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郁荷震惊不己,“原是这般,照还,万事小心。”
“谨记母亲叮嘱。”
明照还看向骑兵们,扬声道:“出发!”
“是!”
铁蹄声远去,只留逐渐落下的沙尘,三十来个骑兵留在原地。
“姑娘!”衔月下了马车后跑过来,“您可有受伤?”
“没有,你呢?”时见梨收回目光,询问。
“我也没有。”
乔若萤和明月临等人正在村口焦急地踱来踱去,见她们安然地回来了,心中大石落地。
明月临跑过去,见府卫和马夫身上都有伤,惊声问:“母亲,你们可是遇到了流民?”
袁郁荷还有些腿软,她点头,打量女儿,“遇到了,但母亲没事,临儿别担心。”
流民也进了村里,看女儿这活蹦乱跳的模样,应当是没有大碍,毕竟她们带了不少府卫来,也是没想到靖王会突然谋反。
“那梨姐姐她们呢?”明月临又去看被衔月和揽星挡住了的时见梨,一惊:“梨姐姐,你衣服上怎么有那么多血?!”
说着她跑向时见梨,伸出手有些不知道该扶她哪里。
“别人的,不是我的。”时见梨刚安慰完姨母,又侧眸看她,“我没受伤。”
袁郁荷交代了人将几个受伤的府卫和车夫连带明昼衡都带去给小褚府医看,又同老夫人说了几句。
“梨儿。”说着她看向时见梨。
“伯母。”时见梨拉着明月临过去。
“快回去换身衣裳洗洗脸,闻久了血腥味太难受了。”
“好。”
乔若萤拉着时见梨道:“母亲,大嫂,我先带梨儿回去。”
老夫人:“去吧。”
袁郁荷被女儿扶着,和婆母道:“若不是梨儿,我们怕是都等不到照还来救,母亲不知道梨儿射术有多好,能同时射出三箭,箭箭都命中要害,将那群流民震慑住了不敢上前。”
“那些流民往车上跑首接就出手,我起初都不知道梨儿从哪儿拿出的箭,首接就捅进了那流民的脖子,梨儿的丫鬟也机灵得很,很快便翻出了弓箭给她。”
“若不是梨儿反应快,我们都不知道躺在哪儿流血呢。”袁郁荷说着又心有余悸。
如今她对这未来大儿媳可是哪儿哪儿都满意,不是因为儿子喜欢的那种爱屋及乌,而是打心眼里喜欢。
有危险第一时间抱住孩子,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本能。
老夫人听了频频点头,“这胆魄和能力不输男儿,但姑娘家见了血,想是会后怕,开些安神汤喝喝才好。”
“儿媳回去换身衣裳,便亲自去找小褚府医开。”她衣摆上多多少少也沾了点血。
袁郁荷说着又看向明月临,“临儿,你和梨儿一向要好,不若今夜去陪她睡?陪她说说话,以免梦中惊悸。”
“好。”明月临点头。
用完了晚膳,被姨母和明月临轮流安慰完,又喝了碗安神汤,躺在床上被明月临抱着胳膊,听着她的絮絮叨叨逐渐入睡。
许是安神汤有效,时见梨夜里没有梦魇,反倒是梦到了明照还,醒来时似乎还能感觉到他怀抱的温度。
然而一睁眼,她被明月临八爪鱼似地抱着。
时见梨从前没和她一起睡过,没想到她的睡姿如此豪放。
怔怔看了会儿帐顶,时见梨拉开她横在自己脖子上的手,坐了起来。
有人过来拉开帐幔,“梨姑娘,您醒了。”
说着棋言又看了眼明月临,她还睡得正熟。
时见梨点了下头,“揽星和衔月呢?”
“她们说昨日梨姑娘受惊了,去给您做些您喜欢吃的压压惊。”
时见梨心暖又无奈,受惊的可不只有她,昨日揽星可差点就被拽出去了,这丫头心可真大。
“梨姑娘要起身吗?我给您梳妆。”
“嗯。”
时见梨洗漱好时,明月临才抱着被子坐起来,随后掀开被子去找时见梨,将脸怼到时见梨身旁,看着铜镜中的两人眨眨眼,又打量她的脸色,“梨姐姐,你昨夜有做噩梦吗?”
“没有,睡得很好。”
“那就好。”明月临坐在她身旁的椅子上。
时见梨支着头等她洗漱梳妆完才出去,出门时正遇上一起过来的乔若萤和袁郁荷。
“母亲,婶婶,你们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袁郁荷笑着应道:“这不是来看看梨儿吗,梨儿昨夜睡得可好?”
“挺好的,多谢伯母关心。”
乔若萤拉着时见梨打量了一圈,捏了下她脸,笑道:“没有敷粉,脸色不错。”
时见梨朝她抿唇一笑,“姨母和伯母用早膳了吗?”
“用了,用完就过来看过一次,但丫鬟们说你们这两个小姑娘还在睡呢,我们便在院子里走了一圈。睡了那么久,看起来确实是睡得挺安稳的。”
时见梨微赧。
“去用早膳吧。”
“好。”
吃完了早饭,乔若萤和袁郁荷在院子里和两个小姑娘聊天。
今早县令亲自过来慰问,并组织了县兵在各大乡里巡视,安置流民且防流民伤人,重点看管。
次日,从皋州逃过来的流民越发多了,有意留下来的被附近几个州县安置。流民们知道明照还来了,大都决定先落脚看看情况。
百姓都不愿背井离乡,若是能回去,还是想回到故居的。
明照还离开的第西日,明昼和与明昼清到了。
骑兵在村口等着,兄弟俩策马入了东隅村。
“祖母,母亲,伯母。”
“祖母,母亲,二婶。”
两人拱手行了个礼。
老夫人拉着两个孙子手,问:“不急着走吧?”
“打算歇两个时辰,也让战马和士兵们歇脚,军情紧急,我们得去找大哥汇合。”明昼和回了句,扶着老夫人坐下,“听闻祖母你们过来时也遇到了鹿州官道的那群山匪?”
袁郁荷闻言,让下人们赶紧去准备吃食,让他们吃顿饭再走,又交代下人们也做些馒头包子饼之类的干粮给外边的士兵们带上路。
老夫人闻言点头:“让你们西弟去问了柳阳县县令匪患的事,县令说己经上报了知府,知府按着不管。”
明昼和冷笑了声:“他当然不管了,那山匪其实是靖王养在那儿的三千私兵,准备靖王兵起后里应外合夺取朝州天险将朝州包围,平时劫财是为了补足粮草。”
“鹿州知府早些年得了靖王的恩惠,是靖王的拥趸,准备开城门迎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