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带全村种田致富共抗外寇

第127章 中秀才封县君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古代带全村种田致富共抗外寇
作者:
菲菲火
本章字数:
4064
更新时间:
2024-11-26

他二人是想得开的,毕竟他们入学时间还短,年龄也不大,就当做积累经验,以后慢慢考就是。

但心里说不失望也是不可能的,不过,也没有很难过,很快调整心态,埋头苦学才是正道,争取下次能中。

结果就在二人回镇上的第五日,宋家村迎来了府衙。

而且是两份喜报。

一份自然是二人考中秀才(青禾倒数第二,石头倒数第一。)

又是擦着榜尾考中了,也不知道该说他俩运气好还是不好?!

第二份喜报村民的反应却比第一份更大。

是封宋青青为县君的圣旨。

宋家人晕晕乎乎跪拜、接圣旨后,也忘记给打赏钱,还是村长比较淡定些,给来报喜的衙役喜钱。

收了喜钱后,来人笑得真诚许多,主动提醒了一句:“您可是咱们大越国第一位未成亲的县君呢,按规矩是要叩谢圣恩的。”

宋青青短暂蒙圈后,找回自已的声音:“劳烦问下,是要去京城面圣谢恩吗?”

“具体的县君可以去问知府大人,小的这边还有人家要去,不便久留,这就告辞了。”

村长忙送人出村子。

村民见衙役人走后,纷纷祝贺。

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呢。

宋父大声冲热情的村民喊:“各位乡亲,三日后,在我家摆宴,到时候可都要来啊。”

村民又说了些喜庆话,才散去。

一时之间,宋家又成了全村的议论中心。

村长没走,被宋父拉住进了堂屋落座。

“村长,这县君是什么?官大吗?”

宋青青对古代这制度等级还是有些不熟悉,她只想知道官大不?这封号能做什么。

村长忍不住又摸了摸胡子,才回:“我也不清楚。”

宋青青终是不自觉地翻了翻眼皮:您不知道,还故作沉思状的作甚?

“丫头,你没听来人讲吗?去找知府就行了。”

好在这句话,村长是说到点子上去了。

“青青,娘帮你收拾行李,不是说还要进京谢恩吗?去京城也不知道有多远,这还有不到两个月就到雪季了,还不一定能赶回来呢,早去早回。”

孙氏话边说边起身去青青房间,收拾行李去了。

“你娘说得对,家里办宴席的事,就交给爹,你先去府城。”

宋青青还没发表意见,爹娘就把事情安排妥当了:她还没打算去呢!

*

一家人商量之后,孙氏留下,钟离赶车,宋父陪着宋青青一起去。

家里办喜宴,必须要留人,孙氏又没怎么出远门,保险起见还是宋父跟着比较安全。

原本是要阿牛赶车的,但芸娘有孕了,而且依她的年龄,在古代算是高龄产妇了,去京城最快也要一两个月,阿牛放心不下。

所以最终让不愿去京城的钟离赶车,他功夫好,有他在,孙氏也放心不少。

第二日一早,辞别泪眼婆娑的孙氏,三人一马车快速驶向府城。

知府李岩似乎早料到他们回来,马车一入城就被请进了府衙后院。

“大人,我想请问下,必须入京亲见谢恩吗?”

“其实因着北境距离京城较远,可以在当地,选个吉日吉时,当众朝京城方向叩拜也可的。”

李岩说到这里卖了个官司。

宋父没忍住问:“那为何现在却说一定要入京?”

“这些年,宋姑娘,哦,不,现在应该称县君,研制武器、培育新种,今上早就想见见你这位奇女子了,正好这次封赏,邀你入宫面圣。”

宋青青听完非但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心下担忧起来:这皇帝不会以为自已是什么仙姑之类的吧?万一他起了歪念,要把自已留在宫里怎么办?

不是她自恋,历史书上不少类似的野史,皇帝遇到能人异士,就想法设想的留在身边,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价值。

李岩见她脸上表情一变再变,有些奇怪,一般人听到有封赏,不是该高兴的吗?

“县君?县君?”

宋父在桌底下轻轻踢了闺女一下,才让她回神。

“啊,大人,你说什么?”

李岩不在意地笑笑:“进京这事改不了,你还是早点动身比较好,我这边有去京城的路线图,你带上,路上用得到。”

宋父忙双手接过,还不忘道谢。

“本官还有案子要看,你们自便哈。”李岩说完,起身离开。

父女俩也识趣起身告辞。

既然去京是必然,他们也不多耽搁,找间客栈简单吃些,必须早起赶路,这样才能在天黑前,赶到下一个城镇。

干粮孙氏给准备很多,车上带着辣肉酱和方便面,还有孙氏早起煮的鸡蛋,路上吃这些足够。

到城镇再吃热菜饭,补充些包子、饼之类的。

三人虽然有李岩给的地图,但也是走走停停走了二十天才到达京城。

京城的城门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城门高大而威严,城墙上旌旗飘扬,彰显着这座城市的重要地位。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街头的小贩们高声叫卖着各种小吃和特色商品,人群中,有身着华丽服饰的贵族公子,有衣着朴素的平民百姓,还有来自各地的商人和游客。

他们或匆匆赶路,或悠闲漫步,或与朋友谈笑风生,共同构成了一幅繁华热闹的都市画卷。

宋青青他们在进城前,在马车里换上了自已最好的衣服,但进了城后,发现穿的还是太过“朴素”了些。

果然大城市不是边境那偏远苦寒之地能比的。

而他们此刻没有在客栈休息,反而先去了成衣铺子。

是因为她们找了一家客栈,里面的伙计见他们进来,眼中透露的鄙夷,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

宋青青火大的很,咋地?

你也只是牛马,何苦为难平民?

又不是没钱买不起,狗眼看人低的。

所以急冲冲的进了成衣铺子,每人买了两套时下流行的衣裙。

穿戴一新后,才重新去找客栈,这次显然是顺利许多。

他们要了两间房,宋父和钟离住一间,宋青青一间。

在跟着伙计上楼后,宋父小声地朝闺女吐槽:“这京城东西真贵。”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