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送温暖从让淮茹守寡开始

第6章 带动四九城全民山中寻粮热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送温暖从让淮茹守寡开始
作者:
正在围观
本章字数:
5706
更新时间:
2024-11-30

两名民警同志,赶紧报告给上级。很快,上城区公安局与粮食局的同志,赶了过来,这是准备清点粮食。

包括上城区公安局长赵见明和粮食局长王大刚。

赵见明和王大刚迅速组织人员,开始清点地洞内的粮食。

几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搬运着粮食袋,仔细记录每一袋的数量和种类。

随着清点工作的进行,这个地下隧道里,大约有两万斤各类粮食。

“这简直是老天爷开眼!”王大刚感叹道,然后,忍不住狂喜。

赵见明与王大刚等人都知道,在这个饥荒年代,两万斤粮食意味着什么,可以救好多人的命了。

清点工作结束后,赵见明和王大刚找到了周爱民,对他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周爱民同志,非常感谢你发现这些粮食,这对我们来说,雪中送炭,政府和人民,会永远感谢你的。”

赵见明握着周爱民的手,语气诚恳。

“是的,赵局长说的对,爱民同志,你发现的这批粮食,真的是雪中送炭,太感谢你了。”

周爱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没想到,竟然可以发现这么多粮食。我们大夏真是运气好。”

接下来,赵见明开始问周爱民,是怎么找到这些粮食的。

周爱民想了想,说道:“这个,领导,最近不是家里没什么吃的,我想来山里找点动野禽什么的,结果什么没找到,准备下山时,见到一只很大的老鼠,一路追了下去……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地洞,里面藏了这么多粮食。”

赵见明等人,忍不住开心,这还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天无绝人之路。

至于在永山发现这么多粮食,无需周爱民解释,赵见明等人,已经自行脑补了。

十几年前,当时还在打仗。守四九城的部队,有可能想一直守下去,所以提前准备了粮食什么的。又或者是一些大地主家里,大资本家里,担心什么,在这里藏粮。

所以这些粮食,都有些发霉了。需要好好晒晒才行。

反正,赵见明等人,绝对没有想到这些粮食是周爱民通过系统兑换的。

甚至为了让这些粮食有陈旧感,周爱民还特意加了一点湿气进去。

做戏做全套。

很快,民警与粮食局的同志,这两万多斤粮食,全部运送到卡车上。

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映照出一片繁忙而希望的景象。一些附近的百姓听说这里挖出很多粮食,纷纷赶来围观,眼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

“真是太好了,这些粮食可以救很多人!”一位民众兴奋地说道。

另一位老人点头附和:“是啊,说明我们在高先生的带领下,老天爷都保佑我们。”

这是对高先生极端信任的民众。

当时这类人,非常多。可能占整个大夏人口的七八成以上。

却说王大刚回到粮食局,一边报告给领导,一边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这批粮食的分配方案。

他们决定将粮食优先发放给贫困家庭,和最需要的单位,确保每一份粮食都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没想到,王大刚很快接到四九城农业厅大佬电话,对王大刚表示感谢,并表示,这些粮食,上面有统一安排,需要将大部分粮食运走。

“是,肖主任。”王大刚马上说道。

当天下午,肖主任派人将这一万多斤粮食运走,送到四九城某个地方。

这个地方外表看似很平常,但也有哨兵站岗,在这里面,总共有三百多名科研人员,五百多名其他工作人员包括安保人员。

这就是大夏的蘑菇研究指挥中心。

之前大夏在抗鹰酱战场,打败鹰酱。当时鹰酱被大夏的志特军打的很惨,死伤惨重,恼羞成怒,几次威胁大夏,要对大夏放蘑菇弹。

大夏的各位先生们,一边强势表示,绝不受鹰酱威胁,要与鹰酱斗争到底。一边做了相关准备。比如深挖地道,多挖地洞等,回应说“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扔我的手榴弹”。

其实,还是很害怕的。

废话,怎么可能不怕。这蘑菇弹扔下去,可能一个城市没了一半,死伤惨重。

但大夏的脊梁就是这么硬,就算知道鹰酱有很厉害的蘑菇弹,还是表示绝不后退半步。

其实这个时候,鹰酱已经没有蘑菇弹了

(题外话一句,大夏的民族脊梁一直很硬,在另外时空,某个酒店的前台,拒绝接待那啥,还让对方滚。并拉响防空警报,引发全民支持。)

周爱民将粮食送给上城区粮食局后,回到家里,也没声张。深藏功与名。

到了第二天上午,《四九城日报》在王大刚的带领下,来到四合院,找到周爱民,对他进行采访。

显然,有关部门,是准备立典型,并号召整个四九城乃至整个大夏,学习周爱民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毕竟,这年头,大家都没东西吃,发现这么多粮食,自已偷偷拿走,不告诉任何人,乃人之常情。

但周爱民却是第一时间报告给公安部门。这是很宝贵的品质。

走进周爱民房间,王大刚开始介绍。

“周爱民同志,这两位是《四九城日报》的记者张丽同志和李华同志。”

王大刚微笑着伸出手,与周爱民握手。王大局中显得很平易近人。

周爱民略显拘谨,还是热情地回应:“您好,欢迎王局长,赵记者、李记者来我家采访。”

众人走进屋内,周爱民请他们在客厅坐下。客厅简朴整洁,家私很少,简直什么都没有。

张丽开门见山地说道:“周爱民同志,首先我要代表《四九城日报》感谢您。感谢您发现并上报地洞里的粮食,给我们带来最及时的物资保障。我们想请您详细讲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周爱民显得很不好意思,开始复述了一遍。

张丽又道:“周爱民同志,你当时有没有想过把这些粮食自已拿回家,毕竟,现在很多人都饿肚子,你家里看来也是没多少粮食。”

周爱民摇了摇头,坚定地说:“没有。一是我看到这么多粮食,有些傻了,并觉得,将这些粮食上交给国家,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再说,我这么多粮食,我也吃不了那么。”

李华点了点头,又说道,“但你可以悄悄卖掉部分。”

周爱民马上说道,“我当时确实这么想过,但想到这可能是犯罪,还有这么多老百姓需要这些救命粮,觉得必须交给政府处理。”

采访到最后,张丽去到厨房,查看周爱民的米缸,里面只有一两斤米,对周爱民更是敬佩。

这么穷,米缸里没存粮,还这样,非常了不起。

这位美女记者,自然不知道,这几天周爱民吃香的喝辣的,大鱼大肉。

只是周爱民想到,自已做了这事,肯定会有相关部门过来慰问,早就提前做好准备,努力装穷。

果然,起了作用。

深受感动的张丽,又周爱民有什么想对《四九城日报》读者说的。

周爱民沉思片刻,认真地回答:“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四九城居民,一个平凡的大夏人。我相信,如果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像我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所以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倒不是周爱民表姿态,而是真心实意。

因为在将积分兑换成粮食,交给政府后,系统马上给予周爱民一滴强肾液。

顾名思义,这是好玩意。

不过周爱民有些无力吐槽,自已现在有了这种神液,也没办法,没有切磋对象。

“难道系统预测到,我马上能认识年轻漂亮的妹纸了。”周爱民当时浮想翩翩。

紧接着,周爱民又说道,“希望大家都能团结一心,共同度过难关。”

这话,让王大刚三人很是满意。

这境界,这品德。

最后,周爱民希望记者不要介绍自已相关情况,比如姓名和住址,不想成为名人。

“我怕这么报道后,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我不喜欢四合院的邻居知道这件事,担心被说。”

“毕竟我们四合院很多邻居也没什么吃的,可能会怪我的。”

这话让王大刚等人陷入很久的沉默。最终同意周爱民的请求,没有去采四合院其他人。

第二天,《四九城日报》报道了周爱民的相关感人事迹,顿时引发四九城百姓的热议,与怒赞。

然后许多四九城居民,都开始去到附近丘陵与高山,看能不能找到被之前守军、地主、资本家藏起来的粮食。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