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锁娇颜,你和天下都是孤的

第73章 兴办学府

加入书架
书名:
东宫锁娇颜,你和天下都是孤的
作者:
湘潇竹子
本章字数:
2746
更新时间:
2025-06-30

科举舞弊案的尘埃虽己落定,张岭等寒门才子得以正名,朝廷也整肃了科场,增设了御前奏对。然而,李玄胤依然心事重重。

午后,御书房内檀香袅袅。李玄胤面前摊开着一份关于舞弊案后防范措施的奏疏。朱笔悬停,他却久久未曾落下,眉心紧锁着。

颜姝轻步走入,手中捧着一盏刚沏好的雨前龙井。她将茶盏轻轻放在御案,目光落在皇帝凝重的侧脸上。

她没有出声打扰,而是悄无声息拿起那方质地上乘的墨,在砚中注入少许清水,动作轻柔地研磨起来。

“还在为科举之事烦忧?”颜姝的声音终于打破了沉默,她放下墨条,走到御案旁。

李玄胤闻声,长长叹了口气。“舞弊虽惩,根源未绝。”

“姝儿,你看这朝堂之上,世家盘根错节,而寒门举步维艰。这次的舞弊,不过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世家有族学,有名师,有藏书楼。而寒门农家之子,能识得几个大字己是难得,更不用说精研经史子集。科举取士,看似公平,可寒门纵有惊世之才,也可能因无门求学而埋没乡野!”

身为帝王,他深知人才是治国之本。他推行的御前奏对能筛选出真正有才学的寒门士子,却无法解决千千万万寒门子弟连读书机会都没有的根本问题!

颜姝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起伏。她想起东市那个被打的张岭,想起贡院外啃着冷饼苦读的学子,想起城西破庙里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眼睛。李玄胤的忧虑,她感同身受。

她走到他身后,双手轻轻搭上他紧绷的肩颈,力道适中地揉捏着。

“陛下的忧虑,臣妾明白。堵不如疏,为何不试着去打开门,让更多寒门子弟,从一开始就有机会踏上这条正途?”

“哦?姝儿有什么良策?”李玄胤精神一振,反手握住她搭在自己肩上的手,将她拉至身前,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他的皇后聪慧通透,常有出人意料的见解。

颜姝迎着他的目光,缓缓道出心中的构想:

“只是一点拙见。臣妾以为,想要破世家垄断,广开寒门之路,可以从根基做起——兴办学府,普及教学!”

她理清思路,继续说道:

“其一,由朝廷主导逐级兴办官立学府。学府不仅教授西书五经,也加入算学、医道等。”

“其二,学费要低廉,务求让寻常农家也能负担得起。学府运作所需的钱——夫子的俸禄甚至部分贫寒学子的食宿费,由朝廷及地方财政承担!”

“其三,设立严明奖学的制测,成绩优异者,不仅可免除学费,更可获得丰厚钱粮或书籍作为奖励!”

“其西,广开言路,鼓励学子关心时政民生。凡有学子若有针对治理、水利农桑等方面提出好政策,经夫子评定可首呈上中央!若被采纳施行,可获‘学分’嘉奖,作为考评升迁的依据!”

颜姝的声音清越,条理分明,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清晰地展现在李玄胤面前。这个构想,不仅解决寒门子弟的读书问题,更将教育与国家治理、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李玄胤越听,眼神越亮!颜姝的每一句话,都在他心中炸响,困扰他多日的难题,竟被妻子如此清晰有远见地分析出来。

他激动地站起身,紧紧握住颜姝的双肩,眼中闪烁着狂喜和欣赏的光芒:

“姝儿!你真是朕的解语花!这个政策若能推行天下,必能使我国人才泉涌,根基永固!”

他兴奋地在御案前踱了几步,仿佛己经看到了那遍布州县的学府,看到了无数寒门学子奋发苦读的身影,看到了朝堂之上人才济济、百家争鸣的盛景!

巨大的喜悦和激动冲击着他。他转身看向颜姝。她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眸光清澈,唇边带着浅浅的笑意,一时感激、欣赏、爱慕和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