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猜题
“乡试揣摩考题,虽然为陋病,但别人揣摩,你不揣摩,便要后于他人。”
沈应经站在陈轩之前站的讲案后面,对着塾堂中苏得春、陈轩和那几个破岩斋的秀才语重心长道。
“乡试主考,必须是进士出身,且躲在翰林院或者部院任职,尤以翰林学士、侍读学士或六部侍郎为主。”
“根据南京抄送的邸报,这次任南直隶乡试主考的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苗灏,此人字势远,家中行二,年三十八,祖父曾任刑部员外郎,山东济南府德州军籍,山东乡试第十五名,会试二甲十一名。”
听到沈应经竟然将主考官的生平籍贯打听的如此清楚,台下顿时响起学生们的窃窃私语之声。
胡芳满意的点了点头,果然是大哥重金邀请来得高人,消息果然灵通。
“今年倭寇劫掠东南商路,以至柘林港之乱;夏天时黄河大水,徐州决堤,淹没良田无数,南直、山东、河南十数县遭灾;上个月,有人弹劾首辅韩鸾及次辅唐胄纵奴为祸乡里,大肆圈地,两家各占十数万亩!”
说到这,沈应经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见众人被吊足了胃口方才道:“老夫找朋友打听过了,这三件事里,苗学士都是递了折子的。”
众人疑惑地相互对视,这沈先生说要给他们讲乡试的事情,怎么扯到朝廷里面去了?
这个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沈应经微微一笑,似乎早就猜到下面人会有这种疑惑,他好整似暇道:“当今陛下推崇理学,反对【与民争利】的桑弘羊式聚敛,听说经筵中,苗学士曾于陛下道:聚财而有道,非笼市利之谓也!”
“下面再说说咱们南直隶的大宗师,罗尚德!”
“大宗师表字讳希容,山西平阳府临汾县人士,其兄乃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罗尚礼,其父罗永章乃太宗朝大学士,一家清介方正,余少时便住在临汾,恰与希容同窗。”
堂中闻言再次骚动起来,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位竟然是大宗师罗尚德的少年同窗。
可惜,乡试主考是苗灏,若是罗尚德,那岂不是……
众人心中扼腕叹息。
可这时,沈应经的一句话却让所有人的精神全都提振了起来。
“大宗师在翰院时,与苗灏同为庶吉士,两人相交莫逆,无话不谈,关系颇为紧密。”
“这次苗灏若是来南直,拟题时,或与大宗师相商。”
苏得春虽然早已知道沈应经此人的能量,但听到这话时不免还是眼睛放光,期待地看着对方。
沈应经笑道:“上个月与大宗师书信,大宗师信中言及《大学衍义》,数次说到其中【理财篇】,还与我书信往来两次,讨论【义利之辨】,其中说及……”
“【管仲之术终非王道】!”
“豪商占窝,国课十损其四~!”
“但求桑麻丰,不闻锱铢声!”
“信的结尾!”沈应经看着众人:“大宗师言:今日之阁臣、吏部若不明大道,恐成桑孔之续!”
说到这,沈应经正色道:“说了这么多,我想告诉你们的就是——这次乡试,恐怕会围绕着【财货】来出题,以期找到舒缓朝廷用度不足的办法。”
“下面我来拟些题目,你们拿回去好生揣摩!各写十篇文章交于我来审阅!”
“是!!!!”台下众人像是找到了敲门砖似得,激动的无以复加。
【财聚则丨民散,财散则丨民聚】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来百工则财用足】
【节用爱人,时使薄敛】
陈轩听到这几题,顿时暗道这沈应经出题老辣。
《四书》中有关财用之说,大多都罗列其中,甚至最后一题【节用爱人,时使薄敛】还出了个《论语》、《中庸》的截搭题,题目出得可谓是十分全面又有深度了。
到这里,这节小课便告一段落了。
胡芳站起身,用严厉的目光扫视众人一番后道:“今日沈先生说的话,若是传出去半个字,我胡家和安定书院必让他在南直无法立足。”
众人闻言,身上忍不住瑟瑟一抖,全都敛容躬身道:“是!”
沈应经依然还是那副笑脸,挥了挥手道:“都下去吧,陈轩和苏得春留下。”
待众人陆陆续续出去后,苏得春埋怨道:“沈先生,你可别忘了,这次来南直,那是胡道台请你来给我讲课的,你把题目都告诉了他们,岂不是抢了乡试的名额?”
沈应经似乎早就猜到这位二世祖要发难,轻轻一笑道:“三公子,我方才说的几道题目,全都是这次不可能考的。”
胡芳、苏得春、陈轩三人愕然地看着沈应经。
【财聚则丨民散,财散则丨民聚】——去年池州府府试的考题。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一次山东乡试的考题。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北直隶上一科的乡试考题。
【来百工则财用足】——浙江湖州府上上科的府试考题。
【节用爱人,时使薄敛】——至于这道截搭题,虽然没有人考过,但翰院出身的苗灏,是绝不可能出截搭题这种没有水平的题目的。
胡芳早已目瞪口呆,半晌之后方才道:“那沈先生你……”
沈应经得意道:“我猜测今年南直隶乡试肯定要考【财用】之题,他们若不是读死书的,自然会去好好思考财用之道,这便也算我仁至义尽了。”
“但!”沈应经话锋一转,自信道,“三公子却是花了银子的,所以老夫给你的题目,更有可能是这次南直的真正考题。”
沈应经刚准备说,苏得春突然道:“等一等!”
他一指身旁的陈轩:“沈先生,银子是胡道台为我出的,他凭什么听?”
沈应经的脸上没有了刚刚的不羁,终于出现了一丝为难,片刻后,他对陈轩道:“陈轩,你若是现在拜我为师,我可以请三公子……”
陈轩虽然知道,也许这位马上所说的,关乎他的前程,但一想到苏得春的态度,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他自然不可能再留在这里。
只见他躬身道:“刚刚学生已经获益颇多,谢过沈先生,告辞!”
说罢,他躬身,倒退着出了塾堂。
沈应经和胡芳叹了口气,心中暗道此人有骨气,但是可惜了……
苏得春得意道:“先生,你可以说了。”
沈应经看了他一眼,最后还是开口道:
“老夫猜测,这次乡试,最可能的考题有四个。”
【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九经之‘柔远人,怀诸侯’与理财】
“还有最后一个题目……【大学】中的——【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