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欣慰地看着众人,说道:“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小县的发展引来了不少人的觊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防御。”
商鞅在一旁点头附和:“大人所言极是。此次虽击退了来犯之敌,但难保他们不会卷土重来,而且说不定还有其他势力也在暗中窥视。我们需未雨绸缪,强化小县的防御力量。”
林羽沉思片刻,说道:“首先,我们要扩充陈庆之训练的那支精锐小队,从周边村庄招募更多年轻力壮且忠诚可靠的人加入。同时,加强对他们的训练,提升战斗能力。另外,在小县周边增设一些瞭望哨,密切关注周边动静,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便能提前知晓。”
商鞅接着说道:“防御工事也得进一步完善,加固城墙,储备更多的箭矢、石块等防御物资。还要组织百姓进行防御演练,让大家在面对危险时能更加沉着应对。”
于是,小县上下又忙碌起来。在林羽和商鞅的指挥下,招募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年轻人们听闻是为了保卫家乡,纷纷踊跃报名。
“我要加入,小县是我们的家,绝不能再让那些强盗欺负我们!” 一个年轻小伙子激动地说道。
“对,我们一起守护小县!” 周围的人纷纷响应。
陈庆之亲自负责对新兵的训练,他将自己的军事才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些年轻人。“都听好了,握刀的姿势要稳,步伐要灵活,战斗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听从指挥!” 陈庆之大声喊着口令,新兵们在烈日下刻苦训练,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
与此同时,负责瞭望哨建设的队伍也在紧张施工。他们在小县周边的高处搭建起一座座瞭望哨,安排专人日夜值守。“大家眼睛放亮些,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刻发出信号!” 值守的队长叮嘱着队员们。
而百姓们也积极参与到防御演练中。林羽亲自指导,告诉大家在遇到危险时如何迅速躲进安全区域,如何协助士兵进行防御。“大娘,您带着孩子往这边走,这里是安全的。大家不要慌乱,按照顺序来!” 林羽一边指挥,一边安抚着百姓。
小县在积极加强防御的同时,京城的朝堂上,关于改革的争论愈发激烈。保守派大臣们联名上书,言辞激烈地指责林羽的改革是对祖宗成法的大不敬,会扰乱国家根基。
“陛下,林羽在小县肆意妄为,其改革之举看似利民,实则暗藏祸心。长此以往,国家必将陷入混乱,恳请陛下即刻下令停止改革,严惩林羽!” 一位保守派大臣跪在朝堂上,将奏折高高举起。
皇帝看着眼前的奏折,眉头紧锁。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则纷纷站出来为林羽辩解。
“陛下,钦差大臣己查明,林羽的改革成效显著,小县百姓安居乐业,这正是国家之幸。怎能因保守派的片面之词就否定改革?” 一位支持改革的大臣据理力争。
皇帝扫视着朝堂上的大臣们,心中越发纠结。他既担心改革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影响国家稳定,又看到了改革可能带来的积极变化。沉默良久,皇帝缓缓说道:“此事关乎重大,容朕再斟酌几日。众卿且退下吧。”
退朝后,六皇子找到了林羽的支持者们。“各位大人,如今改革之事陷入困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让陛下看到改革的长远利益,坚定陛下支持改革的决心。” 六皇子神色凝重地说道。
一位大臣说道:“殿下,我们可以收集更多关于改革在小县带来的积极影响的事例,整理成册,呈给陛下。同时,联络朝中其他中立大臣,争取他们的支持。”
六皇子点头:“此计甚好。各位大人辛苦,务必尽快办妥此事。若改革失败,不仅林羽大人有难,我们的大业也将受到阻碍。”
于是,支持改革的势力开始行动起来。他们西处收集小县改革后在农业、商业、民生等各方面的成果资料,详细记录百姓生活的改善情况,以及小县经济的繁荣景象。
而保守派那边也没闲着,他们暗中调查林羽的过往,企图找出更多能攻击他的把柄。“哼,我就不信他林羽没有一点把柄可抓。” 一位保守派大臣阴沉着脸说道。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小县的防御建设在紧张进行着,而京城朝堂上关于改革的争斗也愈发白热化。林羽在小县虽然不知道京城的具体情况,但他能感觉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商君,我总有一种预感,京城那边的情况不太乐观。我们要加快小县的发展和防御建设,只有小县足够强大,才能在未来的风暴中站稳脚跟。” 林羽看着忙碌的小县,忧心忡忡地说道。
商鞅拍了拍林羽的肩膀:“大人,不必过于担忧。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只要改革能持续给小县带来好处,便是对那些反对声音最有力的回击。”
就在小县和京城各方势力紧张角逐之时,又一个消息传来,让局势更加复杂。邻国得知了小县改革的情况,对小县丰富的资源和日益繁荣的经济产生了兴趣,开始在边境集结军队,似乎有进犯之意。
“报!大人,邻国在边境增派了军队,动向不明,怕是对我们小县有所企图!” 探子匆忙来报。
林羽脸色一变:“没想到邻国也掺和进来了。看来他们是想趁乱捞一把。”
商鞅说道:“大人,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但我们也不能自乱阵脚。一方面,我们继续加强小县防御;另一方面,派人去京城向朝廷汇报此事,请求支援。”
林羽立刻说道:“好,你安排人尽快前往京城。我这边加紧防御部署,绝不能让邻国得逞。”
于是,小县进入了更加紧张的备战状态。林羽和商鞅重新调整防御策略,将兵力重点部署在靠近边境的方向。同时,组织百姓进行紧急物资储备,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
“乡亲们,邻国可能会对我们动手,大家不要害怕。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保卫好小县。现在,按照安排,把粮食、水等物资储备好。” 林羽在县城中大声呼喊着,安抚着百姓的情绪。
百姓们虽然心中害怕,但在林羽的鼓励下,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将家中多余的粮食拿出来,送到指定的储备点。“林大人,我们相信您,一定能带领我们度过难关!” 一位老者说道。
然而,邻国的军队在边境集结后,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他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又像是在给小县和朝廷施加压力。
京城那边,接到小县汇报的朝廷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支援小县,可能会引发与邻国的战争,而且朝堂上关于改革的争论尚未有定论;不支援,又担心小县落入邻国之手,影响国家的整体局势。
皇帝召集众大臣商议此事。“众卿,如今邻国在边境集结军队,对小县虎视眈眈。你们有何对策?” 皇帝看着大臣们,一脸严肃。
保守派大臣趁机说道:“陛下,这皆是林羽改革惹出的祸端。若不是他在小县大肆改革,引得周边势力眼红,怎会有此局面?依臣之见,应停止改革,安抚邻国,避免战争。”
支持改革的大臣反驳道:“陛下,此时停止改革,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让天下人失望。小县的改革是利国利民之举,我们应派兵支援,保卫小县,同时彰显我朝的威严。”
朝堂上再次陷入激烈的争论,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久久没有说话。他的心中在权衡着利弊,到底是支持改革、支援小县,还是听从保守派的建议,停止改革以避免战争?而小县在面临邻国威胁的同时,又能否扛住朝堂上保守派的压力?林羽和他所坚持的改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