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管这叫惊喜?
杨阳,一个在四线小城市打拼十年才勉强混到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女儿的“四有青年”,在1997年7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重生了。
就像《萤火虫之墓》这篇文章里面说的一样: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杨阳也没有想到,自已只是喝多了之后睡了一觉,醒来就已经回到了1997年。
杨阳作为一个资深网络文学读者,当小说里的情节真实发生在自已身上,不但没有想象的那么激动,反而让他有些郁闷。
因为他并不是很想重生啊。他重生前已经混成了“四有青年”,还抓住了口罩时期国家扩大编制的机会,考上了铁饭碗,马上就要过上朝九晚五,周末双休,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好生活了,这个时候让他从头再来,他能不郁闷么。
什么?你说按照网文的设定,他马上就能通过买彩票获取第一桶金,然后买股票,开公司,投资互联网企业成为世界首富?
对不起,杨阳不仅没有记住彩票号码,而且重生前的工作根本和金融、股票、创业等词汇毫不相干,这条路他是走不通了。不信你问问身边的人,除了从事证券行业的人以外,有几个人能记住哪年、哪知股票能大涨的?
什么?你说靠着系统或者金手指吊打一切,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也不好意思,截至到目前为止,杨阳用尽了一切办法,也没有激活系统,他只能无奈的承认自已并不是天命之子的事实。
然后杨阳又想到了美丽可爱的的女儿,30多岁依旧美丽的妻子,刚刚装修好的120平的房子,还有因为考上铁饭碗老丈人给买的车子,他心里就更郁闷了。
郁闷归郁闷,生活就像QJ,不能反抗,那就只能享受。好在杨阳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不管怎么说,看着镜子里面,还是个6岁孩子的自已,至少他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不是么?
在说服了自已之后,杨阳才有心情打量着现在的这个家。
和记忆中的一样,他家还没有搬到楼房上去,现在仍然住在黑省鹤市平房区的房子里。
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住着杨阳一家三口,进门就是厨房,左手边是一个小屋,放着两个夫妻结婚时的木箱子,箱子上放着电视机,屋里有一铺火炕,厨房后面还有一个后屋,放着几组破旧衣柜。
家里并没有放床,因为在黑省的平房里面,大冬天睡床,完全是嫌命长。所以后屋也有一铺火炕,杨阳就住在这个屋里。
杨阳的父母今年都是34岁,二人5年前,因为和杨阳的舅舅们闹矛盾,两口子一气之下就从350公里外的小山村搬迁到这里,投奔老王同志的亲姐姐,也就是杨阳的二姨来了。
父亲老杨在国有煤矿上班,是正式的国企职工。但是这个年代的鹤市,国有煤矿已经处在破产的边缘,发不出工资是常有的事。所以,母亲老王同志就在自家的院子里,养了几头猪,稍微补贴一下家用。
早上七点半,和往常一样,老杨早已经去上班了,老王同志还在猪圈里忙活。幸好杨阳刚重生的时候,那种懵B的状态没有被老王同志发现,不然按照老王同志的性格,说不定就用金汁为他除妖了。
等到杨阳看见刚刚喂猪回来的老王同志仍然年轻的脸庞、依旧乌黑的头发,突然就泪如雨下。
“儿子,哭啥啊?”老王同志放下手里的笸箩,对杨阳说道。
“没啥,就是饿了”,杨阳擦擦眼泪,对老王同志说道。
“哎,这孩子,多大了还哭。刚才叫你吃饭你不起床,现在你说饿了,我看你就是欠揍了。”
虽然嘴上说着狠话,但老王同志还是转身向着厨房走去,准备把留在锅里的饭,给杨阳端出来。
”妈,我要吃炒鸡蛋。“杨阳对母亲撒娇说道。
上辈子杨阳就喜欢吃母亲做的炒鸡蛋,但是自从离开鹤市在外地定居之后,就很少能吃到了。
”知道了,等着吧“。
老杨同志虽然语气很不耐烦,但是还是给杨阳做了一份炒鸡蛋。虽然是再平常不过的菜肴,但是杨阳却吃的特别香甜。
经过一天的时间,杨阳已经调整好了自已的心态。所以等到老杨回来的时候,杨阳并没有表现的非常激动。
但是看着老杨还能够轻松的将自已抱起,看着他还有没有微驼的脊背,杨阳还是差一点哭出声来。
重生前,老杨在2016年,杨阳刚刚参加工作没两年的时候查出了肺癌,那时的自已,对于父亲的去世根本无能为力。他只能强忍着内心的煎熬,努力的工作,尽可能的缓解医药费带来的压力。
但是在殡仪馆进行最后的告别时,当杨阳看到从冷柜推出来的父亲,那种失去了至亲的悲痛突然冲进脑海,还是直接让他哭到崩溃。
直到重生前,他对于老杨的思念不但没有随时间淡化,反而越来越浓烈。
杨阳常常在想,要是父亲还活着,能够看到自已成家立业,能够亲手抱起他的小孙女,那他应该很骄傲吧。
“好吧,虽然首富当不上了,但是总有一些遗憾可以弥补一下,也不枉我重生一次”。
这一刻,杨阳给自已的重生定下了目标。
想到这里,杨阳微笑了一下,对老杨撒娇道:“爸,我今晚要挨着你睡”。
没等老杨说话,老王同志就对杨阳说道:”“哎?你这孩子,谁家孩子这么大了还和父母一起睡,你爸累一天了,晚上你睡觉不老实,你别烦他,回你自已屋睡去。”
“没事,就让儿子在这屋睡吧,他好不容易找我一次,我得搂着我儿子睡。”老杨同志说道。
“你就惯着他吧,反正我明天不上班。”老王同志看着老杨,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晚上,躺在炕上的杨阳闭着眼睛,听着父母均匀的呼吸声,默默的规划着自已的未来。
第一件事,要想办法,想办法让家里富裕起来,让老杨和老王同志不用那么辛苦。
第二件事,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一个好大学,让老王和老杨骄傲一下。
第三件事,锻炼身体,学习音乐,争取找一个漂亮媳妇。
第四件事。。。。。
迷迷糊糊中,杨阳感觉眼皮越来越重,“先睡吧,时间来得及,毕竟我才6岁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