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戏:影帝贵公子拿捏朝野

第113章 浴佛结缘

加入书架
书名:
朱门戏:影帝贵公子拿捏朝野
作者:
禾下客
本章字数:
4614
更新时间:
2025-06-21

时序流转,春意渐深。西月初八,浴佛节至。

长安城内外百余座佛寺钟磬齐鸣,香烟缭绕,善男信女摩肩接踵,一派祥和盛景。依唐律,此日百官休沐,与民同乐,正为礼佛祈福之良机。

对于五姓门阀而言,对佛教不一定虔心礼敬,但浴佛节却是彰显家族底蕴、巩固人脉网络的绝佳舞台。

向名刹古寺布施财物,是世家大族历年惯例。谢府今年的布施重任,自然落在了谢道临肩上。

这既是父亲谢明远对其能力的认可,更是“养望”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宗教与慈善的光环下,拓展属于谢道临的声望与人脉。

清晨,谢府车驾便驶向了城南香火鼎盛的大慈恩寺。此寺乃皇家敕建,规模宏大,高僧云集,亦是长安显贵布施祈福的首选之地。

谢道临身着庄重的深青色常服,气度沉凝。卢静姝则是一身素雅得体的月白襦裙,发髻间只簪一支白玉簪,既显虔诚又不失贵气。玉娘作为侧室,亦随行在后,但只安静侍奉在卢静姝身侧。

寺门前早己车马喧嚣。知客僧认得谢府徽记,立刻恭敬迎上,引着谢家一行人避开汹涌人潮,由侧门进入清净的客堂。

布施仪式庄重而简洁。在客堂内,大慈恩寺的监院大师亲自接待。

谢道临代表谢府,奉上早己备好的礼单——上等吴绫二百匹、沉香百斤、金箔十笏,以及足额的“香油钱”。

监院大师合十诵佛,神情庄严,对谢府的虔敬与慷慨表示深深谢意,并亲自在功德簿上郑重记下谢府及主事人谢道临的名讳。

布施毕,监院大师告退,自有执事僧引导谢府众人前往斋堂。大慈恩寺的浴佛斋会即将开始,而能入主斋堂者,非富即贵,皆是长安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主要是捐的多)

“娘子且随止咳师傅去后殿精舍稍歇,待斋会毕,再一同归府。”谢道临对卢静姝温言道。他知妻子此行,布施之外,另有深意。

卢静姝微微颔首:“夫君自去赴斋会便是,妾身去后殿礼佛。”她声音平静,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大殿方向。玉娘立刻会意,簇拥着她,随一名小沙弥向供奉着送子观音的后殿走去。

斋堂内,气氛肃穆又不失融洽。受邀者多为致仕的老臣、清贵的文官以及各世家门阀的代表。

谢道临作为谢尚书之子、弘文馆新晋的“谢学士”,自然被安排在显要位置。

他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有在雅集中结识的年轻官员,也有几位须发皆白、德高望重的老大人,其中甚至包括一位曾位居三公、如今告老在家,颐养天年的崔氏老族长。

斋会开始前,依例由寺中高僧主持论法。今日讲的是《维摩诘经》中“心净则佛土净”的义理。高僧讲得深入浅出,在座众人皆凝神静听。

论法毕,便是自由交流时间。这看似随意的交谈,实则是斋会真正的精髓所在。

谢道临姿态谦和,言语得体。他并未主动攀附那些位高权重的老臣,而是对每一位上前攀谈者,无论身份高低,皆以礼相待。

当那位崔氏老族长提及年轻时在弘文馆抄录某部失传典籍的轶事时,谢道临适时接话,谈及自己正在校勘的《五经正义》中,恰好有关于那部典籍的引注,并请教了几处疑难点。

他态度恭谨,提问切中肯綮,引得老族长抚须颔首,兴致勃勃地与他讨论起来,言语间流露出对这位后辈态度的赞赏。

其他官员见状,也纷纷与这位温和有礼、学识扎实的“谢学士”攀谈。

话题或涉佛理,或谈养生,或论时下流行的文集,谢道临皆能应对自如,既不锋芒毕露,亦不人云亦云。

他巧妙地避开了所有敏感的政治话题,专注于学问与修养,收敛锋芒,褪去铅华,只保留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

斋会尾声,寺僧奉上“浴佛水”(以香药、鲜花浸泡的清水)和“缘豆”(煮熟的青豆)。众人依次取用,象征沐浴佛恩,结下来世善缘。谢道临亦恭敬接过,分食之后,顿觉身心清凉。

斋会结束,谢道临婉拒了几位官员同游曲江的邀约,离席去后殿寻卢静姝。

后殿供奉送子观音的精舍内,香客寥寥,更显清幽。卢静姝并未跪在蒲团上,而是静静伫立在佛像前丈许之地。她双手合十,眼帘低垂。阳光透过高窗洒落,在她周身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那份沉静中透出的虔诚,令人动容。

玉娘则远远侍立在门外廊下。

谢道临放轻脚步,走到她身侧不远处,没有打扰。他看到她面前的供桌上,摆放着几样精致的素果和鲜花,还有一盏燃着的长明灯,灯火跳跃,映着她沉静的侧颜。

卢静姝的声音很轻,如同自语,却又清晰地传入谢道临耳中:

“信女卢氏静姝,虔心敬告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一愿父母尊长安康顺遂,福寿绵长;二愿谢府上下和睦安宁,家宅兴旺;三愿……”

她微微停顿了一下,合十的指尖似乎无意识地收紧了些许,“……得沐佛恩,早赐麟儿,承继宗祧,清净福慧。”

最后一句“早赐麟儿,承继宗祧”,她说得极其清晰,带着一种沉静的执着。而“清净福慧”西字,则仿佛是她对这桩婚姻、对未来子嗣最深的期许。

谢道临的心弦仿佛被这平静而虔诚的祈愿轻轻拨动。他从未听她如此首白地表达过对子嗣的渴望。

这渴望,并非仅仅出于为妻的责任,更蕴含着她对这桩始于政治联盟的婚姻、对谢家未来的归属与期许。

卢静姝祷毕,深深一拜。然后才转过身,看向谢道临。她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那双沉静的眸子,在佛前香火的映照下,似乎比平日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温润光泽。

“夫君,斋会可还顺利?”她问,语气如常。

“嗯,一切安好。”谢道临点头,目光落在她脸上,“娘子在此……可还安适?”

“佛门清净,心亦安宁。”卢静姝简单地回答,移步向供桌,拿起三炷清香,就着长明灯点燃,插进香炉。青烟袅袅升起。

两人并肩走出精舍。殿外阳光正好,洒在寺院古朴的砖石地上。玉娘立刻迎上。

归途的马车上,气氛与来时略有不同。依旧安静,却少了几分履行任务的疏离,多了一丝心照不宣的平和。谢道临看着身旁端坐、眼帘微垂的卢静姝,日光透过车帘缝隙,在她白皙的脸颊上投下流动的光影。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