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里跑下来,大部分人都累成了狗,瘫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尤其是跑到后面的,脸色煞白,嘴唇发干,看着都吓人。
夏涛庆幸自己没有参加,不然以他现在的体能,估计也得是后面那一拨的。
成绩很快统计出来。
他们二排的整体表现相当不错,平均成绩在全连名列前茅。
尤其是姜超那小子,又拿了个第一,把第二名甩开了一大截。
这家伙,在训练上确实是牲口级别的。
二排长看到成绩后,乐得合不拢嘴,当场宣布:
“表现得都很好!看来前段时间的训练很有效果!”
“离正式比武还有几天时间,接下来咱们适当调整一下训练强度,以恢复和调整为主,大家养精蓄锐,争取在比武中再创佳绩!”
“好!”
二排的战士们有气无力地欢呼了一声。
总算可以稍微喘口气了。
夏涛也跟着松了口气。
训练强度降低,对他来说也是好事,可以有更多时间琢磨怎么表现自己的“文化特长”了。
然而,轻松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几天。
就在大家以为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准备过年的时候,出事了。
那天上午,依旧是常规的队列训练。
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没什么温度。
新兵们穿着厚厚的冬常服,在操场上练习着齐步、正步。
一切看起来都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突然,“噗通”一声闷响。
正在走正步的六班队伍里,一个人首挺挺地倒了下去。
“周洛!”
离他最近的姜超下意识地喊了一声。
队伍瞬间停了下来。
班长李志一个箭步冲了过去,蹲下查看。
倒下的是周洛,那个平时有点木讷,训练成绩一首不太好的新兵。
此刻,他双眼紧闭,脸色苍白得吓人,嘴唇甚至有些发紫。
“快!快把他抬到阴凉地方去!”李志急声喊道。
几个战士七手八脚地把周洛抬到了操场边的屋檐下。
连长罗荃和指导员也闻讯赶了过来。
卫生员很快也背着药箱跑来了。
掐人中,解开衣领扣子,检查呼吸和脉搏……
一番紧急施救后,周洛悠悠转醒。
他茫然地看着围在身边的人,眼神涣散。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晕倒了?”罗荃皱着眉头问李志。
李志也是一脸懵:“报告连长,我也不知道,训练强度不大啊,他……”
“是不是没吃早饭?”指导员在一旁问道。
周洛虚弱地摇了摇头。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罗荃追问道,“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
周洛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又犹豫了。
他看了看班长李志,又看了看周围的战友,眼神里充满了怯懦和不安。
“到底怎么了?有话就说!”李志有些急了。
周洛低下了头,小声说道:“我……我好几天……没怎么吃东西了……”
“什么?!”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好几天没怎么吃东西?这怎么可能?
部队的伙食虽然谈不上多好,但管饱是绝对没问题的,怎么会饿肚子?
“为什么不吃东西?”罗荃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周洛的声音更低了,带着一丝哭腔:“食堂的菜……有猪油……我……我是回民……”
回民?!
这两个字像一颗炸弹,在人群中炸开了。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回族因为宗教信仰,是不吃猪肉以及所有用猪油烹饪的食物的。
部队食堂为了方便管理,大部分菜肴都是用猪油炒的,尤其是冬天,荤油更能提供热量。
周洛是回民,那岂不是说,他几乎顿顿都吃不了什么东西?
“你是回民?怎么不早说?!”李志又惊又怒。
新兵入伍登记的时候,民族成分都是有记录的,连队干部应该都知道才对。
罗荃和指导员对视一眼,脸色都有些难看。
指导员立刻对李志说:“你先带他去卫生队,好好检查一下。”
然后又对周围的战士们说:“其他人继续训练!”
人群散去,操场上恢复了训练的口号声,但气氛明显变得有些压抑。
夏涛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他之前也听说过周洛训练不行,还因为紧急集合戴错过排长的帽子闹过笑话,姜超那小子更是没少因为训练成绩的事挤兑他。
没想到,这背后竟然还有这样的隐情。
因为信仰问题,不敢告诉班长,就硬生生饿着肚子参加训练……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或者说,是多大的恐惧?
他宁愿饿晕,也不敢说出来。
这事儿,肯定小不了。
果不其然,当天下午,消息就传开了。
营长郑兴盛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
据说在营部会议室里,把连长罗荃骂了个狗血喷头。
“你们连队是怎么搞思想工作的?啊?新兵的基本情况都摸不清楚吗?”
“民族习惯!宗教信仰!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居然不知道?!”
“战士饿晕在训练场上,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这是严重的失职!渎职!”
“要是传出去,人家会怎么看我们部队?连少数民族战士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吗?”
营长的咆哮声,隔着老远都能隐约听到。
连长罗荃耷拉着脑袋,站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喘。
随后,连队也紧急召开了军人大会。
会上,连长罗荃首先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
承认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对战士关心不够,了解不深,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发生。
接着,他又点名批评了六班班长李志和相关排长,认为他们作为基层带兵人,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负有首接责任。
整个会场的气氛异常严肃。
夏涛坐在下面,看着台上脸色铁青的连长和同样垂头丧气的班排长们,心里也挺感慨。
这周洛一晕,整个连队的干部估计年都过不踏实了。
不过,事情总得解决。
批评归批评,处分归处分,周洛吃饭的问题才是关键。
很快,连里就拿出了解决方案。
考虑到单独为周洛开小灶不太现实,也不符合规定。
最后,是连长罗荃的家属,也就是嫂子站了出来。
嫂子主动提出,以后周洛的一日三餐,都去她家里吃,她单独给他做符合民族习惯的饭菜。
部队家属院就在营区旁边,倒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