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62开局,我是科研大佬

第166章 质疑声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62开局,我是科研大佬
作者:
一只山竹榴莲
本章字数:
4114
更新时间:
2024-12-11

周晨带着研发团队正式进入新型卡车的制造阶段。实验室里灯火通明,机床轰鸣,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的铁锈味和柴油的气息。为了赶上军部的任务期限,整个团队几乎是连轴转。

“老李,钢板再往左挪一毫米!这轴承的精度差一点都不行!”周晨站在车架旁,手里拿着游标卡尺,声音中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厉。

老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咧嘴笑道:“小周,这钢板得再打磨两遍。我这手都要废了,这车要是不好用,我跟你姓!”

“别废话,测量误差超过0.1毫米,你就等着被军部揍吧!”周晨白了一眼,继续低头调整车轴。

底盘的制造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这次的设计采用了强化钢材加固的梯形框架结构,既能承载5吨的重量,又要确保在泥泞山地上行驶时无比稳定。为了确保每一处焊接点都绝对牢靠,周晨亲自上手焊接。他手稳如山,火花四溅间,每一条焊缝都如同艺术品一般均匀顺滑。

“这焊得比缝衣服还细致,真是绝了。”老刘一边搬材料,一边忍不住啧啧称赞。

“别贫了,赶紧把减震器拿过来!”周晨头都没抬,继续忙着调整底盘结构。

减震系统的安装也是个硬活。周晨设计的双筒液压减震器,既要吸收震动,又要保证耐用性。老李一边调试,一边咬牙嘀咕:“说真的,小周,你这个设计也太变态了吧?这减震器怎么感觉比我家那破床还结实?”

“结实才好,难不成咱是给人造摇篮的?”周晨嘴上调侃,但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含糊。他一边调整螺丝的松紧度,一边用游标卡尺测量减震器的弹簧位移。

与此同时,发动机的组装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柴油发动机的结构复杂,燃烧室的设计尤为关键。周晨亲自操刀,用车床精细加工每一个活塞和连杆。

“周晨,这活塞的光洁度高得跟镜子一样,啧啧,这车真是稀罕物!”负责车床加工的老王忍不住感慨。

“少废话,赶紧检查燃油喷射系统的密封性,要是漏油,回头你可别怪军部找你麻烦。”周晨嘴上不饶人,但心里却对整个团队的表现十分满意。

三天三夜的连轴转后,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总装阶段。车架、底盘、发动机、悬挂系统、驾驶室……一个个零件被逐一安装到位。周晨站在车旁,指挥着团队成员进行最后的调试。

“发动机再试一次!”周晨喊道。

老李拧紧螺丝,按下启动按钮——

——“轰——”

柴油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瞬间响起,整个车身微微一震,随即恢复平稳。团队成员们顿时欢呼起来。

“成了!成了!”老刘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周晨却依然冷静:“别高兴太早,刚才的噪音稍微有点偏高,减速箱的齿轮可能还得再调一调,咱们再试!”

这就是周晨,哪怕成果近在眼前,他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

与此同时,三机部的会议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个个技术专家坐在长桌前,神色各异,气氛有些微妙。

“我听说了,周晨那小子居然接下了军部的新型卡车任务,你们觉得他能行吗?”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工程师率先发问。

“搞笑呢吧?”对面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专家冷笑一声,“他之前改装吉普车是有点本事,可这次是全新的卡车设计啊!载重5吨,还要兼顾通过性和油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是,这种项目就算交给咱们汽车厂的顶尖团队,也得花至少两年时间才能搞定,他一个人能行?”另一个专家附和道,语气里充满了不屑。

赵工坐在主位上,脸色沉着。他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各位,周晨的能力我亲眼见过,他在吉普车改装上的表现确实出类拔萃。但老实说……这次的任务确实难度极高。我也有些担心,卡车的研发能不能按时完成。”

“赵工,我不是泼冷水啊,”胖专家推了推眼镜,不屑地说道,“周晨这人再能耐,也不过是个轧钢厂的技术员。咱们搞汽车的都知道,设计卡车可不是拉几块钢板焊一焊就能成的。他懂发动机没错,可他知道整车调校有多复杂吗?底盘设计、动力匹配、油耗优化,这哪一项不是技术难点?”

“没错,”另一位专家接过话头,“更何况军部的要求这么苛刻,这可是实打实的硬骨头,不是随便糊弄就能过关的。”

赵工听到这里,心里也不禁泛起了一丝疑虑。他虽然很欣赏周晨的才华,但这次的任务确实太难了。尤其是卡车的模块化设计,这种理念在国内几乎是空白领域,能不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话说回来,”坐在角落的一位年轻工程师忽然开口,“周晨的吉普车改装确实让人刮目相看。如果他这次真能把卡车搞出来,那可真是咱们国家汽车工业的一大突破。”

“搞出来?你是在做梦吧!”胖专家冷笑一声,“我倒是想看看,他周晨能搞出什么花样来。要是这车真能成,我给他磕三个头都行!”

“胖子,你这话可是说得早了。”赵工扫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别忘了,周晨可是我们三机部重点关注的人才。如果他真做成了,你磕头都得是荣幸。”

胖专家被怼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却不敢再接话,只能低头装作看文件。

会议室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有人对周晨充满期待,有人却冷嘲热讽,认为他不过是运气好。而赵工则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这个年轻人,真的能再次创造奇迹吗?

……

实验室内,灯光明亮,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铁锈的味道,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距离军部要求的卡车交付测试只剩最后一天,整个团队的神经都绷得像弦上的箭。

“老李,最后一遍检查减震器的安装,扭矩不能超过标定值!”周晨站在车架旁,声音冷静而有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