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成中医巨头从医馆开始

第七十二章 他不可能错

加入书架
书名:
亏成中医巨头从医馆开始
作者:
亿屋鱼
本章字数:
5316
更新时间:
2025-05-28

发热……痰黄稠……大便未解……

姜宁开始在脑子里分析所有的症状,通过题目给出的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她逐渐有了思路。

不多时,姜宁再次开口,“这位患者应当是外感风热之邪,引动伏痰,痰热壅肺,肺与大肠相表里,痰热闭肺,灼伤肺络,并移热于大肠而致大便不通,证属痰热闭肺。”

“治宜清热宣肺,通里攻下,方子可选麻杏石甘汤加味。”

嚯!

这么快!?

考官们惊叹于姜宁回答的这么快,而且跟正确答案几乎没有太大差别。

无论是病理分析,还是治病思路,以及最后开出的方子,都特别的工整。

人才啊!

李嘉不禁感慨,这姑娘的水平,比他所有的研究生都要强。

就这一个题目,换他学生来回答,首先就不可能这么快,其次就是不会辨证这么准确。

五年自学能达到这个程度,天赋可见一斑。

要是碰到一个好老师带,假以时日,估计水平都能赶得上他了。

可惜没能进体制内……

李嘉左右看了看,随即从题库里继续抽题考校。

“考生请听第二题。”

“患者,男,62岁,两年前感冒后渐见动则气急,喉中痰鸣不愈,夜间为甚。”

“刻下:动则气急,喉中痰鸣,时有咳嗽,少痰,质黏色白,无咯血,脚不肿,无汗出,纳可,二便尚调,夜寐欠安,梦较多。舌质黯红,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

“既往有糖尿病史两年,服药控制可。有青霉素过敏史,海鲜、花粉过敏史。幼年曾有哮喘发作史,治疗缓解后多年未发。”

“请考生分析并给出治疗方案。”

这道题明显要比刚才那个难,患者的年纪偏大,幼年时本就有哮喘,虽然治过,但显然没有根除。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糖尿病史,这个就需要着重分析了。

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

痰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脾运化不行了,但脾之所以运化不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肾阳不足。

患者有糖尿病史,毫无疑问,肾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这种哮喘,仅仅只是宣肺平喘,毫无意义。

考官们显然也知道这道题很难,所以并没有催促姜宁回答,然而仅仅只是目光注视,也会造成无形的压力。

好在姜宁内心十分强大,听到这个题目之后,脑海中就开始不断分析。

当沉默了大约半分钟的时间后,姜宁微微抬首,“患者久病肺肾两虚,肺主气不力,肾摄纳不全,气不能顺畅,肝失疏泄,气郁湿阻,聚而为痰。”

“气郁痰阻,呼吸不畅,则见胸闷动则气急,喉中痰鸣不愈。痰为阴邪,两阴相集故夜间为甚,气不行则血不行,故见舌质黯红,边有瘀点,脉弦细涩,皆为瘀象。”

“证属气郁痰阻,治当疏肝解郁,补肾化痰,方子可选……三桑补肾汤合川芎平喘合剂加减。”

李嘉看了看表。

半分钟。

半分钟就将这道题给答上来了。

虽然跟考卷上的正确答案略有出入,方子也不一样,但思路没问题。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给出解决方案,说实话,没有十年以上临床经验,根本做不到。

要知道,他们在看病的时候,从把脉到开方,整个过程少则十多分钟,多则二十几分钟,在不停询问患者情况时,心里就己经在对症选方了。

考试显然不可能像临床那么细致,这个方子吃了也未必就有效,但只要辨证思路不出问题,回答就算正确了。

李嘉再次看了看姜宁的年纪。

说实话,要不是知道姜宁有多大,他还真不相信姜宁只跟诊了五年。

这水平,别说他的硕士生了,就是博士生,都未必有她强。

其他考官听到姜宁的回答后,都露出赞叹的神色。

当考官这么多年,有些人还是头一次碰到像姜宁这样有天赋的年轻人。

“嗯,考生请听第三题。”

“患者,女,43岁,哮喘五年,患者自去年夏天在田间劳作,回家后喝了一碗井水,便出现咳嗽、鼻塞、流涕,喉间哮鸣,夜间盗汗,五心烦热,无便秘,痰黄,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患者每到夏季都会复发,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效果欠佳。无过往病史,闭经。”

“请考生分析并给出治疗方案。”

咦?

姜宁发现这个病例跟陈鑫给她看的那个过敏性哮喘极为相似。

虽然性别不同,但病机一样。

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大差不差。

只是那个病例并没有复诊记录,姜宁也不知道陈鑫给出的诊断和方子究竟对不对。

可如果单纯以宣肺平喘的思路去治,她又担心会落入圈套。

从考官出题的角度来看,第二题明显比第一题更复杂,第三题作为压轴题,没道理比前面两道更简单。

如果这道题错了,那前面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众考官看到姜宁思考的时间比此前更长,不禁有些困惑。

这道题明显比前面两道简单,为什么要想这么久?

脑子卡壳了?

很显然,姜宁错判了考试的题目难度,它们并非是递增的,而是考官随机抽取的。

可她是第一次考试,自然不敢轻易冒险。

思来想去,姜宁决定相信陈鑫。

这些日子的接触和学习,她早就了解了陈鑫的医术。

他不可能错!

姜宁打定主意,随即回答道,“患者是热扰胸膈,郁热伤阴,田间劳作之时,久晒日光,津液流失过多,又骤饮冰凉井水,致使郁热困于胸膈之上,干扰心肺正常运转。”

“心主血脉,肺司呼吸,热扰胸膈,肺气失宣,故咳喘胸痛、痰黄而粘。”

“证属热扰胸膈,治当清热除烦、宣发郁热,方子可选栀子豉汤。”

嗯!?

考官们顿时皱起眉头。

不对吧。

这道题分明是郁热伤阴,肺气失宣,治当清热宣肺、化痰纳气才是。

方子无论是射干麻黄汤合小柴胡汤,还是麻杏石甘汤加味都可以,怎么能用到栀子豉汤呢?

错的也太离谱了。

然而众多考官之中,只有李嘉怔怔地看着姜宁。

他太熟悉栀子豉汤了。

正是这个小方子,把他一个学生的过敏性哮喘给治好了,尽管是否复发还得看来年的情况,但最近一次把脉,他基本能断定己然根治。

出题之时,他就有些熟悉,甚至看到题库里的正确答案都略微摆了摆头,因为答案与临床效果一点关系都没有。

原以为眼前这姑娘,肯定会跟正确答案差不太多,却没想到她竟答的是栀子豉汤。

这姑娘绝对有很深厚的临床功底,否则不可能跳出书本做出这样的回答。

一想到还有个年轻人也开出过这个方子,李嘉就有些纳闷。

现在体制外的年轻一辈都这么强了吗?

稍作感叹,李嘉便开始走流程,“好了,考生答题结束,成绩会在一个月之后进行公示,到时候记得留意官网信息。”

姜宁长出一口气,起身鞠躬,“谢谢考官!”

待到姜宁出门的一刹,李嘉身旁的考官小声感慨道,“可惜了,最后一题不该错的……”

有考官附和,“是啊,这么简单的题。”

李嘉咧嘴笑道,“她可没错,只是跟书上的答案不一样。”

没错!?

众考官看向李嘉,然而下一个考生进来,正好打断了他们迫切想要知道原因的目光。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