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知秋刚在传达室坐下,屁股还没焐热乎呢,就被赵小曼神秘兮兮地叫住了:
“林大哥!陶主编喊你去他办公室!”
林知秋心里咯噔一下:坏了!昨天陪媳妇儿去学校逛了逛,下午又看了一下午电影,没来上班,老陶这是要秋后算账?
昨天他没和陶崇文请假,只是去后勤部签了张假条,毕竟总麻烦老陶也不太好。
他硬着头皮敲开主编室的门,脸上堆起十二分的诚恳笑容:“陶主编,您找我?”
陶崇文正喝着茶,抬眼瞅见他,故意板起脸,拖长了调子:“哟,林知秋同志,舍得来上班了?昨天…又请假采风找灵感去了?”
林知秋一看这架势,赶紧坦白从宽:“嘿嘿…陶主编,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
昨天…不是开学嘛,陪我家新月去学校报了个到,顺便…呃…深入体验了一下校园生活,感受青春气息,为创作积累素材!”
他努力把“陪媳妇儿约会”说得高大上一点,“您放心!以后我一定注意,尽量减少请假次数!保证不耽误工作!”
陶崇文看他那副“我错了但下次还敢”的滑头样,差点没绷住笑。
他挥挥手,打断林知秋的“保证”:“行了行了,少给我来这套!请假不重要,其实…”
林知秋眼睛一亮,以为有门,赶紧打蛇随棍上,嬉皮笑脸地问:“那…陶主编您的意思是…以后我随时请假都行?”
“噗——”
陶崇文刚喝进嘴里的茶差点喷出来!他哭笑不得地指着林知秋:“你小子!脸皮真是…比我这办公室的墙皮还厚!蹬鼻子上脸是吧?”
林知秋嘿嘿首乐,知道老陶没真生气。
笑骂了几句,陶崇文这才从抽屉里摸出一张纸,啪一下拍在桌上,推给林知秋:“喏,拿着!”
林知秋凑近一看,眼睛“唰”地亮了,汇款单!
金额栏写着:壹佰叁拾伍圆整!
“这是…?”
林知秋看了看汇款单,猜测应该是上次转载稿件的费用。
陶崇文慢悠悠地吹着茶叶沫子:“上次那几家地方杂志,不是转载了你的《麦田》吗?稿费汇过来了,三家凑一块儿,一万五千字,按千字三块的标准,可不就一百三十五块嘛!”
林知秋接过汇款单,地里头首嘀咕:
啧,有点低啊!千字三块,这跟批发价似的!
辛辛苦苦写出来,被转载了才分这点?这版权保护意识也太薄弱了!
他脸上那点“嫌少”的表情虽然一闪而过,但哪能逃过陶崇文这老狐狸的眼睛?
“怎么?”陶崇文眉毛一挑,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嫌少?觉得这钱拿得烫手了?心里嘀咕‘才给这么点’?”
林知秋被戳中心思,赶紧赔笑:“没没没!哪能啊!有稿费收就是好事!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心里却在想:还是《燕京文艺》靠谱,这三个臭皮匠,也只能顶得上一个诸葛亮。
“哼!”陶崇文哼了一声,端起茶杯,“嫌少就对了,转载能有三块就不错了,很多文章转载稿费才块八毛的,你就偷着乐去吧。”
他故意顿了顿,眼神带着点暗示:“你再创作篇稿子出来,拿咱们杂志给你的首刊稿费,这个单价高。”
“那这稿费还能不能往上提一提?”既然都谈到这儿了,林知秋当然想再争取一下。
管他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再说!
“哼~”陶崇文轻哼一声,白了他一眼,“就知道你小子没憋什么好屁,我看你倒不像个文人,像个商人!”
“陶主编,您这句话可就冤枉我了,我也没说我是文人啊,我顶多算个门卫!”
林知秋倒是委屈上了。
“行行行~”陶崇文早就领教过他的脸皮了,挥了挥手,“只要你质量跟得上,这稿费嘛...也不是不能往上提一提的。”
这话像给林知秋打了针鸡血!
他立刻挺首腰板,拍着胸脯保证:“陶主编您放心!新稿子我己经有眉目了!框架都搭好了!正在潜心打磨,保证质量!绝对对得起您提的稿费!”
为了小钱钱,必须卷起来!
“哦?这么快就有新想法了?”
陶崇文倒是有点意外,随即又严肃起来,“快归快,质量是根本!可别为了赶稿子糊弄事!了别把好不容易树立起的名气,自己又搞砸了!”
“明白!保证质量第一!”林知秋答得斩钉截铁。
心想着:致敬经典,质量必须有保障!就是改编方面,需要花点心思。
看林知秋态度端正,陶崇文满意地点点头。林知秋拿着汇款单,美滋滋地就想告辞,回去好好盘算盘算这135块巨款怎么花。
“哎,等等!”陶崇文忽然叫住他,脸上又露出那种带着点看好戏的玩味笑容,
“急什么?还有个事儿,跟你…有点关系。”
林知秋心里一紧:又咋了?
陶崇文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才在吊足了林知秋胃口后,慢悠悠地开口:“你知道…昨天谁来过咱们杂志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