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位祖姓威武将军却皱起眉头,陷入迟疑。
两万精骑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他怎能舍得交给这位少年勋贵去挥霍。
万一全部折在南边,可怎么办。
所以这个主意,只是在他脑子打个旋儿,就被他断然舍弃了。
他果断摇头,婉拒道:
“殿下此举太过冒险,若是有个万一,我麾下儿郎损失事小,可若您出了事,卑职万死难辞其咎。”
这位少年勋贵闻言后,死死盯着祖大寿。
他忽然就笑了,“祖将军果然是谨慎小心之人。”
祖大寿闻言,心中一松,还以为对方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料就在这时,这位在昀霄国排行十三的少年勋贵忽然说了一句:
“既然祖大将军不愿亲自南下,那可否将那五千重骑借我?”
祖大寿闻言一滞,神色无奈。
他省吃俭用二十年,才攒下五千重骑,若借给这位少年勋贵,万一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怎么办。
所以,他苦笑摇头:“求殿下不要为难卑职。”
岂料那少年非但没有放弃,反而步步紧逼:
“三千,祖将军,我只要三千,借我三千兵马,本殿今日就承你这个情。”
“待我南狩归来,定会在父王那里大大宣扬你的功绩。”
“退一万来讲,即便我事出不谐,也不会牵连将军,所有后果我一人承担。”
祖大寿一时间,左右为难。
常言道,事不过三,己经拒绝两次了,若再次拒绝。
怕是真的会得罪这位刚刚崛起的朝中冉冉之星。
都说这位十三皇子素有谋略,气度胆魄非比寻常,远胜其他皇子,常常有惊人之举,故而极得金账汗王的青睐。
更有甚者,还传出汗王有意传位给这位排行十三的皇子殿下。
一旦今日恶了这位少年贵人,恐怕日后即便真有机会再往上爬,也会被此人摁下。
所以,祖大寿思索片刻后,决定借他三千。
就当花钱买平安了。
他深吸一口气,首视对方,沉声道:
“十三殿下,卑职可借你三千兵马,不过不是重骑,只是轻骑。”
少年勋贵闻言大悦,喜形于色,“好!”
“殿下且慢,卑职有言在先。”
少年笑容一敛:“将军请讲。”
祖大寿沉声道:“第一,这三千兵马是卑职借给殿下的,并非赠予;”
“第二,殿下带走多少人,也要带回多少人。”
“第三,若.....若出师不利,事后卑职不会承认借兵一事。”
少年勋贵拊掌一笑:“将军放心,这三件事我都答应你。”
威武将军祖大寿闻言一松,随即以茶代酒:
“如此,那卑职就预祝殿下凯旋而归了。”
少年勋贵轻轻一笑,嘬茶轻饮。
俩人尽兴而归。
三日后。
这座边城外的大营,有三千铁骑,趁夜外出。
他们乘着夜色,疾驰南下,准备发起一场长途奔袭战。
三千铁骑最前方,一位年轻将领目光炯炯,野心勃勃的对身边三位千户长大将说道:
“诸位,据我所知,南边的大夏国正在遭遇一场内乱。”
“他们的皇帝己经驾崩,原本掌权的是个妇人,可不知为何,又被一个小儿推翻了,正是人心不稳之际。”
“所以此次我等目标,不是千里之外的晋州城,而是那座大夏帝都——永康城。”
三位千户长脸色巨变,神色各异,有些面面相觑。
他们相视一眼后,稀稀拉拉的拱手称是。
少年勋贵大悦,笑道:
“三位将军无忧,我麾下粘杆郎早己探查清楚,而今南国政权更迭,朝中大多在观望等待,绝不敢贸然出击。”
“再加上他们承平日久,武备松弛,人心涣散,战力必然大减,借用南边的话说,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在我,何愁不能大胜而归。”
“所以此次南下狩猎,我们的目标有俩个,一是占领夏国永康城,二是活捉那位谋逆叛乱的小皇帝。”
三位千户长神色兴奋,也渐渐觉得此行大有可图。
不过也有人忐忑不安:“殿下,我们才三千人,真的可以打下永康城么?”
少年勋贵大笑:“谁说我们只有三千?”
几人有些意外。
只听这位十三皇子嘴角邪笑:
“此行我等全部换上南国人的服饰,以‘勤王’名义南下,沿途城池谁敢阻拦!”
所有将领闻言大惊。
此举........可真是胆大包天啊!
不过还别说,确实大有可为哈~
他们神色激动,跃跃欲试。
似乎建功立业,攒下不世功勋就在眼前。
“还有,殿下,南国得修道力量也不弱。”
那十三皇子大手一挥。
只听天穹之上,似有十道身影默然矗立。
他微微一笑:“我母后借了本殿十位金丹扈从,不知可够?”
所有将领相视一眼后,齐齐拱手:
“我等愿遵殿下号令!”
少年放声大笑,然后一脸鹰视狼顾,向南狞笑:
“众将听令,即刻南下!”
“踏平夏都,活捉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