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很快只剩下皇帝、梅梅和几个贴身太监。皇帝走下龙椅,来到梅梅面前。近距离看,他的眼下有明显的青黑,嘴角也有细纹,显然长期操劳。
"陪朕走走吧。"皇帝说。
御花园里花木扶疏,假山流水,景致宜人。皇帝挥退随从,只留梅梅一人在湖边小亭中。
"你长得像君雅。"皇帝突然说,"尤其是笑起来的样子。"
君雅...母亲的名字。梅梅心头一热:"陛下认识我母亲?"
"何止认识。"皇帝望着湖面,眼神悠远,"当年朕还是太子时,常与你母亲在此赏梅。她最爱白梅,说它'冰肌玉骨'..."
梅梅静静听着,从皇帝的语气中听出了真挚的情感。这位高高在上的君主,似乎真的怀念她的母亲。
"永宁,你可知道为何先帝封你为此号?"皇帝突然问。
梅梅摇头。
"希望你永远安宁。"皇帝轻叹,"可惜事与愿违...李鹤不会轻易放过你。"
梅梅心头一震:"陛下知道...?"
"朕不傻。"皇帝冷笑,"当年梅家血案,先帝临终前才得知真相,却己无力回天。这些年来,李鹤党羽遍布朝野,连朕都..."他突然住口,转而道,"你肩上的胎记,给朕看看。"
梅梅略一犹豫,轻轻拉开左肩衣襟,露出那朵五瓣梅胎记。皇帝的眼神瞬间变得复杂,有怀念,有悲伤,还有...一丝梅梅读不懂的犹豫?
"果然是梅氏血脉..."皇帝喃喃道,"先帝没看错人。"
梅梅刚想询问这话的含义,一个太监匆匆跑来:"陛下,边关急报!"
皇帝脸色一变:"朕这就去。"他转向梅梅,"你先回梅香苑休息。记住,无论谁给你什么东西,先让赵景舟检查。"
梅梅郑重点头。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她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这位舅舅似乎知道得比说出来的多得多...
回梅香苑的路上,梅梅刻意放慢脚步,记下沿途布局。经过一处偏僻的回廊时,一个正在扫地的小宫女突然塞给她一张纸条,然后低头匆匆离去。
梅梅将纸条藏入袖中,回到梅香苑才敢打开。上面只有潦草的几个字:"勿食御膳房糕点,慎用熏香。"
又是熏香!梅梅想起早上那瓶"百花香露",心头警铃大作。看来这宫中想害她的人不止一个...
"郡主,晚膳己备好。"青黛在门外轻声禀报。
梅梅收起纸条,来到外间。桌上摆着十几道精致菜肴,色香俱全。她假装不经意地问:"这些是御膳房送来的?"
"回郡主,是梅香苑小厨房特意准备的。"青黛回答,"陛下吩咐了,郡主的饮食一律由专人负责,不经御膳房。"
梅梅稍稍放心,但还是每道菜都先让青黛试过才动筷。饭后,她借口疲累早早回房,实则想仔细检查孙无咎给的荷包。
荷包里的东西很简单:几包常用药材,一本薄薄的笔记,还有一个小瓷瓶,标签上写着"血茸丹"。梅梅翻开笔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药方和病症案例。翻到中间时,她突然发现有几页被撕去的痕迹,只残留一行小字:
"双生子之症,气血相引,需..."
后面的内容被撕掉了。梅梅皱眉思索。"双生子"是什么意思?是指双胞胎吗?难道...
一个大胆的猜测浮现在脑海:她可能有一个双胞胎兄弟或姐妹?但为何从未听孙无咎提起?
正思索间,门外传来青黛的声音:"郡主,太医院送来安神汤。"
梅梅赶紧收好荷包:"进来。"
青黛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进来:"说是助郡主安眠的。"
梅梅接过碗,假装闻了闻:"放着吧,我待会儿喝。"等青黛退下后,她仔细检查汤药——色泽暗红,气味微苦,表面看是普通的安神汤。但当她用银簪轻搅时,簪尖立刻变黑!
有毒!梅梅的手微微发抖。她才入宫半天,就接连遭遇下毒!看来李鹤是铁了心要除掉她...
次日清晨,梅梅刚梳洗完毕,赵景舟就匆匆赶来:"郡主,今日太医院要为您诊脉。"
梅梅立刻明白这是李鹤的主意:"他们想查什么?"
"'气血双修'的痕迹。"赵景舟压低声音,"这种秘术修习者,脉象与常人不同。李鹤想确认你是否真学了药王谷秘术。"
"那我..."
"别担心,我自有安排。"赵景舟递给她一粒药丸,"含在舌下,可暂时改变脉象。"
梅梅依言照做。不久,三位太医果然前来"请脉"。为首的胡太医年约六旬,是太医院院判,态度还算恭敬;另外两位年轻些的则明显带着审视的目光。
梅梅安静地伸出手腕。胡太医把脉片刻,眉头微皱:"郡主脉象平稳,只是有些气血不足,开些滋补药即可。"
另外两位太医却不肯罢休:"郡主,可否让下官再诊一次?"
梅梅刚要答应,一个年老的宫娥突然跌跌撞撞地冲进来:"胡太医!快!太后娘娘头风又犯了!"
胡太医立刻起身告罪,匆匆离去。剩下两位太医对视一眼,也只好跟着离开。梅梅注意到其中一人在临走前,目光在她左肩位置停留了片刻...
危机暂时解除,梅梅长舒一口气。赵景舟却神色凝重:"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李鹤己经起疑了。"
"师父,我有个问题。"梅梅犹豫了一下,"您可知道'双生子'是什么意思?"
赵景舟明显一怔:"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在孙...师叔的笔记上看到的,但那一页被撕掉了。"
赵景舟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此事说来话长...等你见到太后,或许会明白。"
"太后?"
"明日太后设宴为你接风。"赵景舟意味深长地说,"记住,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要表现出来。"
梅梅满腹疑问,但看出师父不愿多说,只好暂时按下。午后,她在青黛陪同下熟悉宫中环境。经过一处偏僻院落时,突然听到里面传来痛苦的呻吟声。
"这是哪里?"梅梅问。
"浣衣局。"青黛回答,"一些年老体弱的宫人居住之所。"
梅梅推门而入,只见简陋的屋子里躺着几个老妇人,有的在呻吟,有的呆呆望着房梁。最里面的床铺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宫娥正抱着头痛苦地翻滚。
"她怎么了?"梅梅快步上前。
"回郡主,是陈嬷嬷,老毛病了。"青黛解释,"太医院说是头风,每月发作几次,无药可医。"
梅梅仔细查看老妇人的症状——面色潮红,太阳穴青筋暴起,确实是头风的迹象。她下意识地搭上老妇人的手腕,进入了"内视"状态。
老妇人体内的气血乱成一团,尤其是头部,像是有无数细小的针刺在血管中游走。梅梅想起孙无咎教过的方法,轻轻按住老妇人头部的几个穴位,尝试引导那些乱窜的气血。
奇迹发生了!在她的引导下,那些"针刺"慢慢平复下来,老妇人的表情也逐渐舒展。梅梅甚至能"看到"一股温暖的金色气息从自己指尖流入老妇人体内,所到之处,疼痛立减。
"神了!"旁边的老宫人们惊呼,"陈嬷嬷不疼了!"
梅梅这才惊觉自己无意中用了"气血双修"之术!她赶紧收手,但为时己晚——青黛震惊的目光告诉她,这一幕己经被看在眼里。
回到梅香苑,梅梅忐忑不安地等待责罚。果然,傍晚时分赵景舟匆忙赶来:
"你为浣衣局老宫人治头痛了?"
梅梅低头认错:"我...我没忍住..."
"罢了。"赵景舟叹气,"好在只是几个老宫人看见,我己经打点过了。但记住,在太后宴会上,无论如何都不能显露能力!"
"为什么?太后她..."
"明就知道了。"赵景舟神色复杂,"还有,李鹤己经向陛下提议,三日后在太和殿当众查验你的'气血双修'之术。"
梅梅心头一紧:"那..."
"别怕。"赵景舟坚定地说,"我己有安排。你只需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保持冷静。"
夜深人静,梅梅辗转难眠。窗外月光如水,她轻轻抚摸左肩的胎记,那里隐隐发热,仿佛在提醒她什么。这个从小就被说是"吉兆"的标记,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双生子"...太后...李鹤的阴谋...一切谜团,或许明日就能解开?
远处传来更鼓声,梅梅终于沉入梦乡。梦中,她看见一个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少女站在梅树下,向她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