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62开局,我是科研大佬

第165章 军部的严苛要求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62开局,我是科研大佬
作者:
一只山竹榴莲
本章字数:
4072
更新时间:
2024-12-11

载重量:卡车必须具备至少5吨的载重能力,能够运输大量物资和士兵,同时还要兼顾一定的灵活性,适应山地作战需求。

动力性能:引擎必须能够在低温、高热、高原等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确保车辆在各种恶劣条件下都能保持高效率。

通过性:卡车必须能够轻松应对泥泞道路、冰雪路面和陡峭山坡,涉水深度达到0.8米以上。

维护性:考虑到部队的实际情况,卡车的结构必须简单易修,零件通用性强,士兵在野外条件下也能进行基本的维修。

续航能力:油耗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且油箱容积要足够大,确保一次加油能跑超过500公里。

多用途设计:车辆需要具备多用途模块化设计,既能运人运物,又可以改装成医疗救护车、弹药运输车等特殊用途车辆。

成本控制:虽然要求高,但军部预算有限,这款卡车必须在性能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不能“天价造车”。

赵工看着周晨皱起的眉头,语气沉重地说道:“周晨同志,这卡车不仅是为军部设计的,也可能是未来国内卡车生产的标准模板。如果你能搞成,那对军队、对国家工业的发展,意义都非同小可。”

周晨抬头,看着赵工那严肃的表情,心里却升起了一股挑战的冲劲。

他笑了笑,语气中透着一股自信:“赵工,难度确实不小,但我答应下来。既然是为国家做事,我周晨一定全力以赴。”

赵工闻言,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需要什么材料、设备,只管提要求,我们三机部全力支持!”

回到实验室,周晨将军部的需求清单摆在工作台上,开始认真制定设计计划。

“载重5吨,通过性强,低油耗,还要在极端环境下运行……”周晨喃喃自语,一边在草稿纸上勾画设计思路,一边在脑海中翻阅系统提供的知识。

这次设计的难点在于性能与成本的平衡。如果一味追求性能,成本会高到军部无法接受;而如果过于压缩成本,又难以满足军队的高要求。

“既然是军用卡车,重点就得放在实用性和可靠性上。”周晨暗自思索,很快确定了几项核心设计方向:

1. 动力系统——双缸柴油发动机

考虑到军部对动力和极端环境适应性的要求,周晨决定使用双缸柴油发动机。相比汽油机,柴油发动机扭矩更大,燃油效率更高,且更加耐用。

发动机参数初步设定为:

最大功率:80马力

最大扭矩:250牛·米

燃油效率:百公里油耗15升以内

适应环境:最低零下40℃,最高70℃的高温环境。

“柴油发动机虽然技术复杂,但适合军队使用。只要调校得当,这套动力系统完全可以胜任。”

2. 底盘与悬挂系统——承载力与通过性的平衡

为了满足5吨的载重需求,周晨决定在底盘上采用梯形钢架结构,并增加横向加固梁,提高整体刚性。悬挂系统则选择前后钢板弹簧悬挂,这种设计虽然简单,但耐用性极佳,适合军用车辆。

此外,他还设计了一套分时四驱系统,让卡车在通过泥泞、冰雪等复杂地形时,能够切换到四轮驱动模式,大幅提升通过性。

3. 涉水与防护能力——高可靠性设计

周晨在设计卡车时,为了满足涉水深度0.8米的要求,将发动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提高到了驾驶室顶部,同时对底盘进行了防水处理,确保车辆在涉水时不会熄火。

4. 模块化车厢——多用途设计

为了实现多用途功能,周晨设计了一种模块化车厢:

普通模式:用于运输物资和士兵。

医疗模式:加装医疗设备,改造成野战救护车。

武器运输模式:增加防护栏和固定装置,用于运输弹药和武器。

这种模块化设计,不仅提高了车辆的实用性,还能大幅节省军队的装备成本。

确定了设计方案后,周晨意识到,这次任务的难度远非一个人能完成。

虽然系统提供了先进的设计资料,但要将这些图纸变成实物,还需要一批可靠的技术人员。

他找到杨厂长,提出了组建研发团队的请求。

“厂长,这次任务非同小可,我需要几名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帮忙。”

杨厂长一听,立刻拍板:“没问题!你挑人就行,全厂的技术科随便你调!”

很快,周晨挑选了几名熟悉机械加工和发动机调校的技术员,组成了一个小型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对新任务充满了热情,纷纷表示要“拼了老命也要把车搞出来”。

研发团队第一次开会时,周晨站在黑板前,指着刚完成的卡车设计图,说道:

“同志们,这次任务不仅仅是为厂里争光,也是为国家争光。军队需要的不是一辆普通的卡车,而是一辆能在任何环境下都可靠运行的‘全能战车’!我们只有一个目标——让军人用得上,用得好!”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感染力。团队成员们听后,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开始工作。

……

研发工作很快进入正轨。周晨带领团队,首先从发动机入手。他将系统提供的双缸柴油机设计图与厂里的加工条件相结合,制定了一套简化的加工方案。

“这台发动机的核心在于燃油效率和耐用性。我们必须保证每一个零件的精度,不能有丝毫马虎。”周晨在试验台前,一遍遍调试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与此同时,底盘的制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团队成员们加班加点,甚至有人连续三天没回家,只为尽快完成样车。

看着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周晨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辆卡车一旦成功,不仅能满足军队的需求,更能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等着吧,咱们一定能搞出一辆让军队刮目相看的卡车!”周晨心中暗自发誓。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