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后方苦等半月,却始终未见孙坚等人传来攻克汜水关的捷报,心中满是疑惑。他深知,若战事久拖不决,联军士气必受重挫,粮草供应亦会渐趋紧张,诸多隐患将接踵而至。于是,他果断派人前往汜水关前探查详情。
孙坚等人见到使者,满脸无奈地诉说着华雄如何勇猛无敌,已方已然折损了数位得力战将,却仍难以在其手中讨得便宜。袁绍得知后,眉头紧锁,无奈之下,只得留下部分兵力镇守后方营地,自已则亲率其余诸侯浩浩荡荡地赶赴汜水关前。
一时间,汜水关下,诸侯联军营帐林立,人山人海,刀枪如林,气势颇为壮观。华雄站在城头,望着下面密密麻麻、一望无际的军队,心中虽因洞悉诸侯间的勾心斗角而有恃无恐,但如此庞大的兵力规模,亦不禁让他心生忌惮。他深知,一旦出城迎战稍有差池,这汜水关便可能易主,因此打定主意坚守不出,以逸待劳。
袁绍见华雄龟缩关内,无懈可击,心中焦虑万分。他深知,此刻联军急需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重振士气,鼓舞军心。于是,他环顾一众诸侯,高声问道:“如今我联军连折数将,却仍无法战胜那华雄。此刻,正是我等齐心协力、共克强敌之时,你们之中,何人敢挺身而出,迎战华雄?若能成功斩杀此贼,赏黄金百两!”
话音未落,只见关羽越众而出,抱拳道:“盟主,末将愿往!”众人目光齐聚于他身上,只见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器宇轩昂间散发着一股令人胆寒的英气。袁绍见关羽仪表不凡,心中涌起一丝希望,当下便点头同意。
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关前,指名挑战华雄。华雄在城头见关羽气度非凡,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斗志,当下便欲提刀出城应战。然而,他刚迈出一步,便被身旁的手下死死拦住。手下焦急地劝道:“将军,主公临行前再三叮嘱,切不可与敌将争一时之高低。如今下面有诸侯联军数十万之众,一旦将军贸然出城,敌军趁机发起全面攻击,我汜水关必定岌岌可危,难以保全啊!”华雄听后,心中一凛,觉得手下所言极有道理,只得强压怒火,暂不出战。
关羽见华雄迟迟不应战,心中恼怒,遂在阵前高声叫骂,其声音如洪钟般响彻云霄,一连多日,日日如此。华雄在关内听得心烦意乱,却始终坚守不出。
此时,联军内部因久攻不下而愁云密布,众人皆无计可施。孔伷眉头紧皱,思索良久后,向袁绍进言道:“盟主,如今华雄坚守不出,我军士气低落。不如暂且后撤五里,布下诱敌之阵。待华雄出城,我军便可四面围攻,只要能将其斩杀,西凉军必定群龙无首,士气低落,人心惶惶。届时,我军再攻城,阻力定会小许多。”袁绍听后,权衡再三后,最终点头同意。
诸侯联军依计行事,缓缓后退了五里,重新列阵。关羽见联军后撤完毕,再次来到关前叫阵。华雄在城头见联军后撤,心中稍安,又被关羽连日来的叫骂激得怒火中烧,忍耐不住。他心想,如今联军已退,自已若再不出战,岂不被天下人耻笑?况且自已武艺高强,罕逢敌手,难道还怕了这红脸长须之人不成?于是,他不再犹豫,手提长刀,率领一队精兵冲出汜水关,直奔关羽而去。
关羽见华雄终于出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双腿一夹马腹,迎了上去。二人相距数丈,便同时勒住缰绳。华雄怒视关羽,大喝一声:“来者何人,报上名来!”关羽微微冷笑,回道:“吾乃关羽关云长!”言罢,青龙偃月刀高高举起,如同一道闪电般朝着华雄劈去。华雄不敢怠慢,连忙举刀抵挡。“哐当”一声巨响,火星四溅,两把长刀相交,发出震耳欲聋的撞击声。这一击之力,竟让两人座下战马皆后退数步。
华雄心中大惊,他未曾料到关羽力气如此之大。但他久经沙场,反应亦是极快,迅速调整状态,挥舞长刀,展开凌厉攻势。只见他刀光闪烁,如狂风暴雨般朝着关羽席卷而去,试图以快刀压制关羽。关羽却不慌不忙,手中青龙偃月刀舞得密不透风,轻松化解华雄的攻势。
几个回合下来,华雄渐渐发觉自已并非关羽对手。关羽的刀法不仅刚猛有力,且变化多端,每一刀都蕴含着无穷威力,令他难以招架。华雄心中暗自叫苦,他深知今日遇到了劲敌。
又斗了几个回合,华雄已气喘吁吁,破绽百出。关羽看准时机,大喝一声,决定使诈。只见他佯装败退,拖刀而走。华雄不知是计,以为有机可乘,便催马追赶。就在华雄追至近前时,关羽突然转身,青龙偃月刀如蛟龙出海般迅猛劈出。华雄躲避不及,眼看就要命丧刀下。生死攸关之际,华雄急中生智,从腰间掏出一枚暗器,朝着关羽奋力掷去。关羽见状,侧身一闪,暗器擦着他的脸颊飞过。华雄趁机勒住缰绳,掉转马头,拼命往汜水关逃去。
关羽本欲追击,却见汜水关内西凉军已严阵以待,恐中埋伏,便也勒马停住。华雄逃回关内后,心有余悸,深知关羽武艺高强,此后任凭关羽如何叫阵,再也不敢出战。
诸侯联军见华雄坚守不出,汜水关如铜墙铁壁般难以撼动,众人心中愈发焦急。粮草每日消耗如流水,而士气也在这漫长的对峙中逐渐低落,若再如此僵持下去,联军恐不战自溃。袁绍思前想后,一咬牙,决心孤注一掷。
他提出从十八镇诸侯每一镇抽调五千人,共计九万人,组成一支攻城劲旅。此计虽有风险,却也是无奈之举。众诸侯平日里皆心怀鬼胎,盘算着保存自家实力,盼着他人在战场上拼杀,自已坐收渔利,却不想因此贻误了战机,致使战事陷入僵局。如今袁绍这一提议,可谓直戳众人要害。众人虽心中不愿,但事已至此,只得点头同意。
袁绍见众人应允,便迅速着手安排。他亲自指挥调度,将这九万人混编在一起,打破各镇诸侯的原有编制,使士兵们相互融合,不分彼此。如此一来,既可避免各镇诸侯在攻城时相互推诿、保存实力,又能增强军队的凝聚力与协同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