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吊车尾?逆袭狂揍医界权威!

第141章 医生不骗人

加入书架
书名:
医学吊车尾?逆袭狂揍医界权威!
作者:
一顿旋八顿
本章字数:
4598
更新时间:
2025-06-29

“谁说的?”张枫的语气立刻变得夸张起来。

“胡说八道!这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在用这种老掉牙的谣言来骗小孩?”

他一本正经地对晨晨说:“你的腿只是暂时‘掉线’了,我们这些工程师,就是来帮你重新‘连接’的。”

“等会儿麻醉师叔叔会让你舒舒服服睡一觉,等你睡醒了,一切就都搞定了。”

“真的吗?”晨晨半信半疑。

“当然是真的。”张枫的眼神无比真诚,“医生不骗人。”

“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等你好了,可以下地走路,可以跑,可以跳了。你得答应我两件事。”张枫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以后过马路,一定要看红绿灯,一定要走斑马线,好不好?”

晨晨用力地点了点头。

“第二,”张枫的表情更严肃了,“以后要多吃饭,多吃青菜和肉。”

“把自己养得壮壮的,长得高高的,比我还高!能不能做到?”

晨晨被他严肃又有点好笑的样子逗乐了,终于破涕为笑,重重地点头。

“能!”

“拉钩。”张枫伸出自己的小拇指。

晨晨也伸出自己的小手,两根手指,一大一小,就这么在无影灯下,勾在了一起。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站在一旁的麻醉师适时地走了过来,声音同样温柔。

“好了小朋友,我们要准备睡觉了哦,你看这里,像不像一个太空面罩?”

“我们现在要扮演宇航员了。”

晨晨乖乖地戴上了麻醉面罩。

几秒钟后,他长长的睫毛颤动了几下,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整个手术室,安静得只剩下仪器运作的滴滴声。

所有人都重新戴好口罩,眼神瞬间从温和变得锐利。

李天民一首站在不远处,沉默地看完了全程。

他的心,再一次被狠狠地触动了。

他有多久,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了?

李天民恍然大悟。

他错了。

错得离谱。

医生治的是病,但更是人。

李天民缓缓地闭上眼睛,再睁开时,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写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转过头,看向己经站到手术台主刀位置的张枫。

“张枫。”

张枫正准备接过护士递来的电刀,听到李天民叫他,有些意外地回过头。

“李院,您吩咐。”

“谢谢你。”

李天民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道。

胡珂惊得手里的持针器差点掉在地上。

旁边负责清创的小李和小顾,更是目瞪口呆,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整个手术室的助手和护士,全都石化了。

什么情况?!

李院……在跟张枫道谢?

开什么国际玩笑!

就在一个多小时前,在办公室里,张枫可是当着全科室人的面,把李院顶得下不来台啊!

那场面,火药味浓得几乎要爆炸。

所有人都以为,从今天起,张枫在骨外科的日子,绝对不好过了。

穿小鞋都是轻的,说不定很快就会被找个理由发配到哪个犄角旮旯的科室去。

可现在……

李天民,许州一院骨外科的副院长,一个在科室里说一不二。

向来以严厉和古板著称的老资格。

竟然,用这种近乎低头的语气,对一个年轻医生说“谢谢”?

这世界是疯了,还是他们出现幻听了?

张枫自己也懵了。

他完全没料到李天民会有这样的反应。

“李院,您……”

“准备手术吧。”

李天民没有给他把话说完的机会。

他只是深深地看了张枫一眼,然后迅速收回了所有的情绪。

转过身,戴上了专用的手术放大镜。

那一瞬间,他身上那种颓然和苍老的气息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属于一个顶尖外科专家,独有的冷静、果决和强大气场。

“开始!”

一声令下,战斗正式打响。

“电刀。”李天民的声音清晰而稳定。

“小李,小顾,你们两个负责远端断肢,从创口边缘开始。”

“彻底清创,所有失活组织全部切除,不要有任何犹豫。”

“是!”

“清创完成后,立刻给我找出胫前动脉、静脉,还有腓深神经,用不同颜色的血管夹标记好。”

“修剪长度,血管神经的断端情况,给我一个精确到毫米的数据。”

“明白!”

“胡珂,你负责吸引器,保持术野清晰。”

“收到!”

命令一条条下达,精准而高效。

整个手术团队,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

“张枫。”李天民的目光,落在了晨晨那条连接着身体的,血肉模糊的断腿上。

“你我,负责近心端。”

“好。”张枫重重点头。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一步。

他们不仅要在这里找到可以用来吻合的血管和神经。

还要为之后移植腓骨,重建血运,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

“生理盐水,持续冲洗!”

两名护士立刻上前,各自拎起一袋足足有三千毫升的无菌生理盐水,挂在输液架上。

透明的液体顺着管道,冲刷着那条己经与身体分离的左小腿。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却又至关重要到极点的步骤。

断肢再植,清创是第一关,也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基础。

任何一点微小的污染物残留,都可能在术后引发致命的感染。

到那时,别说保住腿,连孩子的命都可能搭进去。

胡珂、小李、小顾,三个人戴着手套,拿着镊子和软毛刷。

他们的动作轻柔到了极致,一点点地掀开破损的肌肉组织,用盐水反复冲洗深处的缝隙。

一块块混杂着油污的破碎组织被切除。

一根根嵌入肌肉的细小纤维被挑出。

整个过程,安静得只能听见吸引器工作的嗡嗡声,还有生理盐水冲刷时发出的“哗哗”声。

张枫和李天民则负责处理连接在晨晨身体上的近心端。

这里的处理,难度更大。

因为这里还连接着孩子的身体,每一次操作,都要考虑到对全身的影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手术室墙上的时钟,时针慢吞吞地爬着。

一个小时。

一个半小时。

足足两个小时后,清创工作才算初步完成。

那条原本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的断肢,此刻己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虽然依旧可怖,但至少,己经能清晰地分辨出肌肉、筋膜和断裂的骨骼。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