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车间的组长刘军走到一群正在闲聊的工人面前,皱眉问道:"都干什么呢?怎么活都不干了?"
工人们相互看了看,一个年轻人鼓起勇气问道:"刘组长,听说林锐那套数控系统一用,咱们就得下岗,是真的吗?"
刘军一愣:"谁说的?胡说八道!数控技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怎么会让工人下岗?"
年轻工人不依不饶:"可我听说工业部己经准备裁员名单了,第一批就是咱们厂!"
刘军脸色一沉:"别听那些闲言碎语!好好干活!"
然而,不管他怎么说,工人们心中的担忧己经生根发芽,无法轻易消除。一种无形的恐惧在蔓延,笼罩在每一个人心头。
食堂里,工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往日的欢声笑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焦虑的低语和沉重的叹息。
"我想不明白,咱们工人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怎么说裁就裁啊?"
"可不是嘛,那林锐搞什么数控技术,害得咱们都要下岗,真是可恨!"
"你们今晚去听他的课吗?"
"去什么去!那不是等于帮他把咱们的饭碗砸了吗?"
"就是,抵制!坚决抵制!"
办公楼里,技术科的几位工程师也在低声议论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真的假的?林锐那套系统真会导致大规模裁员?"
"谁知道呢,但听说的人越来越多了,总不能是空穴来风吧?"
"可是工业部和三机部不是很支持这个项目吗?他们会不顾工人死活吗?"
"领导坐在办公室里,哪里知道咱们的苦处?再说了,从经济效益上看,机器确实比人工便宜啊!"
就连几位平日里稳重的车间主任,也被这个消息搞得心神不宁。他们聚在一起,既担心自己的岗位不保,又担心手下工人的情绪会影响生产。
"这可怎么办?工人们都不安心干活了。"
"是啊,这消息不知道是从哪传出来的,害得大家人心惶惶。"
"今晚林锐要讲课,你们去不去听?"
"去是肯定要去的,至少得了解清楚这个数控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咱们得先搞清楚事实,再向工人们解释,不能让谣言继续扩散了。"
如同一片乌云,笼罩在整个红星轧钢厂的上空,工人们的心情低落,生产效率下降,一种无形的抵抗情绪正在悄然滋生。
易中海、刘海中和贾东旭三人在各自的"战场"上完成了谣言的散播后,悄悄聚在了一起,躲在厕所的角落里,交流"战果"。
"怎么样?"易中海兴奋地问道,眼中闪烁着得意的光芒。
刘海中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太顺利了!那几个老工人一听说要下岗,吓得脸都白了,立马说不去听林锐的课!"
贾东旭也点点头,脸上挂着奸计得逞的笑容:"年轻工人们更是慌了神,有的担心房贷,有的担心孩子,个个都说要抵制林锐的数控系统!"
易中海满意地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好!咱们这一招打得妙啊!只要工人们不去听课,不支持林锐的数控系统,他在厂里的影响力自然会下降。到时候,咱们被罚扫厕所的事,也许就有转机了!"
三人相视一笑,眼神中充满了阴谋得逞的快意。
"走,干完活,咱们也回去休息一下,准备晚上的'大戏'!"易中海得意地说道,"我倒要看看,今晚林锐的课堂会有多少人去听!"
三人收起扫把,眼中满是期待和得意,丝毫没有注意到,在厕所旁的树丛后,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悄悄地离开,他刚好听到了三人的全部对话...
傍晚时分,红星轧钢厂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中。下班的钟声响起,但工人们没有往日下班时的轻松和欢快,而是一个个愁眉苦脸,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那个可怕的"消息"。
厂区的小礼堂外,原本应该排起长队的地方,此刻却异常冷清。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站在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易中海、刘海中和贾东旭三人躲在远处的角落,看着这一幕,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
"哈哈,看来我们的计划成功了!"易中海低声笑道,"林锐的课堂估计要冷清了!"
刘海中和贾东旭也跟着笑起来,眼中闪烁着恶意的光芒。
然而,就在这时,厂区广播突然响起,打破了傍晚的宁静:
"通知,通知,今晚林锐工程师的数控技术讲座临时改到大礼堂举行,请各位同志七点准时到大礼堂参加。重复一遍,今晚林锐工程师的数控技术讲座临时改到大礼堂举行,请各位同志七点准时到大礼堂参加。"
这个突如其来的通知,让三人的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
"大礼堂?那不是能容纳一千多人吗?"贾东旭惊讶地说道,"林锐这是要干什么?"
易中海皱起眉头:"不知道,但肯定没好事。走,我们去看看!"
三人匆匆朝大礼堂方向走去,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谣言己经散布开来,人心惶惶,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预料。
谣言的风暴在红星轧钢厂肆虐,但真相的阳光即将破云而出。一场关于未来、关于技术、关于人心的大戏,即将在大礼堂上演。
……
大礼堂的大门敞开,工人们陆续走进来,很快,一千多个座位竟然坐得满满当当,后来的人只能站在过道和墙边。
易中海、刘海中和贾东旭三人挤进礼堂,看到如此多的工人到场,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刘海中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贾东旭也是一脸茫然,"咱们散布的消息不是己经传遍全厂了吗?他们怎么还来听课?"
易中海沉着脸,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来了正好,看林锐怎么解释!"
三人找了个角落坐下,观察着周围的气氛。礼堂内人山人海,但气氛异常紧张,工人们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眼神中充满怀疑和恐惧。有的人表情紧张,有的人眉头紧锁,还有的人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
台上,杨厂长和几位车间主任己经就位,表情凝重,不时低声交谈,似乎在讨论对策。杨厂长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睛不安地扫视着台下躁动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