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支精锐的援军从京城出发,向着小县疾驰而来。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形成一条长长的轨迹,仿佛一条连接着京城与小县命运的纽带。
在小县,林羽和商鞅得知京城援军己出发的消息,心中稍感宽慰,但仍不敢有丝毫懈怠。“商君,援军虽己在路上,但不知何时能到,邻国那边又不知会有何动作,我们还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林羽望着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商鞅点头表示认同:“大人所言极是。我们继续加强防御,同时等待邻国对于谈判的回应。希望苏哲的努力能有成效,让邻国放弃进攻的念头。”
而此时,在邻国 —— 风凌国的军营中,将领们正在激烈地商讨着应对之策。“将军,京城己有援军前往小县,我们若再不行动,恐怕错失良机。” 一位副将焦急地说道。
风凌国的主将名叫拓跋雄,他身材魁梧,一脸络腮胡,此刻正眉头紧皱,陷入沉思。“哼,京城援军又如何?我们风凌国的军队也不是吃素的。但那小县使者提出的开放边境贸易,倒也值得考虑。”
另一位将领站出来说道:“将军,小县近年来改革发展迅速,若能与其开展贸易,对我国经济也有好处。况且,贸然与他们开战,即便获胜,也会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拓跋雄思索片刻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本将军需向国王陛下请示。你们密切关注小县和京城援军的动向,不可有丝毫懈怠。”
于是,拓跋雄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风凌国都城。在等待国王回复的同时,风凌国军队虽然暂时没有发动进攻,但也丝毫没有放松对小县的围困。
在小县,林羽和商鞅抓紧时间对防御工事进行最后的完善。他们组织百姓和士兵一起,在城墙周围堆积了更多的石块,将箭矢分发到各个防御点。同时,对之前制定的防御策略进行再次梳理,确保万无一失。
“大人,您看,我们在城墙上增设了瞭望塔,这样可以更好地观察敌军的动向。而且,我们还准备了一些火油,若敌军攻城,便可居高临下泼洒下去。” 一名负责防御工事建设的官员向林羽汇报。
林羽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好。但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这些防御工事,还要想办法主动出击,打乱敌军的部署。”
商鞅在一旁说道:“大人,我们可以派出一些侦察小队,深入敌军后方,了解他们的粮草储备和兵力分布情况。这样,我们便能找到敌军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打击。”
林羽立刻采纳了商鞅的建议,挑选了一批熟悉地形、行动敏捷的士兵,组成侦察小队,趁着夜色出发。
侦察小队小心翼翼地穿过敌军防线,潜入到风凌国军队的后方。他们发现,风凌国军队的粮草囤积在一处山谷之中,由少量士兵看守。
“队长,你看,敌军粮草就在那里。我们要不要趁机烧掉它?” 一名队员小声地问道。
队长思考片刻后说道:“先别急,我们继续观察,看看敌军的巡逻规律。等摸清情况后,再动手不迟。”
经过一番观察,侦察小队掌握了敌军的巡逻时间和路线。他们决定在敌军巡逻的间隙,发动突袭。
当夜幕再次降临,侦察小队如鬼魅般靠近了粮草囤积处。“动手!” 队长一声令下,队员们迅速冲向看守粮草的敌军。一阵刀光剑影之后,看守粮草的敌军被迅速解决。队员们将火把扔向粮草堆,瞬间,大火熊熊燃烧起来。
“不好,粮草着火了!” 风凌国军队中有人发现了后方的火光,顿时警报声大作。拓跋雄得知粮草被烧的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可恶!一定是小县的人干的。给我查,一定要把这些人找出来!”
然而,侦察小队早己趁着混乱,安全撤离。这一把火,不仅烧掉了风凌国军队的部分粮草,更让他们的军心产生了动摇。
“将军,粮草被烧,士兵们人心惶惶,这可如何是好?” 副将焦急地问道。
拓跋雄脸色阴沉,说道:“先稳住军心,派人去周边村庄征集粮草。同时,加强对小县的防御,防止他们再次偷袭。”
就在风凌国军队焦头烂额之际,京城的援军距离小县越来越近。林羽得知侦察小队成功烧毁敌军粮草的消息后,心中大喜:“干得好!这把火不仅打击了敌军的士气,也为我们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商鞅说道:“大人,现在是个好机会。我们可以趁敌军慌乱之际,与援军里应外合,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
林羽点头:“不错,但我们还需等待援军到达,确定具体的作战计划。”
而此时,风凌国国王收到了拓跋雄的请示信。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各位爱卿,小县提出开放边境贸易,以避免战争。如今他们又烧毁了我军粮草,京城援军也即将赶到。你们有何看法?”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小县的改革让其经济发展迅速,开放边境贸易对我国确实有利。而且,与大国开战并非明智之举,我们应考虑接受小县的提议。”
另一位大臣则反驳道:“陛下,小县此举分明是示弱后又挑衅,我们怎能轻易放过他们?应趁京城援军未到,一举拿下小县。”
国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看到了边境贸易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对小县的进攻。
在小县,林羽和商鞅一边等待援军,一边密切关注着风凌国军队的动向。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决定小县的命运。
“大人,援军己在百里之外,预计明日便可到达。” 探子前来汇报。
林羽心中一喜:“好,立刻派人去与援军将领取得联系,商议作战计划。同时,通知城内百姓,做好配合战斗的准备。”
商鞅说道:“大人,我们可以让百姓准备一些锣鼓和火把,等战斗打响,便在城墙上呐喊助威,制造声势,扰乱敌军的军心。”
林羽点头赞同:“此计甚好。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对城内的巡逻,防止敌军奸细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