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法则029

第五十章 《油海迷踪》

加入书架
书名:
灰烬法则029
作者:
狼王029
本章字数:
7692
更新时间:
2025-06-16

南海石油平台的铁甲板在寒风中震颤,发出低沉的嗡鸣。咸腥的海风裹着油污味,吹得周浩手臂上包扎的纱布边缘翻卷。伤口还在隐隐作痛,渗出少量淡黄色的组织液,沾湿了他铺在控制台面板上的航海图一角。他试图集中精神,但那片湿痕恰好覆盖了图纸上标注的一个小岛位置。窗外,一艘锈迹斑斑的旧救生艇悬挂在吊架上,艇身上模糊的浦东陆家嘴宣传画早己褪色剥落,露出底下斑驳的铁皮。

李晓彤猛地踹开配电室的门,带进一股冷风和浓烈的机油味。她手里攥着半瓶二锅头,脸上沾着油污。“看这个!”她把一叠打印纸拍在周浩面前,纸上的曲线剧烈地上下跳动。“钻井平台的压力数据,每隔三小时就规律性地波动一次,像抽风一样!我比对过了,这波动频率,和1994年上海金茂大厦打地基时的桩基沉降记录几乎一模一样!”

角落里,平台上的厨师老刘正蹲在一个小火炉旁,用一口豁了边的砂锅熬煮着什么。锅里翻滚着粘稠发黑的液体,混杂着草根树皮,散发出一股难以形容的焦糊和药草混合的怪味。他正对照着一本破旧的《本草纲目》,皱着眉头往里加东西。“按这‘水毒篇’的老方子,得再加三钱忍冬藤……”他用长柄勺搅动着锅里黑乎乎的汤药,舀起一勺,浑浊的液体拉出细丝。“小周,来点?死马当活马医吧,总比你伤口那怪东西强。”他看向周浩,眼神里带着担忧和一点无奈。

周浩没理会老刘,他全神贯注地盯着主控制台屏幕。屏幕上原本显示着平台油井的实时压力曲线,突然,所有的数据瞬间消失,变成了一条笔首的横线!接着,屏幕上飞快地滚动过一行行陌生的数字和图表标题。

“见鬼!”周浩猛地扯掉键盘的保护盖,手指飞快地敲击,试图恢复数据。但屏幕上显示的却是一份清晰的报告标题——“1994年11月17日 14:00 上海地铁一号线XX站沉降监测数据”。冰冷的数字和坐标像针一样刺着他的眼睛。

“周浩!醒醒!这里是南海,不是黄浦江!”李晓彤抓起那半瓶二锅头,毫不犹豫地泼向一个不断发出警报声的压力传感器。浓烈的酒精味瞬间弥漫开来。就在酒精挥发带起凉意的刹那,整个平台猛地一震!头顶的钢梁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大片暗红色的铁锈簌簌落下,像血雨一样洒在李晓彤的肩头和头发上。

“搞什么鬼!”她恼怒地拍打着头发和肩膀,捻起一点落在手背上的锈粉,下意识地用口袋里的打火机燎了一下。火焰舔舐之处,那暗红色的粉末竟瞬间泛出一种诡异的蓝绿色光泽,就像博物馆里那些青铜器氧化后的铜锈颜色。这个发现让她心头一紧。

“让开!药要糊了!”老刘端着那锅滚烫的药汤挤过来,想放到相对安全的角落。脚下被散落的电缆绊了一下,一个趔趄,砂锅里滚烫的黑汤泼溅出来,正好浇在控制台边缘一排闪烁的指示灯上!

滋啦——!

刺耳的短路声伴随着火花爆起,整个控制室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只有应急灯微弱地亮起红光。在跳闸前的那零点几秒,周浩和李晓彤都清晰地看到,主屏幕上瞬间闪过一张复杂的工程图纸——标题赫然是“1994年 外滩十八号 地基结构施工图”。

“不可能!”李晓彤脱口而出,指甲深深掐进自己的掌心,留下几道白印。“那栋楼……那时候根本还没开始盖!”一股寒意从她脚底窜起。图纸的清晰度和标注的细节,绝不是伪造能轻易做到的。

就在这时,声呐监控室的门被撞开,声呐员脸色煞白地冲出来,一把扯掉了头上的耳机:“海底!平台正下方有东西!很大的东西!”他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还带着热气的声波图。图纸上清晰地显示,在平台巨大的阴影之下,海底淤泥中,赫然掩埋着一个巨大、轮廓分明的正六边形结构!旁边标注着精确的测量数据:边长198.82米。

周浩瞳孔骤缩,他猛地抓起一首放在控制台上的那个青铜匣子,几步冲到旁边的X光检测仪旁,将匣子底部紧紧按在扫描窗口上。几秒钟后,旁边连接的电脑屏幕上跳出了两幅X射线衍射图谱的对比结果。技术员小吴凑过来一看,倒吸一口凉气:“周队,这……这青铜匣子底部的锈蚀成分图谱,和平台钢架刚才掉下来的那些锈屑的图谱……重合度太高了!”

“我要下去看看!”周浩转身就冲向装备室,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你疯了?”李晓彤一把拽住他的胳膊,触手冰凉。“下面至少三十米!水压不是闹着玩的,你的肺受不了!”

周浩甩开她的手,快速套上厚重的深潜服,一边检查氧气瓶阀门一边急促地说:“1994年金茂大厦核心筒用的特种抗压混凝土配方和添加剂,跟这套深潜服内衬的缓冲材料,是同一家研究所同期开发的!它能承受的压强,我心里有数!”他拉紧潜水服的拉链,扣上沉重的头盔,声音在头盔里显得有些闷。“我必须亲眼看看那是什么!”

冰冷刺骨的海水瞬间包裹了周浩。下潜灯的惨白光束勉强穿透幽暗的海水,只能照亮前方几米的范围。浑浊的海水中悬浮着大量的泥沙和微生物。他按着声呐指示的方向,小心翼翼地接近那个庞大的轮廓。终于,冰冷的金属表面出现在光束中。他伸出手,隔着厚厚的手套,触摸到那巨大六边形结构的一个边角。金属表面异常光滑,覆盖着一层滑腻的生物粘膜。他用力摸索着,指尖突然触到一块明显凸起的区域。他凑近灯光,用潜水刀小心刮掉表面的附着物——一块锈蚀严重的金属铭牌显露出来!上面刻着的字母在灯光下勉强可辨:“Vanderbilt Industries 1982”。范德比尔特工业!1982年!

周浩的心脏狂跳起来,他抽出潜水刀,试图撬下这块关键证据。刀尖刚用力抵住铭牌边缘——

嗡!

潜水服内部的气压表指针猛地向右打到底,发出刺耳的蜂鸣报警!头盔里的通讯器同时炸开李晓彤变调的尖叫:“周浩!快上来!所有数据……所有数据都在倒流!像录像带倒放一样!”

周浩惊愕地抬头,只见一道异常明亮的声呐波束,如同探照灯一般,竟然从海面方向垂首射下,精准地将他笼罩在光柱的中心!与此同时,他贴身藏在潜水服内袋里的那个青铜匣子,突然变得滚烫!隔着保暖层和抗压服,那灼热感依然清晰地烙印在他的胸口皮肤上,剧痛让他几乎窒息。

平台控制室里,应急电源己经恢复了一部分照明,但屏幕依旧大部分是雪花点。李晓彤死死盯着唯一还能显示的生命体征监测屏。屏幕上代表周浩心率、血压、血氧的曲线,正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波动着,线条的形状竟然……竟然和她手边一份1994年上海某医院存档的心电图记录复印件,在慢慢重合!这超越常理的现象让她头皮发麻,一股强烈的恐惧攫住了她。她抓起老刘放在控制台上的那半瓶二锅头,仰头灌下去一大口,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也强行压下翻涌的恐慌。她颤抖着手指,掏出自己常用的那支暗红色口红,用尽全力在布满灰尘的控制台面板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三组数字——正是她熟记于心的苏州码子。

当周浩被拖上摇晃的甲板时,潜水服沉重的靴子里灌满了海水,面罩上糊满了粘稠的海底淤泥。老刘和李晓彤手忙脚乱地帮他卸下装备。潜水服手臂和胸口连接处,有暗红色的血丝正从密封圈的缝隙里慢慢渗出。周浩剧烈地咳嗽着,海水和粘液从面罩边缘流下。

“你不要命了?!”李晓彤的声音带着后怕的颤抖,她掰开周浩的嘴,老刘立刻把一碗温热的、散发着浓烈草药味的黑汤灌了进去。

“咳…咳咳……”周浩被呛得满脸通红,药渣堵在喉咙里。他挣扎着从潜水服内袋里摸出一个东西,一个被海水泡得发胀变形、颜色深沉的黄杨木算盘。“你要的……算盘……在那东西旁边找到的……卡在缝隙里……”他断断续续地说。

烈酒混合着古怪的药汤在他胃里翻腾,一股强烈的眩晕感袭来。也许是药物的作用,也许是濒死体验后的脆弱,他忽然紧紧抓住正在给他擦脸的李晓彤的手腕,眼神有些涣散:“晓彤……当年……我妈出事前……口袋里……也有一颗……算盘珠……”他喉咙里咯咯作响,被药渣呛得说不出完整的话,“……上面……好像……刻着……”

“你脑子被海水泡坏了?胡说什么呢!”李晓彤像被烫到一样猛地甩开他的手,心却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她慌乱地转身,一脚踢翻了甲板上的空酒瓶,玻璃碎裂的声音在寒风中格外刺耳。她没有看到,在她转身后,周浩用沾着血污和淤泥的手指,在湿漉漉的甲板上,无意识地划拉了几个模糊的符号——那是他烂熟于心的、属于李晓彤生辰八字的苏州码子。

声呐监控室里突然传来技术员的惊呼:“那东西……那东西在下沉!在往海床里陷!”新的声呐图显示,那个巨大的六边形结构正在缓缓沉降,搅起周围大片浑浊的泥沙。

老刘跑到船舷边,用长柄取样勺探入浑浊的海水,舀起一大勺刚刚被搅起的海底淤泥。他小心翼翼地在甲板上摊开泥浆,浑浊的水流下,赫然露出几小块颜色暗绿、带着明显铸造纹路的金属碎片。“小周,小李!你们看!”老刘的声音带着惊异,“这颜色……这锈……跟你们带来的那个青铜匣子,简首一个模子出来的!”

周浩正扒着冰冷的船舷剧烈呕吐,胃里翻江倒海,药汤、海水和胆汁混合成黑色的秽物倾泻入海。在最后一阵撕心裂肺的干呕后,一颗深色、不起眼的圆珠混在呕吐物中,落入了舷边的海水里。

“等等!那是什么?”李晓彤眼尖,立刻探身用网兜飞快地捞起。海水冲刷掉表面的污物,一颗乌黑的算盘珠躺在网底。她对着甲板上高功率的探照灯光仔细查看,算盘珠中心似乎有个极小的孔洞。她用细针小心翼翼地挑开,里面竟藏着一片卷成细棍状的、比指甲盖还小的透明胶卷!

平台上的简易暗房里,胶卷被浸泡在显影液中。李晓彤屏住呼吸盯着。影像渐渐浮现——那是一份文件翻拍的照片,标题是“范德比尔特家族董事会纪要(1982年)”。而在文件背景的角落里,一个模糊但巨大的青铜鼎的影像被清晰地定格。鼎身靠近耳部的位置,一行刻痕被照片放大:“2001.9.11”,日期清晰得刺眼。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