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末。
长长的迎亲队伍将城西整条街道堵的水泄不通。
伴随着一声“落轿”,十六抬花轿稳稳落在苏府大门外。
紧跟着,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伸入轿子。
同时响起的是苏润的声音:
“瑶瑶,我牵你出来!”
赵婉在喜娘的帮助下,轻轻将手覆上去,跟着被温热的大掌牢牢握住,慢慢牵出去。
十六抬大轿,光是支撑轿子的抬杠就绕了轿子几圈。
苏润担心赵婉穿着喜服不方便,等赵婉出轿站稳后,腰杆一弯一挺,就将把媳妇公主抱起来了:
“瑶瑶别怕,我抱你进去!”
赵婉先是一惊,而后眉眼自然流露出爱意,唇角也不自觉上扬。
苏润这手骚操作,给旁观的人看呆了:
“哎?这怎么是驸马抱着公主进府?”
“轿子前不放马鞍和火盆吗?”
“这不合规矩啊!”
……
百姓议论纷纷,连部分官员都小声交流起来。
跟礼部关系近些的,还凑过去打听缘由。
这让备受质疑的乔方只能苦笑:
有什么办法?
谁让他拗不过驸马爷呢?
一般情况下,女子出嫁,下轿前,轿前都会放置一个火盆和一个马鞍。
原本,赵婉需要在宫女的搀扶下跨过火盆和马鞍,寓意着从此离开娘家,踏入夫家,同时也象征着驱邪避凶、平安幸福。
但流程还没递上去,就在苏润这里卡住了。
苏润说什么都不干:
“水火无情,我媳妇万一被火烧着了,你能赔我一个?”
“还有那马鞍,人脚下又没长眼,要是摔着了怎么办?”
“还有什么驱邪避祸?我媳妇是公主,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是福地。”
“至于回娘家,她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我当丈夫的都不介意,别人介意什么?”
连乔方退而求其次提出的踢轿门都被怼回来:
“我娶媳妇是为了成家,不是为了打架,互踢轿门干什么?”
搞不定苏润,加上熙和帝和太子也没明确反对,乔方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瑶光虽然不知内情,但知道肯定是苏润的主张,心里顿时暖暖的:
有夫如此,妻复何求?
苏润抱着赵婉跨过高高的门槛,一路往里走,丝毫不吃力,看样子打算首接抱赵婉去正厅拜堂成亲。
赵叡见此,满意点头:
果然,他早早就让人教子渊习武是对的,不然哪儿能抱的这么稳当?
这家没自己得散,太子心想着,大步跟上去。
赵翊和荀阳先一步到了苏府,也将瑶光殿的事情说给了苏家人。
早就体会过苏润恋爱脑的苏家人对此丝毫不意外。
甚至见到苏润是抱着媳妇进来时,苏远山他们还很自然的帮苏润开道,又提醒苏润走稳点。
而大家长苏安福,只觉得侄子做得对:
皇室如此看重侄儿,愿意下嫁公主。
那苏家也不能辜负皇室,侄儿必须得对公主好才行!
苏润大步入厅,将赵婉放在她的位置上,然后自己也归位。
喜娘将红绸两端放入新人手中。
赵叡、赵翊、苏安福、苏丰等人围在两侧,注视着正中间的一对新人。
待两人准备好,乔方高喊道:
“一拜天地!”
苏润和赵婉面向门外,深深一拜。
与此同时,礼部左侍郎霍玉堂唱和:
“一拜天地之灵气,三生石上有姻缘!”
两人拜完,乔方再喊:
“二拜高堂!”
苏润父母双亡,因此上首放着的是苏家父母的牌位。
两人再拜,霍玉堂再唱:
“二拜爹娘养育恩,恩重如山记心间!”
第三拜:
“夫妻对拜!”
“鸾凤和鸣琴瑟调,夫妻恩爱万年长!”
两人面对面站好,躬身一礼后,乔方宣布:
“礼成,送入洞房!”
紧跟着,与新人关系亲近的宾客跟去洞房,剩下的人就留在外头吃席。
苏润牵着红绸另一端的赵婉,带着她回到了两人日后的卧房。
只见新房内,龙凤红烛映照着大红喜字,入目所及,所有物什,不是红色,就是绑着大红花,整个房间都被染的喜庆。
苏润和赵婉并肩坐在雕花大床边,张芸端着托盘靠近,喜滋滋的念道:
“请新郎拿起如意秤,挑起喜帕,从此称心如意。”
苏润在众人的注视下,拿过金秤,慢慢挑起赵婉的红盖头。
随着红盖头挑起,赵婉的面容也一点点露出。
镂空的并蒂莲花耳环轻轻摇晃,显得原本就精致的下颌更加小巧,宛如白玉扣。
红唇微染,鲜艳欲滴,琼鼻皓齿,粉腮黛眉,红色眼尾拖出的三条金线,与额间落下的金色流苏交相辉映,为往日端庄柔丽的赵婉,平添了几分别样的妩媚与艳丽。
随着盖头轻轻落下,赵婉抬眼,含羞带怯,又是不加掩饰的情意绵绵。
含泉的美眸,眼波流转间,似有星芒碎落于眼底。
对视的一刹那,苏润只觉得稚嫩的红玫瑰花苞,在他眼前快速绽放,摇曳生姿,并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苏润知道自家媳妇美,但觉得今天特别美。
这辈子太值了,苏润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