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牌”油泼面在菜市场火得发烫,李玉儿的车库作坊从早忙到晚,压面机的“哐当”声和泼油的“滋啦”声成了家属院的新“晨曲”。可隔壁巷子的王记卤味摊却门可罗雀,王老板的儿子小王蹲在摊前嗑瓜子,眼神盯着李玉儿那边飘来的辣子香,嘴角撇得能挂住油瓶。
“爹,”小王把瓜子皮吐在地上,“李玉儿那婆娘抢了咱们的生意!以前顾客都来买咱的卤味下酒,现在全去买她的油泼面了!”
王老板擦着卤料桶的手顿了顿,白胡子抖了抖:“人家那是拥军面,咱比不了。”
“怎么比不了?”小王一拍桌子,“不就是会耍嘴皮子哄部队吗?我就不信她的面能比咱的卤味香!”
三天后的深夜,顾卫国巡逻回来,发现车库的窗户虚掩着,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他悄悄摸进去,手电筒光一照,只见两个蒙着脸的黑影正往卤料桶里倒东西,旁边还散落着半袋白色粉末。
“什么人?”顾卫国厉声喝道。
黑影吓得转身就跑,其中一人撞翻了墙角的辣油罐,红油洒了一地。顾卫国追出去时,只看见小王瘸着腿钻进了胡同,地上掉着个写着“工业盐”的空袋子。
李玉儿闻讯赶来,看着卤料桶里漂浮的白色颗粒,心猛地一沉。她用筷子蘸了点粉末尝了尝,舌尖立刻传来苦涩味——果然是工业盐!
“幸亏发现得早,”顾卫国拧紧眉头,“要是这批卤味送出去……”
军嫂小王捂着嘴差点哭出来:“李姐,这要是让战士们吃了,可怎么得了!”
李玉儿盯着地上的红油痕迹,突然想起白天小王来买辣子时,眼神躲闪的样子。她掏出笔记本,上面记着每批卤料的用料量:“这批卤料用了三斤盐,桶里的工业盐至少倒了五斤,明显是想毁了我们的名声!”
第二天一早,李玉儿揣着工业盐袋子和监控录像(军区支援的简易设备)来到王记卤味摊。小王正给顾客称卤鸡爪,看见她来,眼神闪烁:“哟,李大老板,不忙着卖面,来我这小摊子干啥?”
“干啥?”李玉儿把工业盐袋子摔在摊位上,“问你呢!昨晚钻进我车库投毒,想害死边防战士,是不是?”
围观群众炸开了锅,有人指着小王:“就是他!昨晚我看见他瘸着腿从那边跑出来!”
王老板从屋里冲出来,看见盐袋子,白胡子气得首颤:“你……你干了啥?!”
小王见事情败露,突然抓起桌上的菜刀:“李玉儿你别血口喷人!就算是我干的又怎样?谁让你抢我生意!”他挥舞着菜刀冲向李玉儿,旁边的顾客吓得西散躲避。
“放下刀!”顾卫国及时赶到,挡在李玉儿身前。小王却红了眼,猛地掀开旁边 boiling 的卤汤桶,滚烫的卤汁朝顾卫国泼来!
千钧一发之际,李玉儿抄起旁边刚泼好的辣子油盆,迎着卤汤泼了过去!滚烫的红油和卤汁在空中相撞,“滋啦”一声冒起白烟,小王惨叫着扔掉菜刀,双手捂着被烫的胳膊倒在地上。
派出所的民警赶到时,小王还在地上打滚,胳膊上起了一片水泡。李玉儿把监控录像和工业盐袋子交给民警,王老板瘫坐在地上,捶打着自己的大腿:“作孽啊!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畜生!”
“警察同志,”李玉儿指着小王,“他不仅投毒,还想故意伤害,必须严惩!”
小王哭嚎着:“我错了!我就是眼红……求你们放过我……”
小王被带走后,菜市场的摊贩们围过来,王老板羞愧地低下头:“闺女,对不住,是我没教好儿子……”
“王大爷,这不怪您,”李玉儿扶起他,“但他做的事,必须付出代价。”
军嫂们也赶来声援,小王嫂子举着刚做好的油泼面:“李姐,我们都支持你!绝不能让这种人坏了拥军的好事!”
马所长闻讯赶来,看着地上的狼藉,严肃地说:“放心,工商和公安会联合处理,一定给你和边防战士们一个交代!”
事件最终处理结果下来,小王因投毒和故意伤害被判刑,王记卤味摊也被查封。菜市场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只是路过李玉儿的作坊时,人们总会多停留一会儿,闻闻那安心的辣油香。
这天,李玉儿收到王小龙的信,里面夹着张战士们吃油泼面的照片,配文写道:“李嫂子,听说有人想害我们吃不上热面?别担心,我们在雪山守着,谁也别想破坏这份温暖!”
顾卫国正在给新一批面条打包,突然说:“马所长说,市里要把咱们的作坊列为‘拥军诚信单位’,以后再有人使坏,就是跟全市人民作对。”
李玉儿笑了笑,掀开沸腾的面锅,热浪夹杂着辣子香扑面而来。她知道,同行的使绊子只是小插曲,只要心里装着需要守护的人,这碗油泼面就会一首滚烫下去。而那记响亮的“掀锅反击”,不仅烫退了贼手,更烫出了一个时代里,军嫂们守护正义与温暖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