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明白,此事关系到朝堂上的政治斗争,自己必须谨慎行事。调查结束后,钦差大臣带着详细的调查报告返回京城,向皇帝复命。
回到京城,钦差大臣不敢耽搁,立刻进宫面圣。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下方一众大臣分列两旁,气氛凝重。保守派大臣们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希望钦差大臣能带来不利于林羽的消息,从而一举叫停改革;而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则满脸担忧,生怕改革就此夭折。
“臣参见陛下。” 钦差大臣跪地行礼,声音沉稳。
“起来吧,此次前往小县调查,情况究竟如何?如实奏来。” 皇帝目光炯炯地看着钦差大臣。
钦差大臣起身,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陛下,此次臣在小县详细调查了改革推行的情况。林羽所推行的土地改革,确有成效。自改革实施后,小县土地分配趋于公平,百姓生产积极性大增。如今试验田中的秧苗长势良好,据估算,若丰收,产量将比以往提高不少。而且,走访百姓得知,多数人对改革表示拥护,生活也确实得到了改善。”
听到这里,保守派大臣们脸色微变。其中一位站出来说道:“陛下,钦差大臣之言不可轻信。想必是林羽提前做了手脚,蒙蔽了钦差大臣的双眼。”
钦差大臣看向那位大臣,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大人,臣此次调查极为谨慎,不仅走访了多处百姓,还查看了改革相关的各项设施与数据,绝非轻信他人之言。”
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则面露喜色,纷纷说道:“陛下,看来林羽一心为百姓谋福祉,改革卓有成效,应继续支持才是。”
皇帝沉思片刻,开口问道:“那为何会有山贼之乱?又有百姓诉状称改革致使民不聊生?”
钦差大臣赶忙说道:“陛下,山贼之乱实是有人暗中指使,企图破坏改革。而那些所谓的百姓诉状,臣仔细调查后发现,多为伪造。想必是别有用心之人妄图借此阻碍改革。”
皇帝听闻,脸色愈发阴沉,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心中权衡着利弊。改革若真能如钦差大臣所言,使地方繁荣、百姓富足,自是好事;但他又担心改革触动太多人的利益,引发更大的动荡。
此时,保守派大臣仍不死心,继续进谏:“陛下,即便如此,改革也有诸多隐患。祖宗成法不可轻易更改,还望陛下三思。”
支持改革的大臣反驳道:“陛下,时代在变,祖宗成法也需适时调整。林羽的改革之举,是顺应时势,为国家长远发展考虑。”
朝堂上,两派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皇帝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说道:“此事容朕再做考量。退朝!”
众大臣无奈,只得退下。保守派大臣们聚在一起,商量着下一步对策。
“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想办法让陛下改变主意。” 一位大臣咬牙切齿地说道。
“是啊,若改革成功,我们的地位恐怕难保。” 另一位附和道。
他们思来想去,决定联络更多朝中势力,联名上书,向皇帝施加压力。
而另一边,支持改革的大臣们也没闲着。他们深知皇帝仍在犹豫,必须让皇帝看到改革更长远的利益。于是,他们开始收集更多关于改革的利好信息,准备再次向皇帝进谏。
在小县,林羽和商鞅虽然还不知道朝堂上的激烈争论,但他们能感觉到局势的紧张。
“商君,不知钦差大臣向陛下汇报的情况如何,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林羽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问道。
商鞅沉思片刻,说道:“大人,无论朝堂上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继续推进改革,巩固现有成果。只要小县发展得越来越好,便是对改革最好的证明。”
林羽深以为然,点头说道:“不错,我们加快农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商业的兴起。可以利用小县的地理优势,开辟一些商路,吸引周边地区的商人前来。”
于是,林羽和商鞅开始制定商业发展计划。他们首先改善了小县的交通状况,组织百姓拓宽道路,修缮桥梁。同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商人在小县开设店铺,进行贸易活动。
“大人,我们还可以举办一些集市活动,吸引更多人前来,繁荣小县的经济。” 商鞅建议道。
林羽眼前一亮:“此计甚好,不仅能促进商业交流,还能让百姓增加收入。”
很快,小县便热闹起来。道路上,商队往来不绝;集市中,人来人往,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百姓们不仅可以将自家多余的农产品出售,还能购买到各种生活用品,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就在小县经济逐渐繁荣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小县周边的一些势力,看到小县的发展,心生嫉妒与贪婪。他们纠结在一起,准备对小县发动袭击,抢夺小县的财富。
“听说小县最近富得流油,我们去抢一票,肯定能大赚一笔。” 一个山贼头目兴奋地说道。
“对,他们现在忙着发展,防御肯定松懈,正是下手的好机会。” 另一个附和道。
这些势力很快便集结起来,向着小县进发。而此时的小县,沉浸在发展的喜悦中,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浑然不觉。
林羽正在县衙与商鞅商讨下一步的发展计划,突然,一名士兵匆忙跑进来。
“大人,不好了!有一伙不明身份的人正朝着小县赶来,看样子来者不善,人数众多!” 士兵气喘吁吁地说道。
林羽和商鞅对视一眼,脸色大变。林羽立刻说道:“快,通知陈庆之的精锐小队,准备迎敌。同时,组织百姓做好防御准备,不能让这些人得逞。”
商鞅也迅速补充道:“派人去周边的村庄,通知他们的青壮年来支援,我们要众志成城,保卫小县。”
士兵领命而去。林羽和商鞅急忙来到城楼上,观察敌军的动向。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群人手持武器,气势汹汹地朝着小县而来。
“大人,这伙人看起来比上次的山贼更加难缠,我们该怎么办?” 一名守城将领焦急地问道。
林羽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不要慌乱。我们先坚守城门,利用城墙的优势,消耗他们的兵力。等周边村庄的援兵到来,再内外夹击。”
商鞅点头表示赞同:“同时,我们可以派人从侧翼迂回,扰乱他们的阵型,为正面防御减轻压力。”
林羽立刻安排人手,按照计划行动。陈庆之的精锐小队迅速登上城墙,严阵以待。他们手持弓箭,眼神坚定,准备给来袭之敌迎头痛击。
“弟兄们,小县是我们的家园,绝不能让这些强盗得逞!听我命令,放箭!” 守城将领大声喊道。
随着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士兵们万箭齐发,射向敌军。敌军中顿时传来一阵惨叫,一些人纷纷倒地。但敌军人数众多,他们不顾伤亡,继续向前冲。
“冲啊!抢了小县,大家都能发财!” 山贼头目挥舞着手中的大刀,疯狂地喊道。
敌军很快冲到了城楼下,开始试图攀爬城墙。城墙上的士兵们则用石块、木棒等杂物,奋力击退攀爬的敌人。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林羽看着激烈的战斗场面,心中暗暗担忧。虽然小县有一定的防御力量,但敌军人数占优,若不能尽快打破僵局,小县危矣。
“大人,侧翼的队伍己经就位,是否出击?” 一名士兵前来汇报。
林羽看着城下混乱的敌军,果断下令:“出击!打乱他们的阵型。”
侧翼的队伍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他们挥舞着武器,勇猛无比。敌军没想到侧翼会突然遭到攻击,顿时阵脚大乱。
“不好,我们被包围了!” 敌军中有人惊慌地喊道。
就在此时,周边村庄的援兵也赶到了。他们从后方加入战斗,与小县的防御力量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
“杀啊!保卫我们的家园!” 援兵们呐喊着,冲向敌军。
在三面夹击下,敌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溃败逃窜。
“追!不能让他们跑了!” 林羽下令道。
士兵们和援兵们乘胜追击,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经过一番激战,小县成功击退了来袭之敌,再次保卫了改革的成果。
“大人,此次多亏了您和商君的指挥,以及各位将士和百姓的齐心协力,我们才能击退敌军。” 守城将领兴奋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