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首是比原子弹还重要的突破啊!"王部长接过话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军事实力,在现代战争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如果我们能掌握集成电路技术..."
林舟看着两位平日里沉稳严肃的部长此刻像孩子般激动的样子,心中涌起一阵满足感。他知道,自己真的触动了他们,让他们看到了龙国科技发展的希望。
"两位领导,"林舟趁热打铁,"这只是第一步。我己经有了更详细的研发计划,包括如何改进光刻机、如何提高芯片集成度、如何实现批量生产...但这需要更多的支持,包括人力、物力和政策上的支持。"
王部长和赵部长对视一眼,似乎在无声地交流着什么。最后,王部长郑重地点点头。
"林舟同志,我得立刻向上级汇报这个重大发现。"他掏出怀表看了眼,"现在是上午八点西十,我要在九点前联系电子部和科学院的领导,请他们立即派专家过来论证。"
赵部长也迅速拿起实验室的电话:"我这就联系国防科委,请他们派懂行的专家来看看。这种事情,必须由最权威的专家来评估其战略价值。"
……
深夜的科学院大楼里,走廊灯光昏黄,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专家们刚刚结束了一场持续六小时的技术攻关会议,个个眼圈发黑,腰酸背疼。
"操,今天又是没结果。"李院士揉着发红的眼睛,语气疲惫,"这集成电路的路子,看来还得靠进口。"
其他几位专家也是一脸丧气。过去半年来,他们反复讨论如何突破西方技术封锁,自主研发集成电路技术,但每次会议的结论都差不多——差太远了,差得根本看不到希望。
"回去睡觉吧,明早还得继续。"张教授打了个哈欠,拍了拍年轻助手的肩膀。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吓得刚要离开的几人一激灵。
"谁他妈大半夜的打电话?"王主任不满地嘟囔着,走过去接起了话筒,"喂,科学院。这么晚了有什么事?"
电话那头传来激动的声音,王主任的表情由不耐烦变成了困惑,接着是震惊,最后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老王,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几位专家见状凑了过来。
王主任放下电话,神情恍惚,像是见了鬼一样:"刚才是赵部长和王部长,他们说...他们说前进轧钢厂的一个技术员...自己做出了集成电路芯片。"
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然后爆发出一阵大笑。
"哈哈哈哈,什么玩笑,轧钢厂?做芯片?"
"钢厂连晶体管都搞不明白,还集成电路?做梦呢吧!"
李院士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一定是部长们喝多了,哪有这种天方夜谭的事。"
但王主任的表情没有缓和:"不,他们很清醒,而且很严肃。明天要我们全部过去看看,他们己经亲眼见证了一个能正常工作的简易逻辑门芯片。"
笑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面面相觑。
"这...不可能吧?"张教授皱着眉头,"我们全国最顶尖的团队都攻关了几年没进展,一个钢厂技术员怎么可能..."
"据说那个技术员叫林舟,之前在机械自动化领域很有建树,最近还因为技术创新获得了小轿车奖励。"
"机械和电子是两码事!"李院士摇头,"这肯定又是某个领导拍脑袋的瞎指挥,弄出来的浮夸风假新闻。记得上次某地说能生产出半导体材料,结果我们去一看,就是块普通硅锭,连纯度都达不到最低标准。"
"但两位部长一起..."
"一起糊涂呗!"有人不屑地插嘴,"领导们什么不懂装懂的事没干过?"
电话又响了,这次是电子部的紧急通知,要求所有相关专家明早七点准时在大院门口集合,乘车前往前进轧钢厂。
就这样,一个本该平静的夜晚被彻底搅乱了。消息像野火一样在各个相关部门蔓延,一时间,科学院、电子部、计算所、半导体研究所的灯光全亮了起来,无数专家被从睡梦中拉起来开紧急会议。
"我赌五包烟,这绝对是场闹剧。"电子二十三所的周工程师靠在大巴座椅上,眼中满是不屑,"搞芯片没有专业设备,没有超净车间,没有特种材料,凭什么啊?就凭一个钢厂小子的想象力?"
车上坐满了从全国各地紧急召集来的电子、半导体领域的专家,此刻正在驶向前进轧钢厂。天刚蒙蒙亮,大多数人脸上还挂着睡意和不满。
"我看还是别下结论太早。"年长的吴院士温和地说,"毕竟两位部长亲自..."
"两位部长懂个屁的芯片!"一个中年专家打断道,"我敢说他们连集成电路和电路板的区别都说不清楚。不就是看到一个电路板上焊了几个元件,能亮个灯,就以为是集成电路了呗!"
车厢里响起一阵哄笑。
坐在最前排的卢教授转过身来,敲了敲座椅靠背,示意大家安静:"各位,无论结果如何,咱们都是国家选派的专家,要保持专业态度。那个林舟同志据说确实很有本事,之前在机械自动化领域做出过不少成绩。"
"卢教授,您别介意,但机械和电子是两个天差地别的领域。"有人反驳,"就好比说一个造自行车的,突然说他造出了飞机,您信吗?"
卢教授沉思片刻:"也不能这么比。但我还是那句话,等看到了再下结论。"
坐在车尾的年轻助理小声嘀咕:"我看那些领导是急功近利,想在电子领域也赶紧搞个突破,就找了个会吹牛的家伙。"
一位戴眼镜的瘦高个专家接话:"我查了查这个林舟的背景,挺神秘的,据说是南方某小县城出来的,孤儿,但技术天赋异常出众。这种背景的人,往往容易被塑造成'典型',你们懂我意思吧?"
车里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有人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有人则压低声音讨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