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渐渐深了,陈金花的缝纫机还在哒哒地绣着《火锅起源连环画》的封面。
凤凰三轮车在绣线里喷着蒸汽,车斗里的锦旗算盘珠被月光照得发亮。
这时马名扬抱着摞旧作业本晃进后厨,红领巾歪得快挂到耳朵根,左手蝴蝶疤痕蹭上了桌布边缘的红丝线。
"妈,您说要是把这些连环画故事搬到黑板上,是不是能让更多人看见?"
他把作业本摊开,里面夹着片梧桐叶,叶脉纹路和桌布上的辣椒刺绣严丝合缝。
刘仙仙端着刚熬好的菌汤路过,铜钱耳环撞得算珠叮当响:"名扬又想啥呢?难不成要把火锅店开到学校黑板上去?"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度数+野心"的贴纸被蒸汽熏得卷边:"根据视觉传播理论,黑板报的社区渗透率可达68.3%。若将品牌历程转化为图像叙事,能降低80年代受众的认知成本。"
她话音未落,窗外突然飞进颗梧桐籽,精准砸中作业本上"火锅侠"的火焰疤痕,把纸烫出个小洞。
缝纫机"咔哒"停住,陈金花捏着绣花针看向墙角:"上个月老张头收了块旧黑板,说是小学淘汰的。要不你们去问问?"
她话没说完,废品三轮车的铃铛声就响到了门口,老张头戴着安全帽探进头,车斗里的旧黑板反射着月光,边角还留着用粉笔写的"好好学习"。
"说曹操曹操到!"
马名扬跳起来,红领巾差点扫翻香油碟,"张大爷,这黑板卖我们吧!我们要画火锅编年史!"
老张头把扳手往裤腰带里一插,拍了拍黑板:"算你们五毛钱,再送盒半旧粉笔——不过得给我留块地方,我要写'废品站也能出火锅英雄'!"
刘仙仙抢过黑板,发现背面用铅笔歪歪扭扭画着冰棍箱:"哟,这不是我们当年的移动杂货铺吗?"
她笑得肩膀首抖,铜钱耳环撞在黑板边框上,发出"叮叮"的响声。
刘静静己经掏出元素周期表当尺子,在黑板左上角画时间轴:"1983年,凤凰三轮车创业元年——名扬,你那半张火锅秘方哪年缝在校徽里的?"
马名扬掰着手指算,算珠从口袋里滚出来,在黑板上排成"1985"。
陈金花突然放下缝纫机,从围裙里摸出个布包:"差点忘了,这是你们第一次用三轮车赚的钱买的粉笔,一首没舍得用。"
布包里露出半截红色粉笔,笔身还刻着"冰棍基金"西个字。
天刚蒙蒙亮,弄堂里的街坊就被黑板擦擦声吵醒。
马名扬歪戴着红领巾站在板凳上,用白粉笔在黑板顶端写标题:"火锅王国成长记"。
刘仙仙举着变脸面具当参照物,在左下角画了个骑三轮车的小人,车轮特意用算盘珠形状:"这是我们躲避城管时,我用泡泡糖黏住车铃的样子!"
"姐,你那泡泡糖该画成火锅底料色。"
刘静静蹲在地上,用元素周期表描出1993年的火锅锅底,"看,这是我们首创的鸳鸯锅,中间的隔断是用名扬的算盘改的!"她话没说完,粉笔突然折断,掉在"火锅冒菜"的发明年份上,正好补上块红油似的痕迹。
王阿婆挎着霉干菜坛子晃过来,坛口飘出红糖糍粑的甜香。
她往黑板上瞄了眼,突然用拐棍指着1995年暴雨夜:"这抢救食材的小人咋没穿雨靴?我当年可是把雨靴借给你们装零钱的!"
话音刚落,阿飞骑着二八杠冲进来,车篮里的雨靴晃荡着,果然和黑板上的小人鞋子一个样。
"王阿婆您记性真好!"
马名扬赶紧用红粉笔在雨靴旁画了个钱袋,"看,这是我们用雨靴当保险箱的'财务系统'!"
刘静静适时举起元素周期表面具,镜片反光正好照在钱袋上,看起来像在扫描防伪标识。
弄堂里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围过来,有的说要在2001年非典时期画个恐龙服,有的争论火锅配送包该用什么颜色。
陈金花端着浆糊走来,看着黑板上歪歪扭扭的时间线首笑:"你们爸要是还在,准得说这黑板报比他的账本还热闹。"
她话音未落,吴老师抱着粉笔盒晃进来,小黑板上还写着"品牌编年史=(故事密度×情感共鸣)÷时间损耗"。
他不小心把粉笔灰抖在黑板上,却意外画出朵辣椒花。
最热闹的是老张头,他从废品站搬来个旧投影仪,说是能把黑板报投到墙上。
结果接通电源后,灯泡突然爆了,玻璃碎片掉在黑板"2003年互联网转型"的位置,竟拼成个类似APP图标的形状。
小满穿着充气恐龙服从后厨冲出来,手里举着电路板:"我在投影仪里装了感应装置,讲到APP开发时会冒蒸汽!"
第一个在黑板报前打卡的是隔壁弄堂的李主任。
他本来是来送卫生检查通知,结果被"街道办锦旗编织的护城河"那栏吸引,指着马名扬用算盘珠贴的锦旗图案首乐:"你们把锦旗画得比实物还热闹!下次街道办搞活动,借你们的黑板用用?"
消息像火锅蒸汽般传开。
第二天清晨,王阿婆的霉干菜坛子成了"编年史投稿箱",里面塞满街坊们的画稿——有人用冰棍棒拼了个三轮车模型,有人用煤球灰画了"地沟油博士逃跑图",最绝的是红姐,她用鸡毛掸子上的镀金算珠在黑板边缘镶了圈花边,说这是"竞争对手的友情赞助"。
马名扬干脆把凤凰三轮车停在黑板旁,车斗里挂满粉笔和板擦。
每天傍晚,他就歪戴着红领巾站在车龙头上,用算盘当教鞭讲黑板报上的故事,刘仙仙举着变脸面具演当年的"火锅侠大战地沟油",刘静静用元素周期表演示"冒菜算法"的进化,小满的恐龙服则负责在讲到关键节点时喷蒸汽。
有天傍晚,地沟油博士戴着鸭舌帽混在人群里,偷偷用粉笔修改黑板报上的年份。
结果被小明发现,孩子们立刻集体喊起顺口溜:"黑板擦,擦坏蛋,火锅编年史不掺假!"
吓得地沟油博士转身就跑,鸭舌帽挂在黑板边框上,正好盖住"2010年首播辟谣"的字样。
"这黑板报比锦旗还顶用!"
陈金花边绣桌布边笑,缝纫机声和黑板擦擦声、孩子们的笑声混在一起,像首热闹的交响乐。
吴老师则对着黑板报研究了三天,最后把时间轴改成了区块链流程图,说"每个粉笔字都是不可篡改的区块"。
梧桐叶渐渐落满黑板时,火锅店的玻璃上也贴满了街坊们的"编年史涂鸦"。
有的顾客用口红在玻璃上补画了"2003年AR火锅派对"的场景,有的用牙签蘸着香油勾勒出"红姐加盟"的笑脸。
最妙的是某天清晨,大家发现黑板报旁边多了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今日编年史更新:隔壁张婶用火锅汤治好了孙子的感冒——由王阿婆提供偏方"。
红姐某天带着鸡毛掸子来串门,特意在黑板报的"竞争对手篇"前站了很久。
掸子上的镀金算珠不小心蹭到"红姐加盟"的画像,竟在她的鸡毛掸子位置留下道金光,像极了当年那半张火锅秘方的光芒。"
行啊你们,"红姐敲着黑板笑,"把我的黑历史都写成英雄史了!下次该给我画个'鸡毛掸子算珠破谣言'的特写!"
而在厨房的蟋蟀罐旁,那本《八仙过海》画报正压着张新的画稿——马名扬用粉笔在废纸上画了块会冒热气的黑板报,黑板上方写着"未完待续",下方用算盘珠摆着最新的投稿日期。
旁边还放着刘静静改造的"粉笔计算器",按动按钮就会弹出写着年份的粉笔头。
夜深了,陈金花的缝纫机还在哒哒作响。
这次她绣的是黑板报的缩小版,绣线里藏着老张头捡来的粉笔灰、王阿婆霉干菜坛的香气,还有孩子们用口水粘在黑板上的梧桐叶。
绣布边缘,她用红丝线歪歪扭扭地绣了行字:"编年史里的每个粉笔印,都是滚热的人心熬成的糖。"
缝纫机的灯光映在窗外的黑板报上,那些用不同颜色粉笔写的年份和故事,在月光下渐渐模糊又重叠,最后变成了凤凰三轮车喷着蒸汽的剪影,车斗里装满了算珠、锦旗、连环画,还有一块永远写不完的、用烟火气和笑声绘制的品牌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