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李成府上的议事厅内,气氛庄重。李成稳坐主位,目光炯炯地注视着麾下的文臣武将。左侧的李伯温、蒋干等谋士,或凝眉深思,或若有所悟,右侧的李忠、李天、周瑜等武将则身姿挺拔,散发着沙场之气。
李成开口道:“各位,今日召集诸位,是商讨攻取江东之事。”话语一落,众人神色各异,周瑜眼中光芒闪烁,似有无限思绪。见众人沉默,李成又道:“大家有何良策,尽可说来。”一时间,厅内鸦雀无声。李成心里明白,自已的原班人马虽陆战不弱,但水战经验欠缺,还真没什么好计策。
李成看向周瑜,轻声道:“公瑾可有什么想法?”周瑜新入阵营,本想低调行事,如今李成询问,便也不再藏拙。他拱手作礼,朗声道:“主公,此刻攻取江东正是良机。如今江东各郡形势复杂,各方势力虽多,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根本无力与主公抗衡。”李成闻言,点头赞同,他深知三国历史,孙策便是趁江东无统一政权,各地难以协调之时,以少胜多,占据江东。后来曹操南下,面对已统一江东的孙权,即便有八十万大军,也铩羽而归,江东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可见一斑。
周瑜见李成认可,接着道:“主公可先以现有的水军为根基,从各地和各军中挑选熟悉水性的士兵编入水军。然后征调一批商船,快速渡江。”李成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问:“那应从何处登陆?”周瑜略一沉思,道:“可从历阳出发,跨过长江,从采石矶登陆,直入丹阳郡腹地,以此为据点,再图其他。”李成眼中露出赞赏之色,点头道:“公瑾之策甚妙,我任命你为水军都督,负责训练水军。”周瑜心中大喜,他的才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赶忙抱拳回应:“末将定不辜负主公信任。”
这时,蒋干站了出来,道:“主公,还应派出细作,探查丹阳郡的防务。”李成点头称是,随即看向李天:“李天,从今日起,你要加强对江东各郡,尤其是丹阳郡的情报搜集。”李天领命。
待众人领命离去,议事厅内恢复了平静。李成独坐其中,越发觉得先取江东是明智之举。
李成将指挥中心搬到寿春之后,便将几位妻妾接到了寿春。这一日,阳光洒在府邸的庭院中,几位夫人早早就来到前厅等候,她们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焦急,因为他们已经好几个月没见李成了。
当李成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紧接着便是抑制不住的情感爆发。夫人们的眼眶瞬间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继而夺眶而出。那泪水里有担忧后的释然,有漫长等待后的委屈,也有重逢的喜悦。
李成见此情形,急忙快步向前。他先来到何伊莲面前,轻轻为她拭去泪水,将她拥入怀中,在她耳边低语:“夫人,让你担忧了,是我的不是。”何伊莲紧紧抓住李成的衣衫,像是生怕他再次消失,身体微微颤抖,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接着,李成又走向其他两位夫人,一一安抚。每一个拥抱都充满了深情,每一句安慰都饱含着爱意。女人们环绕在他身边,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确认这不是一场梦。
而孙寡妇在这重逢的时刻,展现出了她的与众不同。她眼中虽也有泪花闪烁,但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已的情绪,开始忙前忙后。
孙寡妇先是指挥下人们将行李小心地搬到各个房间,仔细叮嘱他们不要损坏物件。她亲自检查每一个房间的布置,从床铺的整理到家具的摆放,都力求完美。随后,她又来到厨房,与厨师商议今日的膳食
在孙寡妇的精心安排下,整个府邸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下人们各司其职,忙而不乱。房间里弥漫着温馨的气息,仿佛所有的不安与分离之苦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而李成在安抚好妻妾后,看着井然有序的府邸,对孙寡妇更加赞赏了。
这天,李成正在江边视察水军训练情况,江风呼啸,战船在波涛中穿梭,士兵们喊杀声震天。周瑜身姿挺拔地在旁陪同,不时向李成解说水军训练的要点和进展。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士兵急匆匆跑来,单膝跪地:“主公,朝廷派人来了。”李成听闻,心想不知朝廷此番派人所为何事,当下便跟着士兵往回走。
回到府衙,只见朝廷使者身着官服,神色威严。使者见李成到来,上下打量一番,客气道:“来者可是李刺史?”李成拱手行礼,客气回应:“正是在下。”使者微微点头,朗声道:“扬州刺史李成接旨。”李成赶忙整理衣冠,神情肃穆,拱手接旨。
使者展开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扬州刺史李成,忠君爱国,保境安民,其功绩卓著。朕心甚慰,特封李成为海昏侯,以彰其功。钦此!”
李成一听,心中大喜。这海昏侯乃是侯爵中的最高级别,地位尊崇。如今这天下,尚未有人被封王爵,自已获此殊荣,地位自是不同凡响,身份愈发尊贵。他连忙谢恩:“臣李成领旨,谢主隆恩!”
随后,李成热情地安排人款待使者。
在李成如火如荼地备战之际,北方各州的形势发展也对他极为有利。
李傕与郭汜,这两位曾在关中地区搅弄风云的军阀,暂时摒弃了彼此间的嫌隙。他们的团结使得朝廷局势暂时稳定,而更为关键的是,汉献帝所在的洛阳周边,因此没有陷入如历史上那般的混乱。如此一来,曹操便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只能继续默默积蓄力量,无法迅速崛起,以汉献帝之名扩张势力。
北方的其他小势力,在袁绍那不断膨胀的野心威胁下,宛如惊弓之鸟。他们深知若不寻求庇护,必将被其吞没。在这种恐惧之下,这些势力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朝廷,选择投靠,寻求朝廷的庇佑。朝廷在获得这些力量的支持后,威望有所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袁绍的发展速度,袁绍原本统一北方的战略受到了阻碍,不得不重新审视局势,调整部署,陷入了与朝廷以及周边势力更为复杂的博弈之中。
这种北方局势的变化,对李成而言,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他无需担心曹操过早崛起带来的威胁,也不用面对袁绍在统一北方后可能对南方发起的大规模进攻。李成可以更加从容地在江东地区发展自已的势力,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扩充军备、训练士兵、巩固防线,为未来的宏图霸业奠定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