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第431章 正嘉折文

加入书架
书名: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作者:
我是泡泡
本章字数:
6858
更新时间:
2025-07-07

第431章 正嘉折文

陈凡没有想到,本来自己的投桃报李之举,竟然意外收获了任务的完成。

其实沈应经预测的题目,虽然在陈凡看来,可能性很大,但不到乡试那一天,谁都不知道究竟预测的对不对。

他将题目拿给徐怙,也是因为徐家在海陵很多事情上,表现出跟自己同进同退的立场。

可他着实没想到……

“这神品的《生财有大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兑现奖励,难道还需要特定的时机?”

陈凡心里隐隐有个猜测,整个人甚至有些激动了起来。

另一个奖励“正嘉折文”,系统的解释终于让陈凡了解了这个头衔的厉害之处。

之前同样是系统给的“成弘法脉”,以及这次给的“正嘉折文”,其实都是另一个时空中明朝某一时间段内,文体文风的豹变。

“成弘”指的是成化、弘治年间,而“正嘉”当然指的是正德嘉靖年间。

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体,在其臻于成熟之后,都会随继出现一个极其盛大的局面。

明代的八股文也不例外。

他在成化、弘治年间,文风趋向于成熟之后,随之而来的正德、嘉靖两朝便是其极盛时期。

在此之前,混穆初开,无论文体、理念、作法,明代八股文都处于一个初创到逐渐成熟的动态变化过程之中。

虽然在成化、弘治年间已经趋于成熟,但尚有足资完善之处。

后此盛极而衰,文风颓变,逐渐偏离了八股时文的正宗。

崇尚才情、雕琢日盛;专讲机法,务为灵变;文无实理真气,气脉渐弱;文词浮艳,佛经道藏摘而用之成了正嘉之后八股文的主流。

总之,在正嘉时期,手握衡文录士的主考们,对“摽窃异端邪说,炫奇立异者,文虽工,弗录”。

说这些,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正嘉时期,八股文蔚为大观、浩浩汤汤、高手如云的场景。

但说几个人名,估计很多人就理解了。

“海瑞、王慎中、罗洪先、嵇世臣、茅坤、高拱、翟景淳、王世贞、张居正、杨继盛、许孚远、胡定!”

如果这些人在文章上还只能算是名家的话。

那执牛耳者也有。

唐顺之、归有光!

陈凡得到的这个头衔,与他而言,最大的好处便是一瞬间,这些名家大儒的写作手法、包括对经义的各种理解,犹如“灌顶”一般,灌输到了他的脑海中。

以往那些在读经义时的阻滞,此刻忽然从各种角度被人强行打开。

那种好似仙侠小说里,功力突然暴涨的爽感,这一刻,他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

就在他在房中闭着眼细细品味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时,突然,书房的门在外面被人敲响。

敲门之人是今日丁班的值日生张祖胤。

“夫子,今日庭讲孟子《子莫执中……》,时间到了,海先生让我来请您!”

陈凡笑着点了点头,扶着张祖胤的大脑袋道:“祖胤最近也跟着丁班学到《孟子》了?”

张祖胤憨憨道:“回老师的话,《孟子》我已经读完,现在正在读大学,而且也能跟着其他同窗一起学习破题了。”

陈凡欣慰的点了点头:“走,去看看你们究竟学得如何。”

等到了院中,果然,弘毅塾的所有学童们都搬了凳子出来,大家聚集在院中等待陈凡讲课,院子外,不少百姓、读书人也扒着院墙,不管能不能听懂,好奇的张望着院内。

其中尤以读书人居多。

这个情况在这个年代非常常见,只要是社学,每月都会举行一两次“院讲”,院讲那日,若是这社学夫子名气较大,四里八乡的读书人都会早早守在社学外面,免费听上一节课。

而且社学的夫子也不能敝帚自珍,阻拦他们,不然,“有教无类”又怎么算?

待陈凡到来后,场中逐渐安静了下来,就连扒着院墙看热闹的百姓们也渐渐停止了说话。

陈凡扫视了一圈学童们,笑着道:“今日讲【子莫执中】!时间有限,就不让大家一一发言了,由我来讲一讲这段话的意思。”

“【子莫执中】出自《孟子·尽心上》,全段应是: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子莫是战国时,鲁国的一位贤人,他的主张是【执中】,也就是持守中道。孟子先是肯定了他这种做法,比极端(比如杨朱的【为我】或墨子的【兼爱】)更接近正道。”

“孟子首先承认【执中】本身是值得肯定的方向,因为它在两极之见,寻求平衡,本就符合我们儒家【中庸】的精深!”

说到这,他对众人道:“大家觉得对不对?”

台下一群小萝卜头连连点头。

“但!”陈凡这时突然道:“若只是【执中】而不懂权变,这个【执中】是不是好似又陷入了【固执一端】的局面?与那些偏执极端,似乎没有区别?”

院中的孩子们皱眉思考着陈凡话里的意思,有的似乎已经理解了,陈凡看去,大多是丙班的学童们,丁班的很多人都还困在逻辑中,不能自拔。

这时,一名扒在院墙上的年轻读书人道:“陈夫子,听不懂啊,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陈凡微微一笑:“就好比你对父母尽孝,若父母犯错时,你依然一味顺从,你这种行为就是看似【执中】(遵守孝道),实则违背了【权】的原则!”

陈凡对那年轻人道:“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以谏诤修正、劝道父母!”

陈凡哈哈大笑:“没错。”

这下子不仅院中弘毅塾的学童们,就连院墙外目不识丁的百姓们也纷纷点头,觉得陈凡说得很有道理。

尤其是郑应昌,他爹最是好赌,原本郑家在高邮州也是豪富人家,但到了他爹这一代,赌博赌得田舍都抵押了,害得臭脚不得不“设计”陈凡,搞了个长期饭票。

以前的他在家中不敢说一点父亲的错,生怕乡邻说他不孝。

但现在经过陈凡,用这么清奇的角度一解释,他发现自己这么多年的书竟然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陈凡现在懂了,正嘉折文这个头衔,给他带来的一个重大好处,就是能用不同的视角来理解经义。

比如这一段,若是放在以往,他绝不可能这么理解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

“我再举个例子,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对也不对?”

果然,一谈到男女之间那点事,围墙上的小年轻们,懂的都懂,纷纷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来。

我靠,不管哪个时代,都有这群骚哄哄的家伙。

“但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嘿嘿嘿嘿!!!!!!!”围墙上发出一阵LSP的笑声。

算了,讲不下去了,直接做题吧。

“大家用这段话为题,写篇文章来!”

“我写个范文,大家一会儿抄了,拿回去揣摩!”

听到这话,不管是墙里还是墙外的读书人,眼睛通通亮了起来,尤其是围墙上那些读书人,他们本身就困于教育资源有限,说白了,放到另一个时空中,就是山区贫困学生类似,他们可能有课本,但写作文却没有《优秀作文大全》这种书开阔眼界。

陈凡写了一篇范文,那对于这些人来说,就是拓展思路、开阔眼界的一种方式,而且还免费,要不然他们为什么一大早,天还黑着,就赶路来海陵?

还不就是为了这院讲?

值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