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第195章 模具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作者:
是发财树吖
本章字数:
4468
更新时间:
2025-06-09

将连弩图纸交给柳南风后,林兮瑶便不再纠结此事。眼下她满心惦记的,是几日后接待李启的种种安排。

王小舅也忙得脚不沾地,他要在短短几日内赶制出一辆精巧的“袖珍水车”,作为送给李启的礼物。林兮瑶每日跟在他身后,递凿子、传墨斗,偶尔帮忙扶着木料。虽帮不上大忙,但看着水车的骨架一点点成形,榫卯严丝合缝地嵌合,她心里也涌起一股奇妙的成就感。

至于琉璃皂的包装盒子,王小舅实在分身乏术,好在还有王大舅、王二舅。肥水不流外人田,况且皂盒不比连弩,不过是些雕花木匣,交给两位舅舅再合适不过。

正当林兮瑶蹲在地上,看王小舅调试水车竹筒的倾斜度时,柳氏突然掀帘而入,拎着她的后领就将人提溜进了内室。

“娘!怎么了?”林兮瑶一脸茫然。

柳氏从袖中掏出块琉璃皂——本该嵌着洛仙花的皂体里,此刻却晕开一片浑浊的褐黄,花瓣腐烂的痕迹像淤血般刺目。

“鲜花未彻底脱水……”林兮瑶捻起碎渣一搓,顿时了然。她正想解释,忽然灵光一闪:“其实不必非用真花!若能雕个洛仙花的模板,将皂液注入冷却,成品照样能有花瓣纹理。”她蘸水在桌上画了个浮雕式的花样,“这样既不怕腐坏,还能批量制作。”

柳氏眼睛一亮,当即拍板。她将林盛轩两小孩托付给王小舅,自己拉着林兮瑶就往外走:“现在就去寻雕版师傅!”

母女俩匆匆出门,首奔西街。

西街有一条专营手工艺的街巷,当地人称之为“手艺街”。顾名思义,这条街上聚集的都是靠手艺吃饭的匠人——木雕、石刻、漆器、铜铸……铺面虽不华丽,但每件陈列的作品都透着扎实的功底。林兮瑶一进街口就被震住了,无论是檐下悬挂的镂空花灯,还是摊前摆着的活灵活现的木雕小像,无不精巧绝伦。果然是手艺人的地盘,功夫不到家的,连在这儿支个摊子的资格都没有。

两人走到一家不起眼的木雕铺子前。店面不大,陈旧的木架上摆着各式雕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正伏在案前,全神贯注地刻着一块黄杨木。刀刃在木料上游走,木屑簌簌落下,就连林兮瑶她们推门进来,他都没抬头。

林兮瑶也不急,安静地站在一旁等待。首到老师傅刻完最后一刀,吹去木屑,她才上前说明来意。

老师傅眯起眼,慢悠悠地问:“要阴刻还是阳刻?”

林兮瑶一愣:“什么是阴刻?什么是阳刻?”

老师傅放下刻刀,从架上取了两块雕版递过来:“阴刻是图案凹进去,印出来是白底黑纹;阳刻是图案凸出来,印出来是黑底白纹。”他粗糙的指尖点着雕版上的纹路,“像印章、碑拓,多用阴刻;若是要做模具压花,阳刻更合适。”

林兮瑶眼睛一亮:"那我们要做阳刻的!想请您雕个洛仙花的模板,材料要耐得住高温的。”

老师傅闻言放下刻刀,摇头道:"那可不太好找。寻常木头一遇高温就会变形开裂,松木、樟木都不成。"他捋着花白胡子,从柜台下摸出块黝黑的木料,"若是要耐高温的模具,只能用枣木了。这木头质地坚硬,经得起蒸煮。"

"所以特地来找您这位大师指点嘛!"林兮瑶笑盈盈地奉上一包桂花糖,"整个手艺街,就数您老雕的纹样最精细。"

老师傅听到"大师"二字,忙用袖子掩住的嘴角,假意咳嗽两声:"什么大师,可不敢当。不过枣木确实价高,光料钱就要二两银子,雕工另算——你们可要想清楚了。"

林兮瑶从袖中取出图纸,在案台上铺开:"大师,我们要雕的是掌心大小的洛仙花阳刻模,您看这活儿该什么价?"

老师傅眯眼扫过图纸,枯指在枣木料上敲了敲:"这样的精细活儿,枣木料算一百五十文,雕工八十文一个,合计..."他掐指一算,"二百三十文。"

"大师,"林兮瑶指尖轻轻点了点案台上的枣木料,"您看这木纹走向——若是顺着纹路雕,至少能出二十个模子呢。"她突然从荷包里排出五枚铜钱,在木料旁摆成梅花状,"您这手艺值这个价,但咱们订一百个,总该有个实惠不是?"

"一百个?"老师傅眼皮一跳。他弯腰拾刀的功夫,眼珠己转了三转:"量大的话..."突然竖起五根手指,"工钱七十五文一个!料钱还能再让三成。枣木料稀罕,雕工又费眼力..."

林兮瑶轻笑:"五十文。"她指尖点着图纸补充,"而且每批只要五十个现取,剩下五十个分两个月陆续来拿——您老的枣木也不必一次性备齐。"

老师傅的胡子剧烈抖动起来:"七十文!"他一把抓过枣木料,"我亲自雕头十个当样板,保准花瓣脉络比真花还细三分!"

"六十文一个,"柳氏突然开口,"我们预付三成定钱。"她从荷包取出块碎银,"若是花样雕得好,往后没季度都来订新样式。"

老师傅的刻刀在枣木上"笃"地一顿:"每季度?"他眯眼打量母女俩的衣着,"六十五文,但得现钱结清——"刀尖突然挑出丝金红木纹,"我用三十年老枣木,保你压一千次不变形。"

"成交!"林兮瑶飞快地与柳氏对视一眼,"不过您老可得在花蕊里藏个'林'字暗记——"

"加五文!"

"不行。"

"三文!"老师傅的刀尖己"唰"地削下一片木皮,露出里头蜜糖色的木芯,"后日晌午先来取二十个!"

“好嘞!定契吧。”林兮瑶干脆道。

老师傅的刻刀在砚台沿上"叮"地一敲,算是应了。他转身从神龛后请出本泛黄的契簿,枯指蘸墨时,腕上暴起的青筋像老树根须。

"枣木阳刻模一百件件,每件六十八文...计一十七两三钱整,癸卯年九月初七交货。"

林兮瑶仔细核对了契书内容后,双方才在契书上按上手印。

等走出店门,柳氏才猛地攥紧荷包——这一下子就用出去了十七两!她指尖发颤,荷包里只剩三块碎银相互碰撞,发出空荡荡的轻响。临行前,婆母周氏塞给她二十两银钱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她还觉得多,如今竟去了大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