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有两人被查出小抄,一人是在里间搜到的,不知道小抄装在哪里。
总之只穿了亵衣亵裤,就抱着衣服跪在那里哭求。
另一人,是在吃食篮里,而且是藏在鸡蛋里,宋青青好奇,这鸡蛋里怎么藏小抄?
好想知道啊!!
监考官对此似乎是见怪不怪了,冷漠得吩咐衙役:“把他俩带下去,永久取消考试资格。”
其中一人听到这结果,当场昏死过去。
二人很快被拖了下去,外面随即各自家人扶起,低头悄悄消失在人们视线里。
监考官眼神犀利环视众人。
他语气冷硬开口:“别以为你们有什么小花招,可以瞒得住本官,若是不想跟那两人同样下场,我劝你们自觉把小抄处理掉,免得得不偿失。”
话毕,重新坐回廊下,继续悠哉品茶,好似刚刚说话的不是他。
队伍开始有些混乱,有不少人偷偷出了队伍,不用猜肯定是处理私货去了。
宋青青在马车里看了全场,这监考官这招“杀鸡儆猴”,用的妙啊!
后面进行的顺利许多,青禾和石头进考场后,宋父赶着马车回了客栈。
路上孙氏也忍不住问:“青青,你脑袋瓜好使,你说说这鸡蛋里怎么藏小抄?”
宋青青:......
她也好像知道好不好?
不过输人不输面,她还是嘴硬开口回:“娘,这事您知道干啥?也想给青禾藏小抄啊?”
孙氏忙摆手:“不不不,就是好奇罢了,娘不问了、不问了。”
随后紧闭双唇,一直到客栈回房后,再也没开口。
宋青青忍住笑:娘也太好唬了吧?
**
三天时间对普通人来说没觉得多漫长,但对于考生和考生家长来说,却是难熬的很。
第三日下午,考场门口又围得水泄不通,宋青青来之前还没多么紧张,毕竟青禾他们身体素质还可以,吃的也行,应该没什么大事。
可架不住现场人的焦虑,人群中不少家长议论自家孩子如何如何苦读,身体熬夜都熬坏了!
考场里面又如何如何煎熬!
还有的在臭号里面更是奇丑无比等等。
嘚~
她也开始担心青禾石头他们,会不会臭手的抽到“臭号”。
孙氏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虽没开口,但是双手紧紧抓着闺女的衣袖。
宋青青瞄了几眼,衣袖貌似都有水渍了~
“娘,出来了,快看,有人出来了。”
“青禾呢?出来没?”
考场大门敞开,考生们陆续出来,有的面容憔悴、神色萎靡;有的虽然发髻凌乱,但却是喜笑颜开......
一看就是考的不错的样子,没有让他们等太久,青禾和石头缓步出了考场。
二人看着眼底有些乌青,但精神状态看着还行。
宋青青心下稍安:“娘,他们过来了,面色如常,看着挺好的。”
话音刚落,二人在马车外跟宋父打声招呼,掀车帘就进来了。
“娘、阿姐。”
“大娘、青青姐。”
“哎哎,你俩在里面受累了,走,回客栈,给你们点了好菜。”
宋青青却捂着鼻子,调侃:“你们还是回去先洗洗吧!”
青禾脸有些发黑,他也知道自已身上不好闻,虽然没抽到臭号,但是只相隔了三间的距离,那味道能好闻吗?
“好了,阿姐逗你呢,你们回去洗漱吃些东西,赶紧休息去。”
二人回到客栈,好好地泡了个澡,因为太累了,反而吃的不多,就早早歇下了。
这一觉直接睡到第二日快午时才起。
青禾和石头起身后,在客栈房内美美吃了一顿热乎饭后,才终于觉得自个活了过来。
饭后,众人聚在一起,听着他们二人说些考试的趣事。
“阿姐,你不知道,石头那边附近有一位考生,考第二场的时候,突然开始大笑,然后就摇头晃脑地背起了《孟子》。”
孙氏是第一次听说,好奇地问:“他这是怎么了?”
“大娘,有人说他疯了,”石头在一旁解释道。
宋青青后世是学过《范进中举》的,却没想到在秀才考试时,就有人因精神压力过大而失态。
“你们呢?紧张吗?”
“不紧张,我俩还小呢,这次考不过,大不了一年后再考,只要离臭号远一些就成。”
青禾的话就像一阵春风,吹走了屋内的紧张气氛,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秀才考试结果要等到三十天后才能知道,而且也是有专门上门报喜的,现在只需回家等着就行。
二人在房内休息的时候,宋父和青青去了府衙,知府还是老熟人,升职的李岩。
当宋青青把辣椒的留种和种植详细说完后,李岩即使有了心理准备,还是掩饰不住惊讶。
这丫头怎么那么好命?
但凡出门就发现新品?
自从三年前升任知府后,他才知晓这辣味菜在府城的畅销程度,没想到也跟这丫头有关系。
“这么赚钱的买卖,你舍得让出去?”李岩仍是问出心中的疑问。
宋青青却释然一笑,反问道:“大人,您觉得要是我只为赚钱,又怎会把土豆等农产品都上报朝廷?”
呵~这丫头还挺会怼人:“确实是本官着相了,本官自会如实上报朝廷。”
宋青青出了府衙后,却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虽然晚了几年,不过也算对得起自已的初衷。
不过这事她回去后,作为合伙人和供货商,她也有必要通知张记和李记,让他们做好各自的应对准备。
来府城该办的事情办完了,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众人晚上逛了夜市后,给芸娘、钟离和村里的孩子们带了礼物,就回去休息了。
毕竟第二日一早还要赶路。
这次回去还算顺利,在经过几年前遇到劫匪的三岔路口时,宋父女俩,心中感慨万千。
在宋家村,一日三餐、三餐四季如往常般平淡,日子闲适而又惬意。
时光流转,转瞬之间,重阳节已悄然离去,距离青禾他们考试已然过去了一月有余,却仍未收到捷报。
想必二人此次是名落孙山了,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倒也不足为奇。
所以他们也就不在家等着了,宋父赶着马车送二人回了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