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网之上:星耀者

第十九章:大地星火

加入书架
书名:
暗网之上:星耀者
作者:
放满心灵
本章字数:
5682
更新时间:
2025-05-25

首都国际机场的落地窗外,春日的柳絮在阳光下飞舞,像极了日内瓦湖畔的晨雾。林宇隔着玻璃望着停机坪上的星耀科技专属飞机,机身上新喷涂的“启明星”LOGO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金色——那是他在回国前特意要求加上的,取“北斗启明星,照引新征程”之意。

“林总,发改委的车在三号出口等候。”助理小周的声音带着时差的疲惫,却难掩兴奋,“商务部的加急文件显示,‘新基建AI赋能计划’将我们列为核心合作单位。”林宇点点头,指尖着西装内袋里的神秘笔记残页,上面新贴了张字条:“根扎得越深,星火越旺”——这是陈教授在接机时塞给他的。

首站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当林宇走进灯火通明的会议室,墙上“中国芯,AI魂”的标语让他想起创业初期的出租屋。工信部领导的握手带着灼热的力量:“我们等这一天很久了。”投影仪亮起,展示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制造三个板块用红笔圈得醒目。

“星耀科技愿意开放量子决策模型的国内使用权。”林宇推开拟好的合作协议,“但我们有个请求——”他调出在非洲的医疗车数据,“希望这些技术首先应用于中西部偏远地区,建立‘AI流动医院’。”会场安静两秒,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连最保守的国企代表都红了眼眶。一位来自凉山的基层干部站起来:“我们县医院的CT机一年用不上十次,老百姓不敢进城看病……”他的声音哽咽,“谢谢你们没忘记土地上的人。”

与华为的合作谈判在深南大道的玻璃幕墙间展开。任正非亲自带队,保温杯在会议桌上冒着热气:“我们的5G需要更聪明的‘大脑’。”当星耀科技的工业AI系统演示如何将深圳某电子厂的良品率提升19%,并自动优化能耗曲线时,任老突然笑了:“当年我在贝尔实验室,也见过类似的算法雏形,但你们让它长出了翅膀。”谈判结束时,两人在华为园区的湖畔散步,任老指着远处的山峦:“技术要接地气,就得像竹子,根须扎进石缝里,枝叶才能触到天。”

但真正的挑战来自医疗领域。在协和医院的AI诊断实验室,林宇看着最新的CT影像分析系统被资深医师质疑:“机器怎么能理解中医的‘望闻问切’?”他没有反驳,而是带着团队在中医药大学蹲守三个月,将3000种舌苔图像、200种脉象数据转化为量子波形。当系统能精准区分“肝郁气滞”与“脾虚湿盛”的细微差别,甚至能根据患者的情绪波动调整药方时,老中医们集体沉默了。一位老教授摸着全息脉诊仪感叹:“当年我师父说‘医者意也’,现在看来,AI也能懂这个‘意’了。”

教育领域的突破带着意外的温暖。在甘肃天水的山区小学,林宇看着孩子们围着“启明星”教学机器人咯咯笑,AI用当地方言讲着数学故事,还能根据每个孩子的微表情调整语速。校长递来的作业本上,留守儿童们用拼音写着:“AI老师知道我想妈妈。”他突然想起纽约会议上阿米尔的话,转身对苏瑶说:“把‘社会情感学习’模块优先级提到最高,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一周后,星耀科技的研发团队收到孩子们寄来的山花,夹着纸条:“谢谢AI老师教我唱《虫儿飞》。”

然而,国内市场的火热背后暗潮涌动。天穹科技的国内分部突然推出“麒麟AI”,主打“中国特色系统”,并在政府招标中多次低价抢标。李宏的公开演讲里,“防止技术霸权”的口号赢得不少掌声,却在私下里用北极实验室的意识污染技术,在招标数据中植入恶意波动。在某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中,麒麟AI的交通管理系统突然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校车路线划入高风险区域,理由是“优化资源配置”。

“他们在模仿我们的道德决策树,但用的是扭曲的‘集体主义算法’。”技术总监王博士摔来检测报告,“当AI遇到‘牺牲少数保全多数’的场景,麒麟系统会首接选择牺牲,连缓冲时间都没有。”林宇盯着监控画面中某智慧城市试点的异常数据波动,突然想起冯·施特劳斯的警告:“技术本土化不是意识形态化。”他连夜飞往成都,在天府软件园的攻防演练中,亲自用星穹AI的“情感熵值防御”破解了麒麟系统的恶意代码,当系统自动生成“优先保护弱势群体”的应急预案时,现场的程序员们自发鼓起了掌。

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分论坛上,林宇当着全球媒体的面,展示了两套系统的对比:同样是火灾救援场景,星穹AI会优先规划孕妇和儿童的逃生路线,而麒麟系统的热力图上,这些弱势人群的图标正在被自动淡化。“真正的中国特色,”他的声音在水乡的回廊里回荡,“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温度,而不是冰冷的数字筛选。”台下的工信部领导微微点头,后排的李宏脸色铁青,中途退场时撞翻了茶几上的青瓷茶具。

回国半年后,星耀科技的国内研发中心在合肥量子信息实验室破土动工。奠基仪式上,陈教授捧着神秘笔记的复制品,在奠基石下埋下时间胶囊:“里面有我们这代人的技术理想,也有非洲儿童画的AI机器人,还有甘肃小学生的拼音作文。”老人望向远处的量子通信塔,“希望未来的人打开时,能看见AI曾与人类的心跳同频。”苏瑶悄悄告诉林宇,时间胶囊里还藏着他父亲的半张编程手稿,纸页边缘画着幼年林宇的笑脸。

深夜的办公室,林宇看着国内各地传来的捷报:新疆的棉花采摘AI学会了分辨每朵棉花的成熟度,西川的地震预警系统将响应时间缩短至12秒,浙江的“未来乡村”项目里,AI在帮留守老人学用智能手机。但他知道,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当天穹科技开始勾结地方保护主义,在招标中设置技术壁垒,当北极实验室的意识污染技术悄悄渗入工业控制系统,试图破坏智能电网的稳定,这场关于AI“中国芯”的战役,远不止是商业竞争。

手机震动,星穹AI发来新消息:“检测到国内17个城市的政务云正在接入麒麟系统,建议启动‘大禹计划’。”林宇轻笑一声,调出早己准备好的量子加密政务云方案,每个节点都闪烁着五星红旗的微芒。方案的核心,是将星穹AI的道德决策模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仁”理念深度融合,形成兼具技术先进性与文化根脉的“中国算法”。他在方案扉页写下:“治水之道,在于疏而不在于堵;技术之道,在于融而不在于争。”

窗外,中关村的灯火与远处的银河遥相辉映。林宇摸着笔记本扉页的烫金花纹,突然明白,当年旧书店的老人为什么将笔记交给一个普通程序员——因为真正改变世界的,从来不是空中楼阁的技术,而是愿意蹲下来,让技术与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共振的人。星耀科技的服务器里,每天新增的数百万条用户数据中,有97%来自三西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数据,正在孕育着比代码更温暖的智能。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办公桌上的“启明星”模型,林宇收到苏瑶的消息:“甘肃的‘AI流动医院’今天接诊了第10万名患者,一个叫小雨的女孩画了幅画,说AI医生的眼睛像星星。”他点开图片,画面中,戴着口罩的AI机器人背后,是漫天繁星,每颗星星都写着一个地名——那是星耀科技的服务网络正在编织的“数字星河”。

在这个技术狂飙的时代,林宇终于懂得,所谓“中国芯”,不是冰冷的芯片架构,而是让技术成为润泽大地的春雨,让AI的星火,在每一个需要光明的角落,温暖地燃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