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三国,我一切顺从本心

第55章 董卓重伤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到三国,我一切顺从本心
作者:
夜银河
本章字数:
3712
更新时间:
2024-12-05

董卓深陷联军的重重包围,心中满是惊惶与绝望,但他毕竟久经沙场,很快强自镇定下来,开始冷静分析局势。他察觉到,尽管自已被诸侯伏击,可在交手过程中,这些诸侯似乎并未使出全力,他们的进攻与围堵看似凶猛,实则更像是在有意将自已的军队往其他方向驱赶。董卓瞬间明了,这些诸侯各怀鬼胎,皆为保存自身实力,并不想在这场战斗中与自已拼的鱼死网破。

他的目光在战场上快速扫视,只见四周联军旗帜林立,遮天蔽日。突然,他发现挡在虎牢关方向的是冀州刺史韩馥的旗帜。董卓心中一动,他深知韩馥与袁绍之间的微妙关系。韩馥身为冀州刺史,却对身为渤海太守的袁绍颇为忌惮,时刻提防着袁绍势力的扩张。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董卓果断下令,全军集中力量向韩馥的方向发起猛烈攻击。西凉军得令,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向韩馥。韩馥见西凉军朝自已杀来,顿时大惊失色,心中叫苦不迭。无奈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指挥军队迎战。

与此同时,董卓安排牛辅和华雄各率一支兵马,阻击身后紧追不舍的诸侯联军,为自已争取突围的时间。牛辅和华雄心中明白,此去可谓九死一生,但他们对董卓忠心耿耿,甘愿拼死一战,以换取董卓的生机。

韩馥的军队虽奋力抵抗,但终究不是西凉军的对手。在西凉军的猛烈冲击下,韩馥的部队很快陷入困境,损失惨重。韩馥眼见形势危急,心中暗自盘算:自已绝不能在此将所有家底赔光,毕竟在冀州,还有袁绍那个心腹大患需要提防。若是自已的兵力消耗殆尽,日后必定难以与袁绍抗衡。于是,他权衡再三,竟不顾战场大局,下令在阵地上放开一个口子,让西凉军得以突围。

董卓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率领残部奋力冲出了包围。然而,在突围过程中,他也身中数刀,伤口深可见骨,鲜血直流,伤势颇为严重。但此刻的他已无暇顾及伤痛,在亲卫的拼死护送下,一路朝着虎牢关狂奔而去。

华雄和牛辅见董卓成功突围,心中稍安,也不再恋战,且战且退,向着虎牢关方向撤离。诸侯联军怎会轻易放过这大好时机,在后面紧追不舍。

眼看西凉军即将退至虎牢关城门之下,华雄和牛辅深知,若不能在此拖住联军,让董卓顺利进城,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于是,他们二人毅然转身,率领剩余的军队重新杀回,与追来的联军展开殊死搏斗。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华雄一马当先,手中长刀挥舞如风,勇不可挡。但联军之中亦是猛将如云,关羽见华雄如此勇猛,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拍马舞刀,直取华雄。二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交错纵横。战至数十回合,华雄渐渐露出破绽,关羽瞅准时机,大喝一声,青龙偃月刀如闪电般劈下,华雄躲避不及,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

牛辅见华雄战死,心中悲痛与愤怒交织,但此刻已无暇哀伤。他率领残军继续顽强抵抗,可终究寡不敌众,在混战中被诸侯联军重伤。他拼死杀出一条血路,趁乱逃离了战场,从此下落不明。

而董卓在亲卫的护送下,终于狼狈不堪地退回了虎牢关。他望着关上那熟悉的旗帜,心中五味杂陈。

这场精心策划的伏击战,虽令董卓陷入绝境,却终因诸侯们的自私自利而未能达成预期战略目标。西凉军折损两万兵力,仅剩四万残军,元气大伤。诸侯联军也没好到哪里去,一番清点后,发现损失超四万人,十八路诸侯麾下如今仅存十八万之众。

众诸侯重新在虎牢关下列阵安营,一边休整,一边等待新的战机。

而虎牢关内,董卓的处境极为艰难。他身负重伤,伤口的剧痛折磨着他,令其难以入眠。牛辅失踪、华雄战死,这两员大将的离去,如同断去了他的左膀右臂,让西凉军的战力大打折扣。十万大军如今仅余四万,面对诸侯联军的重重围困,众人皆被悲观情绪笼罩。

董卓的谋士们心急如焚,他们深知,若不及时为董卓医治伤势,后果不堪设想。贾诩与李儒等商议后,无奈得出结论:虎牢关条件简陋,医疗资源匮乏,唯有洛阳城中才有能为董卓疗伤的良医。于是,他们果断决定放弃虎牢关,护送董卓返回洛阳。

为防联军察觉,李儒精心布置,安排士兵在城墙上佯装站岗,试图迷惑敌人。然而,这些士兵深知虎牢关已守不住,联军旦夕将至,自已恐将成为陪葬品。因此,当李儒等人护送董卓出城后,他们瞬间失去了坚守的勇气,纷纷扔下手中兵器,争先恐后地跑下城墙,逃命而去。

这一幕恰好被时刻留意虎牢关动静的联军发现。袁绍见状,立刻召集诸侯,果断判断西凉军已弃城逃走。机不可失,他当即下令攻城。诸侯们得知虎牢关已是一座空城,顿时精神大振,人人都想抢得头功,为自已在这场讨董之战中增添荣耀与威名。于是,他们如饿虎扑食一般,勇猛向前冲锋。

由于西凉军已撤离,联军未遇抵抗,不多时便顺利攻破虎牢关。进城后,他们稍作整顿,便马不停蹄地追击董卓,一路疾驰,只盼能追上董卓,将其彻底击败,立下不世之功。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