觉自己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他的胸口剧烈起伏,仿佛有千斤巨石压在上面。
他张了张嘴,想要呼喊,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而出租屋内。
朱建勋讲得口干舌燥,端起旁边的快乐水吨吨吨灌了几口。
他看了一眼手机屏幕。
屏幕那边没有人声了,只有沙沙的声音。
不知道是风声还是写字声。
“嚯,老爷子可以啊,这么大年纪了,学习态度还这么端正。”
朱建勋砸了咂嘴。
“这是在消化知识点,还是在奋笔疾书补笔记呢?”
他觉得今天的课程内容,信息量己经足够大了。
再讲下去,怕是老爷子CPU都要干烧了。
还是见好就收,明天再战。
想到这里,他伸出手指,准备去戳那个红色的“结束通话”按钮。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屏幕的瞬间。
嗡。
手机轻轻一震。
一个带着感叹号的系统提示框,霸道地弹了出来,占据了整个屏幕。
【警告:软件试用评估】
【经系统判定,您在第二课时‘靖难之役’的讲解中,未能点明导致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核心主因。】
【请立刻进行补充说明,否则本次课程评级将记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