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62开局,我是科研大佬

第31章 嫉妒的易中海师徒,张主任话里有话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62开局,我是科研大佬
作者:
一只山竹榴莲
本章字数:
5770
更新时间:
2024-10-20

易中海端着搪瓷杯,眉头紧皱,心中憋着一股说不出的怒火。

他刚从车间主任张海龙的办公室出来,原本想借机打压一下周晨,没想到竟然听到厂里广播宣布周晨成为了技术科科长,还给了八级工程师的头衔。

现在他的心情就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恶心。

贾东旭站在旁边,脸色也是铁青。

低声问道:“师傅,您说这周晨怎么突然成了技术科的科长?他不是读书没读完就回来了嘛,怎么还成了八级工程师?”

易中海冷哼一声,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随即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阴冷说道:“哼,估计是这小子嘴皮子利索,厂长他们估计是被他给忽悠了。

读了两天书,回来就能满口大道理,真以为自已是什么高材生?

我看他就是个会说大话的!这科长的位置,迟早会把他拉下来!”

贾东旭听了,心里顿时安稳了不少,跟着附和道:

“您说得对!我看这小子就是运气好,碰上了机会。

等他露了怯,厂里迟早会把他踢下来,到时候咱们看他还怎么嚣张!”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恶毒的算计。

正当两人低声议论着时,远处一阵喧闹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两人抬头一看,只见周晨正跟随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等人,朝着1号车间的方向走来。

周晨走在队伍的中央,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神态自若,仿佛天生就是这厂里的焦点。

而杨厂长则在一旁满脸堆笑,时不时还拍着周晨的肩膀,显得格外亲昵,仿佛周晨是厂里最重要的贵宾。

贾东旭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气得牙根直痒痒,心里不断咒骂:“这小子凭什么?不过是个犯了错的学生,怎么就让厂长这般看重!”

而易中海更是嫉妒得几乎要炸开了。

虽然他是厂里的八级钳工,可从来没有过这种待遇。

别说厂长亲自陪同了,平时杨厂长连多看他一眼都不愿意。

如今周晨才刚进厂,就被当成了宝贝疙瘩一样捧着,这让他心里如同被刀子一刀刀割着一般难受。

“这小子,迟早得摔个大跟头!”易中海心里暗暗咬牙,目光中透出一丝阴冷。

贾东旭听了,眼神闪烁,心里也不禁升起一股愤懑:“师傅,您可是厂里的老前辈,八级钳工啊,怎么他们对您都没这么客气,反倒是对周晨这么巴结?”

易中海的脸色更加阴沉,眼神中泛着一丝狠毒:

“这世道就是这样,咱们这些干了一辈子实事的人,反倒不如那些嘴上功夫厉害的。周晨那小子,恐怕是想踩着我们往上爬。”

贾东旭心领神会,低声道:“师傅,您说得对。他刚回来就这么嚣张,真是该给他点教训。

易中海轻轻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阴冷:“不急,迟早会有机会的。”

……

杨厂长带着周晨一行人走进了加工车间,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铁屑的气味。

车间里的工人们各自忙碌,操控着各种大型设备,巨大的齿轮、螺旋轴等零件在机床上缓缓成型。

虽然设备看上去已经老旧,但运转时依旧显得沉稳有力。

杨厂长停下脚步,指着面前几排大型机床,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周晨同志,你看看,这里是咱们的加工车间,专门负责加工各种精密零件。

咱们厂里很多关键设备的零部件,都是从这里加工出来的。”

周晨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车间内的设备。

虽然这些机器表面已经有些斑驳,甚至能看到油污和铁锈的痕迹,但它们依旧是车间的中坚力量,支撑着整个厂区的生产运转。

杨厂长走上前,指着最近的一台机器:

“这台是‘CA6140型普通车床’,主要用来加工各种旋转体零件,比如轴类、盘类和套筒类工件。

它的用途广泛,可以进行车削、钻孔、镗孔等操作,虽然是老设备,但性能还算稳定。”

周晨看着这台“CA6140型车床”,它是一台较为经典的车床,操作台上已经被工人们的手磨得光滑发亮,显然经过了多年的使用。

工人正熟练地操作着车床,刀具在旋转的金属件上缓慢进给,切削出精密的轴类零件。

“这台车床是咱们厂的老兵了,用了将近二十年,虽然精度不如新设备,但保养得当,它还是能胜任大部分加工任务。”杨厂长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随后,杨厂长指向旁边一台造型复杂的机器:

“这台是‘X6132万能铣床’,它的作用主要是加工各种平面、斜面、沟槽,还有一些复杂的曲面和齿轮。

万能铣床的最大优势就是灵活,特别适合我们加工那些形状复杂的零件。”

“这台铣床可是咱们加工车间的核心设备之一,很多复杂的零件,比如齿轮、传动轴、模具零件,都是靠它加工出来的。

虽然它已经用了十多年,但精度和稳定性还是能保证的。”

周晨点了点头,虽然这些设备看起来有些老旧,但它们依旧是工厂生产的中流砥柱。

只要稍加改进,或许还能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杨厂长带着他们继续向前走,指着一台更为庞大的机器说道:

“这是‘M1432型外圆磨床’,专门用来加工高精度的圆柱面,比如各种轴类零件的外圆表面。

磨床的精度非常高,适合那些对表面质量要求极高的零件加工。”

周晨看着这台外圆磨床,机器的体积庞大,表面已经有些斑驳,但在工人的操作下依旧运转平稳。

磨削过程中,细小的火花不时在砂轮与金属件之间迸发,工人仔细地调整着磨削深度,确保每一层金属都被均匀磨去。

“磨床的精度比普通车床和铣床高得多,尤其是对零件的最终表面处理,它的作用不可替代。”杨厂长满意地说道,

“咱们厂里的很多高精度轴类零件,最后都是通过这台磨床进行加工的。”

接着,杨厂长指向不远处另一台机器:

“那边的是‘Z3050摇臂钻床’,它主要用来在大型零件上打孔、攻丝、扩孔,适合加工一些体积较大的工件。

摇臂可以前后左右移动,适应不同的加工位置,很适合大件的精确钻孔。”

这台摇臂钻床显得非常笨重,工人站在旁边,熟练地操控着摇臂,将钻头对准一块巨大的钢板。

随着机器的启动,钻头缓缓下压,切削出精确的孔洞。机器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伴随着铁屑飞溅,钻孔的过程稳如泰山。

杨厂长接着叹了口气:“这台摇臂钻床也是咱们初期从毛熊那边引进的设备,虽然年头久了,但依然能用。只是零配件磨损严重,稍有不慎就得停工修理。”

周晨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索着这些设备的运转情况。

这些老设备虽然看起来有些落后,但它们依旧是工厂的“骨干”,如果能对它们进行适当的升级和改造,完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

杨厂长看着周晨,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周晨同志,你看我们车间的这些设备,虽然年代久远,但它们依然是咱们厂的‘脊梁’。

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看看能不能对它们进行一些改造,提升一下效率?”

周晨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厂长,其实这些设备并非不可改造。

只要找到合适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些关键部位的升级,完全可以让这些老设备焕发新的生机。”

杨厂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说道:“那太好了!如果能对这些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咱们的生产效率可就能大幅提升了!”

就在这时,车间主任张海龙也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看见杨厂长和一行人,连忙快步走上前,脸上挂着老练的笑容,显得格外热络。

“哟,厂长,您怎么亲自来了,这位就是咱们新来的周科长吧?”张海龙笑着说道,眼神却不露痕迹地打量着周晨。

杨厂长笑了笑,拍了拍张海龙的肩膀,随口说道:“我带周晨同志过来看看咱们厂的设备,熟悉一下情况。你们车间的任务可不轻啊。”

张海龙点点头,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周晨。

笑呵呵地走上前,故作不经意地说道:“刚刚听易师傅说,周科长原来是1号车间周师傅的儿子?他还和我提过,说周科长好像在学校里出了点什么问题,看来这事儿不是那么回事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