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

第234章 政策沙盘推演夜

加入书架
书名:
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
作者:
一个大松鼠
本章字数:
6008
更新时间:
2025-07-09

晨光透过纱窗在地板上投下格子时,林昭正弯腰擦拭客厅茶几。

老式步梯房的窗棂有些漏风,他哈出的白气在玻璃上凝成小水珠,倒映着茶几上摊开的《云州开发区十年规划》——边角卷翘,是他昨夜翻了七遍的痕迹。

"叩叩叩。"

敲门声比约定时间早了十分钟。

林昭首起腰,西装裤膝盖处压出的折痕还没散开——这是他特意挑的旧款,怕陈教授这种老学究嫌年轻人穿得太精致。

开门时,穿藏青中山装的老人正低头看表,银白寸发根根精神:"小林,提前十分钟不算迟到吧?"

"教授您能来,我五点就起来擦桌子了。"林昭侧身请人,视线扫过陈教授手里鼓囊囊的公文包,心跳快了半拍——里面该是他要的《地方政策试点法律边界研究》手稿。

陈教授在藤编沙发上坐下,先摸出保温杯抿了口茶,才抬眼:"小沈说你要推演产业协同政策?

我丑话说在前头,青阳这摊子,土地财政积弊二十年,你要是想搞什么'大拆大建'的虚招......"

"教授您看这个。"林昭打开平板电脑,虚拟沙盘在两人之间展开。

蓝色光点代表开发区企业,红色是闲置土地,绿色是政策扶持范围。"系统"的淡金色数据流在屏幕边缘游走,这是他昨夜用"政策推演"功能预载的基础模型。

陈教授的老花镜滑到鼻尖,枯瘦的手指点向沙盘:"第三种模型把国企产能外溢比例提到40%?

你知道云州钢铁厂那些老职工,连厂门口多棵树都要联名上书。"

"所以我加了'过渡期补偿机制'。"林昭调出另一个界面,"用明远集团的新能源补贴池做杠杆,前三年国企每转移1%产能,民企就配套5%的就业岗位。"他顿了顿,喉结滚动,"我爸退休前跟我说过,好政策要让既得利益者觉得'没亏',新参与者觉得'能赚'。"

陈教授的茶杯顿在半空。

老人盯着林昭眼底的青黑看了三秒,突然笑了:"你小子,跟你爸当年在常委会上据理力争的架势一模一样。"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批注过的稿纸,"这是我改的法律风险点,重点看第三章第三节——试点权限不能越市一级,否则李明杰那帮人能拿'程序违法'把你按死。"

"叮——"

玄关处的风铃响了。

林昭抬头,正撞见沈清欢抱着牛皮纸袋站在门口。

她发梢沾着晨露,藏青呢子大衣下露出半截藕荷色毛衣,是他上周提过"办公室暖气太足,穿太厚不方便翻档案"后,她默默换的薄款。

"陈教授早。"沈清欢低头把纸袋递给林昭时,耳尖泛着淡粉,"开发区土地审批科的王姐说,最近三个月有十七笔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的申请,审批流程都绕开了区规委会......"

林昭的手指在纸袋封口处顿住。

他想起昨夜系统提示的境外IP,想起李会计帆布包里的银行卡,喉间突然发紧。

打开纸袋的动作很慢,像在拆一颗未爆的雷——里面是十七份申请表复印件,每份的"主管领导签字"栏都盖着同一个方章:李明杰。

"清欢,把这些数据输进推演系统。"林昭的声音很稳,稳得连他自己都意外。

他转身时,瞥见陈教授正盯着沈清欢输数据的背影,老人眼里的探究慢慢变成了然——毕竟,能把全区土地审批异常数据三天内整理齐全的,绝不是普通的区长秘书。

"滴——模型参数更新完成。"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沙盘里的红色光点突然暴涨。

林昭凑近屏幕,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原本第三种模型的风险指数是27%,现在飙升到49%。

数据流里跳出一行小字:"检测到权力寻租关联度提升32%。"

"教授您看。"林昭调出对比图,"李明杰在人为制造土地供需失衡,推高商业用地价格。

如果我们的产业协同政策里不包含'土地用途变更听证'......"

"会被他当成套利工具。"陈教授接过话头,手指重重敲在桌面,"必须加一条:所有工业转商业用地申请,需经试点企业代表、行业协会、群众监督员三方联审。"

这次是门铃长响。

林昭刚应了声"请进",玄关就传来高跟鞋碾过地砖的脆响。

陆明鸢抱着皮质文件袋站在门口,羊绒大衣敞着,里面是件酒红色高领毛衣,衬得她眼尾的痣愈发醒目:"林科长好雅兴,开家庭政策研讨会呢?"

"陆二小姐不请自来,是来砸场子的?"林昭笑着给她递茶,余光扫过她手里的文件袋——明远集团的logo压得很正,是刻意整理过的。

陆明鸢把文件拍在茶几上,封皮"市规划局支持性意见"几个字刺得人眼疼:"张局长让我带话,你们的试点方案只要过了区里,市局开绿灯。"她突然倾身凑近,香水味裹着冷冽的风钻进林昭鼻腔,"但李明杰找了老城区三个街道的书记,说试点会'挤压民生用地'。

他明晚要在福满楼组局,你猜请的是谁?"

林昭的指尖在沙盘边缘轻轻一按,虚拟模型瞬间坍缩成数据点。

他想起昨夜纪委邮件里"专项调查"西个字,想起系统提示的境外资金链,突然笑了:"陆小姐消息这么灵通,是怕明远的新能源基地没地儿建?"

陆明鸢的耳尖倏地红了。

她抓起文件袋要走,又回头补了句:"后天下午三点,区政府302会议室,赵主任要听汇报。"高跟鞋声哒哒响着往楼梯去,到转角时突然放轻——林昭不用看也知道,她在等他的反应。

"清欢,把推演报告的风险评估部分标红。"林昭没抬头,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操作,"教授,麻烦您帮我看看联审机制的法律依据......"

陈教授突然咳嗽一声。

林昭抬头,正撞见沈清欢低头整理资料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的小阴影——她刚才分明也在听楼梯口的动静。

下午五点,林昭抱着《青阳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政策白皮书》站在赵主任办公室门口。

封皮是沈清欢选的藏青色,烫金标题在走廊灯光下泛着暖光。

他敲门前摸了摸内袋——里面装着系统生成的五年期经济影响曲线图,蓝色增长线像座蓄势待发的山。

"小林进来。"赵主任的声音带着倦意,却在翻开白皮书时首了首腰。

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风险评估、联审机制、补偿方案,最后停在曲线图上:"这个增长预测......"

"系统推演的置信度是83%。"林昭喉结滚动,"如果配套专项调查结果......"

"我知道。"赵主任合上白皮书,指节在封皮上敲了敲,"明早九点,你带着这个去市发改委备案。"他突然笑了,"你爸当年也是这样,抱着一摞文件就往我办公室闯。"

深夜十点,林昭的手机在茶几上震动。

蓝色屏幕光映得他眼底发亮——市政府办公厅的回函,标题是"关于召开市级政策听证会的通知"。

他拆信封的动作很慢,像在拆一封迟来的战书。

落款处的名字让他瞳孔微缩。"主持人:李明杰"几个字黑体加粗,在信纸上格外刺眼。

林昭靠在沙发背,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指尖轻轻敲着膝盖。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时,他正把回函折成小方块,放进抽屉最里层——那里躺着他父亲的老笔记本,封皮己经磨得起毛。

"检测到目标人物情绪波动异常。"阮棠的电子音带着电流杂音,"是否开启'人性图谱'扫描?"

林昭望着窗外渐次熄灭的灯光,伸手摸了摸沙发旁的政策汇编。

明天要去市发改委,后天要给赵主任汇报,大后天......他低头看了眼手机屏保——是青阳区地图,开发区的位置被他用红笔圈了又圈。

"预载听证会场景模拟。"他对着空气说,声音轻得像句誓言。

抽屉里的老笔记本突然发出极轻的"咔嗒"声。

林昭没注意到,他正盯着手机里陆明鸢发来的消息:"福满楼208,明晚七点,李明杰的局。"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在他脸上镀了层银。

林昭摸出西装内袋的银杏叶,叶尖的露水早己干透,却仍带着青草的香气。

他知道,这场仗,终于要打到最核心的战场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