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邢国公府。
“魏公,我看秦王他们并没有太大恶意,尤其那个李道玄,可是在宴会上顶撞了李渊。”
王伯当看着李密,有些欲言又止。
“所以,你想说什么?”
李密看着这个兄弟,问道。
“我们的计划,不如放弃吧。”
王伯当慢吞吞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密立刻大怒,怒斥道:
“你疯了?我们还有退路吗?!”
“可是,除了李渊,他们还是很......”
王伯当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粗暴的打断:
“计划己经敲定,就不能停滞,实在不行我自己去!”
“唉!”
王伯当叹了一口气,拱手说道,
“义士之志,不以存亡易心。
既然魏公早己下定决心,我不再多说。
伯当,与公同死罢了!”
......
武德元年,十一月初五。
玄云坊和裴家的第一次合作己经谈成,准备进入交付货物和定金的流程。
而李道玄彻底将这个事务交割给了蔡夫人和刘毅,自己就当甩手掌柜,等着收钱就行。
“这就当个权宜之计,之后的资金还是要从封邑和战功里面出。”
李道玄长叹了一句,闭上双眼,
“现在除了不良人,应该就没有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了。”
突然,一阵敲门声从外面传来。
咚咚咚!
“谁?”
“刘毅!”
说完,声音的主人就推门而入,行色匆匆。
“怎么,应该还不到交钱的时间吧。”
李道玄缓缓睁开双眼,好奇地看向刘毅。
“不是,殿下,你怎么总想着钱啊!”
刘毅挠了挠头,无语地看着自家殿下,
“您还记得不良人的任务吧。”
“任务?”
李道玄回忆了一下,方才恍然大悟地开口,
“哦哦哦,是盯着李密吧,怎么了?”
“潼关不良人来报,李密带着王伯当和贾闰甫,率领两万人马,向东而行!”
刘毅拿出一个信封,急促地说道。
李道玄皱了皱眉,不可置信地问道:
“你确定?”
“确定,沿途不少人都看到了!”
刘毅斩钉截铁地说道。
“不不不,他怎么会如此?我和二哥不是......”
李道玄还是不信,他认为自己既然帮了李密,李密就不会选择铤而走险了。
可是,他忘了。
李密是枭雄,而且有些事情,开弓没有回头箭!
砰!
大门再次被忽然推开。
翟长孙迅速迈步走了进来,拱手道:
“殿下,中书省的旨意打探到了。”
“快说!”
李道玄急切地问道。
因为李密之事太过惊险,李道玄早早就安排了双层保险,避免误判。
一层保险是不良人,打探李密等人的动向。
一层保险是翟长孙,他通过原西秦官员、现秦王府长史、未来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褚亮,打探中书省的消息。
但翟长孙的话,让李道玄彻底失望了。
“陛下不顾多人劝阻,下了旨意:
命刑国公李密率领左武卫大将军王伯当、行军司马贾闰甫,领兵马两万,出行洛阳,招抚各地!”
“徙何密!我***********”
李道玄一拳砸在桌面上,脸上露出纠结和愤怒,
“早知道,就不劝阻你了!”
“所以,我们怎么做?”
看到愤怒的李道玄,翟长孙只敢小声问道。
“让他自生自灭!”
李道玄冷笑一声,就离开了书房。
“我就这么回复褚亮?他可代表着秦王。”
翟长孙偷偷向刘毅询问对策。
刘毅双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
“也是李密自找的。”
就在这时,李道玄的声音再次从外面传了过来:
“备马,随我奔袭熊耳山!”
“额......好!”
......
稠桑,李密军营。
“你们看看这旨意是什么意思?”
大帐内,李密拿出一张诏书,扔到地上。
王伯当和贾闰甫连忙起身,去查看。
只见上面写着:
“大唐皇帝令:
刑国公留一万兵马,驻守华州,余部由左武卫大将军王伯当率领,继续行进。
另,有人密奏刑国公意图不纯,请单骑入朝解释!
钦此!”
“这是为什么?”
贾闰甫捋着胡须,皱眉质问,
“我们出发前,陛下不还和我们推心置腹,阻止了好几个劝谏他的人吗?
怎么现在还要魏公你单骑入朝?”
“露出本相罢了!”
王伯当冷哼一声,满脸厌恶。
李密摇了摇头,叹气道:
“无妨,我早有预料。
李渊,怎么可能简单?”
“魏公的意思是?”
贾闰甫惊愕地看向李密,对他的早有预料表示吃惊。
“之前连裴寂都劝过他,他都不听。你觉得,他会因为一个密报,轻易相信吗?”
李密冷笑着,看着那封诏书,
“那早就想好怎么逼我了,这个大野渊,手真黑啊!”
“先用侮辱来逼迫魏公出镇,再用谋反来让魏公惊疑,最后逼得魏公不得不谋反。
真是好手段!”
贾闰甫不愧是谋臣,一眼就道出了李渊的计划。
但这个是阳谋,岂能轻易破解?
“所以,魏公打算怎么办?”
“那就反了,去投奔伊州总管张善相!”
李密敲了敲桌子,定下了基调。
贾闰甫看了看沉默的王伯当,又看了看下定决心的李密,咬了咬牙,劝道:
“魏公,起码秦王和淮阳王还是向着我们的,我们回去,还能保住性命的。”
“回去?我出来就己经负了他们,又怎么能再去求他们?
更何况,我回去接着伺候大野渊?不可能!”
李密的回答让贾闰甫陷入惊慌,使他居然开口道:
“李密,你找死啊!就不能安稳活着吗?”
“贾闰甫,你放肆!”
李密拔出利剑,就准备砍死贾闰甫。
砰!
王伯当拔剑挡住了李密的剑,连忙劝道:
“他也是好心,魏公不要生气!”
“魏公,真的不能执迷不悟了!我们去找淮阳王,他一定会帮我们的!”
贾闰甫大喊道,想要劝其回心转意。
但事与愿违,李密缓缓收回利剑,冷声开口:
“我意己决,定要东山再起!”
“魏公,为什么?”
绝望的贾闰甫看着李密,只觉得陌生。
“为什么?”
李密吐了一口气,振臂长啸,
“且谶文之应,彼我所共!
今不杀我,听使东行,足明王者不死!
纵使唐遂定关中,山东终为我有!
天予不取,乃欲束手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