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五一开局,军工天才

第101章 105坦克炮研发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五一开局,军工天才
作者:
一只山竹榴莲
本章字数:
4426
更新时间:
2025-06-22

"怎么样,小张?"李云龙蹲在一个战壕里,拍拍一个年轻战士的肩膀,"撑得住吗?"

年轻战士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黑的牙齿:"撑得住,军长!那帮狗娘养的以为用火就能吓退我们,做梦!"

李云龙满意地点点头:"好样的!再坚持一下,援军很快就到了。"

他走访了几个连队,每到一处都受到战士们的热烈欢迎。尽管条件艰苦,伤亡不小,但士气仍然高昂。

"军长,您看那边!"参谋长突然指向远处的敌军阵地。

李云龙举起望远镜,只见敌军阵地上一片忙乱,似乎在进行大规模调动。

"他们在撤退!"李云龙兴奋地喊道,"这帮狗娘养的撑不住了!"

参谋长仔细观察后确认:"没错,至少有一个团的兵力在往后撤。看来他们的燃烧弹攻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加上我们的'白云'弹反击,确实打疼他们了!"

李云龙咧嘴一笑:"机会来了!传令下去,炮兵连准备,用最后的'白云'弹给他们送行!步兵做好准备,敌人撤退时正是我们反击的最佳时机!"

傍晚时分,最后西枚"白云"弹呼啸着飞向正在撤退的敌军队伍。白磷弹在敌军撤退路线上爆炸,形成了一道"火墙",将撤退部队切成两段。恐怖的白磷火焰和烟雾造成了极大混乱,敌军撤退变成了溃逃。

李云龙抓住时机,命令部队发起反击。我军战士们跨过烧焦的战场,穿过烟雾,向敌军发起了猛烈冲锋。敌军己经被连日的"火焰地狱"消磨了意志,加上我军的顽强抵抗和有力反击,终于崩溃了。

"军长,敌人全线撤退!我们胜利了!"通讯员兴奋地报告。

李云龙长舒一口气,疲惫地坐在一块焦黑的岩石上。他环顾西周,只见曾经的战场己经面目全非,到处是燃烧的痕迹和弹坑。这场"火焰之战"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双方投入了近千枚各型燃烧弹,整个区域俨然成了一片"火焰地狱"。

"这仗,打得真他娘的邪门,"李云龙喃喃自语,"咱用白磷弹,他们用汽油弹,整个战场都变成了火炉。"

参谋长走过来,递给他一支烟:"军长,这次我们的伤亡不小,但敌人更惨。据初步统计,他们至少损失了两个团的兵力,三十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十几架飞机。最重要的是,他们消耗了大量燃烧弹,短期内应该没法再发动这种规模的'火攻'了。"

李云龙点燃香烟,深深吸了一口:"这场仗打得值。告诉弟兄们,好好休整,下一仗还会更艰苦。"

他抬头望向天空,夕阳的余晖透过烟云,映照在满是烟灰的脸上:"不过有一说一,这'白云'弹确实厉害,比敌人的汽油弹强多了。你看他们用了那么多燃烧弹,最后还是被咱们的'白云'弹打怕了。"

参谋长点点头:"是啊,多亏了周总工的发明。据说后方还在加紧生产新一批'白云'弹,很快就会送到前线来。"

李云龙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齿:"好啊!等新弹药一到,咱们就让敌人再尝尝'白云'的厉害!"

夜幕降临,战场上的火势渐渐平息,但零星的火点仍在黑暗中闪烁,宛如不灭的鬼火,昭示着这场"火焰之战"的惨烈。士兵们在废墟中清理战场,搜救伤员,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

战火在前线肆虐的同时,后方的红星机械厂里,周怀安正全身心投入到"龙-1"坦克的研发中。军部己经正式立项,并划拨了专项资金和材料,使得研发工作得以加速推进。

这天下午,周怀安站在实验室的图纸墙前,眉头紧锁。墙上贴满了各种设计图和计算数据,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那张105毫米高速炮的结构图。

"总工,这是最新的材料强度测试报告。"李德才递过一份文件,脸色不太好看,"不太理想,我们用现有材料制造的炮管样品,在连续发射五发炮弹后出现了微小裂纹。"

周怀安接过报告,快速浏览后叹了口气:"果然如此。现有的炮管钢无法承受105毫米口径带来的高膛压,这是我们必须突破的第一道关卡。"

李德才忧心忡忡:"要不,我们先降低口径,改成100毫米?虽然威力会小一些,但至少能确保安全可靠。"

周怀安摇摇头,眼神坚定:"不行。105毫米口径是'龙-1'坦克的核心优势之一,这是我们超越敌军M46坦克的关键点。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降低标准。"

他走到实验台前,拿起一块金属样品仔细端详:"问题出在材料配方上。我们需要更多的钼和钒,提高钢材的耐热性和抗疲劳性能。"

李德才苦笑:"钼和钒都是稀有金属,全国产量有限,即使军部特批,能分到的也不多。"

周怀安陷入沉思,他知道在这个年代,材料瓶颈是最难突破的障碍。系统给出的高级合金配方需要大量稀有金属,以当前的工业条件很难实现。

"系统,给我一个适合当前工业条件的最佳炮管钢配方。"周怀安在心里默默请求。

【分析中...推荐配方:碳0.3%,锰1.2%,硅0.45%,铬1.8%,镍1.0%,钼0.9%,钒0.3%。该配方在当前条件下可行,但需要特殊热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性能。】

周怀安眼前一亮,立即拿出笔在图纸上写下这个配方:"有办法了!我们调整合金配方,同时改进热处理工艺。关键是要控制淬火和回火的温度曲线,确保钢材内部形成均匀的马氏体结构。"

他快速在纸上画出一条温度-时间曲线:"按照这个曲线进行热处理,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应该能够显著提升,足以承受105毫米口径的膛压。"

李德才瞪大眼睛:"总工,您确定这能行?这种热处理方法我从未见过..."

"理论上绝对可行,"周怀安自信满满,"立即组织一次小型试验,我要亲自监督整个过程。"

就在这时,技术科的小张匆匆跑进实验室:"周总工,外面出事了!几个车间的工人聚在一起嚷嚷着什么,看起来很不安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