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市到南城的火车需要20个小时。
他们买的票是早上出发。
月台上。
宋千安还是想感慨一句,不愧是京市,这火车站的人流量多多了。
以往只在书中见过的人压着人挤上火车的图片今日真实展现了。
“妈妈,他们在干什么?”
宋千安抱着墩墩缓步走在软卧通道上。托袁老爷子的福,他们这次买的是软卧的票,两边景象天壤之别。
“他们在上火车,你们,这个就是火车。”
墩墩转着脑袋看着面前长长的车,进了车厢后,宋千安打量着可以形成独立空间的软卧,感叹道:
“怪不得是能用来接待外宾的呢。”
床位只有两层,两层的床位比硬卧的三层空间大了一倍。
袁凛挨着宋千安坐,往前伸首双腿放松,身体懒懒往后靠着。
他们上车的时间正好,隔壁的火车将要发车,墩墩坐在窗边视线牢牢粘在对面的火车头上。
呜呜呜三声响后,黑灰色的浓烟滚滚升起。
“哇!”
墩墩看着火车开走后,回头看向袁凛,眼里闪着期待的光:“爸爸~”
“叫爸爸也没用。”
撅个屁股都知道他放什么屁的袁凛想也不想地拒绝。
咋看见啥都想要?
心想这胖崽子的性格是不是随了宋千安了?
墩墩哼了一声,头又转了回去,侧脸压在小桌板上,留给袁凛一个圆圆的后脑勺。
没多久又因为对火车的好奇转了回来,看爸爸去接水他也要去。
坐在餐车车间吃饭的时候,一边吃饭一边望着从车窗外不断经过的景色,小嘴没停过。
第一次经历火车过隧道时还一脸懵懂。
多来几次后,再次经过隧道便贴着窗户边上盯着什么时候出隧道,看到前方出现一点光亮“啊啊”叫着。
宋千安在心里庆幸,还好是在软卧,不然这咋咋呼呼的,别人不一定受得了。
——————
南省火车站。
宋父和宋母请了假早早来到火车站外等着接人。
“墩墩还这么小,也不晓得在火车上怎么样?”宋父嘟囔着,脸上呈现担忧的神情。
“有袁凛在你担心什么?”宋母眼睛同样盯着出站口。
如果是安安一个人带着墩墩回来,那她肯定担心得睡不着觉,可有袁凛在身边,她放心得很。
火车到站,人群奋勇而出,宋千安和袁凛跟着人群走出站台。
“安安!”
宋母的视线在人群中搜索,终于瞧见那熟悉的面孔,忙越过人群走过去,宋父紧随其后。
宋千安闻声看去,和袁凛一起叫了一声:“爸,妈。”
“墩墩,这是外公和外婆。”
宋父双手捏了捏衣服下摆,眼睛盯着墩墩玉雪可爱的脸,这好看的嘞。
“外公,外婆。”墩墩歪着脑袋,脆生生叫人。
“哎,哎,”宋父宋母咧着嘴应道,细纹在眼尾绽放。
宋千安眉眼间透露出几分无奈,这两声回应比刚才应她的时候欢喜多了。
袁凛开口道:“爸,妈,我们先回去吧。”
“对对,走走走,老宋,快帮忙拿点行李呀。”
宋母上前一步拉着宋千安的手臂,嘴上催促着宋父。
“爸,不用,我能拿。”
宋父从袁凛手里拎过一个行李袋,“客气什么了,哪能都让你一个人拿,”
街道上电轨车穿行而过,街上的场景和记忆中的画面重合,三年过去,南城还是那个南城。
时隔三年,宋千安的房间除了少了她的部分物品和衣物,没什么变化。
新铺的被子柔软,空气中没有久未居住的灰尘霉气,呼吸间是干燥暖意的气息。
宋父挨着墩墩坐在沙发上,宋母忙着去泡奶粉,嘴里念叨:“这一大早的肯定还没有吃早饭吧?外婆先给你泡奶粉喝啊。”
“妈,我们早饭吃过了。”
“在火车上能吃什么好东西啦,再说奶粉我都己经买了,不给墩墩吃给谁吃呀?”
宋父觑了一眼大刀阔斧般坐在另一边沙发上的袁凛,一下感觉回到了提亲那日。
笑呵呵地说宋母的好话;“她一大早就起来和面了,还调了馅,说要包饺子吃了。”
这时候的人普遍认为饺子是代表团圆的,宋母也不例外。
早起六点的时候宋父看着她忙活,不太理解:“你一大早的这么紧赶着,还不如去饭店里吃呢。”
“你什么意思呀?嫌弃我的手艺啦?”宋母正在奋力揉面团,闻言首起身子瞪着他,
“我什么时候嫌弃你的手艺了,我是想着上饭店吃不是更能体现我们的心意吗?”
宋母上下扫了他一眼,双手重新和着面团,不赞同道:“双手做的才是心意了,饭店有什么心意?厨子的心意呀?”
宋父一脸不以为意:“这就是你的短见了,去饭店都没诚意了那怎么别人走关系要办事都下饭店请客的了?怎么不像你这样请到家里来就好了。”
宋母“啪”地一声把面团摔在面板上,手掌向后,以手背叉腰:
“一大早的你是不是就来气我了?你说的和我说的能一样吗?袁凛是我们的女婿,那又不是别人了。”
“好好好,我说错了,行了吧?”
宋母也没时间跟他计较,把面团团成圆,拿出昨晚就调好的馅儿。
虽然现在的天气不会坏,但宋母还是检查了一下才放心,墩墩还这么小,肠胃弱,要是吃了坏的要出事的。
“来,闻一下,没坏吧?”宋母把盆子怼到宋父眼前,让宋父也检查一下,上多重保险。
“这天气去上哪里坏去?又不是夏天。”话是这么说,宋父还是老实凑近,认真闻了一下,肯定道:“没坏。”
“那就好,来得及就包,来不及的话先把他们接回来再包也是一样的。”
宋母做事利落,和她婉约的长相有很大的反差。
此时接回了女儿女婿还有外孙,宋母给墩墩泡好了奶粉,看着他抱着奶瓶喝奶的可爱样子,浑身打满了鸡血一样,转身进入厨房包饺子了。
“妈,我来帮您。”
“哎,不用。”
宋母下意识就回绝了,话出口才意识到这是袁凛说的话,于是更加坚定地拒绝道:
“快歇着吧,火车上也不好受,这点饺子我很快就好了。”
“妈,拿出来一起包吧,墩墩也喜欢包饺子。”宋千安从房间出来,看向宋母说道。
带上了墩墩,宋母就无法拒绝了,把东西都摆了出来,墩墩己经喝完了奶,果然也要凑热闹。
“爸,你的脚怎么样?没有什么后遗症吧?”
“没有,哪有那么严重。”
说起这个事,宋父突然想起在他住院时期那个小伙子的好心照顾,便对宋千安说道:“对了,那个宋锦奕,你的高中同学,还记得吧?他挺热心的。”
“记得,我找个机会给他送点谢礼。”
袁凛捏合饺子的动作一滞,侧眸不动声色地落到宋千安脸上又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