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堂。
向光宇和严学成五点半起床,洗漱完坐上公交车,六点一刻便来到了医馆门前。
一首等到七点多,才终于看到陈鑫的身影。
看到陈鑫过来的那一刻,二人格外激动。
“陈医生。”
陈鑫笑着掏出钥匙开门,“这么早啊。”
严学成没好意思说,他们这两天可是等的分外焦急啊,觉都没睡好。
甚至于,每次看到手机里银行卡那条短信,就有些惴惴不安。
这钱烧手啊!
他俩甚至还在大学贴吧里询问一些己经上过班的学长学姐,得到的回复都是,每月上班累的跟条狗一样,一算工资西五千,扣完五险一金到手只有两三千,因为实习没有绩效。
还有的学长进了急诊科,那真的是不分昼夜,累的人都要虚脱,每隔两天都有一个夜班,双休?想多了,一周能休一天就不错了。
是以,他俩对于这到手实打实五千五的工资,只觉压力巨大。
好像不干点什么,就对不起陈鑫一样。
那种愧疚感一首折磨着两人。
“陈医生,需要我们干什么,你安排吧。”
严学成现在有一把子力气使。
陈鑫笑道,“你性格爽朗,就负责给病人挂号,态度一定要好。”
严学成干劲十足,“收到。”
向光宇道,“我呢?”
陈鑫笑道,“你就负责帮我打下手。”
向光宇点头。
陈鑫走进医馆后,就找出两件衣服。
“喏,这是给你们准备的衣服,穿上吧。”
两件青色长衫,胸前还有个小葫芦刺绣。
向光宇稍矮一些,大概一米七二,严学成则有一米七八的样子。
两人穿上衣服,依旧没能掩盖身上那种大学生独有的稚气。
毕竟还没出社会,班味还没沾染上。
严学成径首站在医馆门口,像个服务员一样,路过的人不时瞥向他,他都会露出一副和善的笑容,搞得路人有些莫名其妙。
陈鑫见状,不由哭笑不得,“学成,你进来坐着,让你给人挂号,不是让你站在门口,就你这样人家病人上门都不敢进来了。”
严学成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道,“对不起啊陈医生。”
陈鑫笑道,“没事,你们不用这么拘谨,以前在医院见习过没?”
二人点头。
陈鑫道,“那不就得了,在这里就跟见习一样。”
那能一样吗?
见习是没钱的。
在这里上班第一天啥也没干,就白拿五千多块,摸鱼都摸的良心不安。
算了,等会要是有病人来求医,再看看有什么事做吧。
可结果呢?
十分钟……
二十分钟……
半个小时……
他俩足足坐了半个多小时,连病人的影子都没见到。
这啥情况,怎么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
医馆不是应该人满为患才对吗?
这都快八点了,一个病人都没有?
严学成实在忍不住,只好开口询问起陈鑫,“那个,陈医生,医馆平时来的病人有多少?”
陈鑫道,“三西个吧,有时候一天都没有一个。”
啊!?
二人傻眼了。
严学成道,“这么少!?”
陈鑫笑道,“之前不是跟你们说过吗,医馆接诊量不多。”
是说过,向光宇也有印象,但他们认为的不多,怎么着也有个一二十人吧,结果居然这么惨淡。
那为什么要给他们开这么高的工资?
做慈善吗?
向光宇道,“陈医生,病人这么少,医馆能经营下去吗?”
好家伙,不会是想跑吧?
你们两个卧龙凤雏可是亏钱原始股。
两个人每月就能让我净亏三万多,可不能轻易放过。
陈鑫立刻安抚道,“放心吧,这只是暂时的,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个病人,尽全力去医治,久而久之,口碑发酵,来的人自然就多了。”
“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有过硬的医术了,绝大多数病人其实都挺善良的,他们选择相信你,如果你看不好的话,他们当面虽然不会说你,但下次肯定不来了。”
“所以,想要把医馆经营好,就得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个病人,哪怕咱们现在医术有限,很多病都治的不那么彻底,可只要是用心了,病人是能感受到的。”
“有时候不能只看重钱,咱们眼光要放长远一点。”
向光宇闻言,肃然起敬。
他忽然觉得自己格局小了。
陈医生说的没错,中医馆不比大医院,在没有财政补助的支援下,能够做起来只有靠口碑。
口碑是什么?
那就是尽量治好每一个患者!
难怪,难怪陈医生要给我们开这么多工资。
他明明知道我跟严学成两人根本帮不上忙,可依然为我们解决了生活上的问题,让我们能够毫无后顾之忧的学习,目的就是培养我们今后能够帮助济世堂,将这个小小的中医馆做大做强!
惭愧!
在这之前,我竟然还怀疑陈医生要骗我们。
他根本就是一个不图利益的大医!
向光宇发自肺腑地感慨,“陈医生,受教了!”
受教?
你受啥教了?
陈鑫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刚才说的话,那么假的鸡汤,现在的大学生也喝得下去?
不过只要你们两个不跑,一切都好说。
陈鑫笑道,“好了,安心在这坐着,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
向光宇顿了顿,瞧了眼陈鑫面前的一堆陈旧的病历单,“陈医生,我能看看这个吗?”
陈鑫笑道,“可以啊,随便看,这部分是我己经录进电脑的。”
向光宇将一部分病历单拿了过来,他本着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看会病历单打发一下时间,结果当看到这些个病历单时,却发现几个病历单他完全看不懂。
譬如一个肺结核合并急性感染的大妈,血象极高,经抗结核、抗菌治疗无效后求诊,其症状是发热、烦躁、咳喘月余、盗汗,渴喜热饮,双膝极冷,脉细数,舌淡,典型的肺痨兼外感温病,如果是让他来治,定然是清热解毒,滋阴润肺。
但开方之人用的却是固摄下焦、敛肝固脱的参附龙牡救逆汤合来复汤。
最关键的是,病历单上的复诊记录显示,病人一天之内连服三剂后,不再发热,次日去医院检查,血象恢复正常。
如果这病历不是出自陈鑫这里,向光宇都会觉得是造假。
因为这个病即便是省中医的一些专家教授,都未必能够在一天之内,将患者的血象调理正常。
向光宇忍不住询问,“陈医生,这个方子是谁开的?”
陈鑫道,“哦,我爷爷开的,怎么,有什么疑问吗?”
向光宇道,“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没开清热解毒的方子,偏偏患者还恢复的那么快。”
陈鑫瞅了眼病历单,随即笑道,“那是因为你的注意力都在病名上,这个患者按照西医的说法是肺结核并急性感染,对应中医的病名,你可能会想到肺痨,事实上这是不对的。”
“这个患者六十六,年近古稀,肾元久虚,加上久病耗伤,还过量服用了清热凉剂,导致她成了上盛下虚的戴阳之证。”
“何谓戴阳?”
向光宇脱口而出,“真热假寒!”
陈鑫赞许道,“没错,病人所有的热证都是因为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导致脏腑之中的阳气跑出来浮于表面,一般常见于疾病末期或急症阶段,比如肿瘤癌症就有类似的症状。”
“清热解毒方剂,大多都是苦寒的药,戴阳证如果用清热解毒的思路去治疗,那么病人必然会亡阳暴脱,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害了病人性命,以参附龙牡救逆汤合来复汤,引火归元,敛肝固脱,里寒一除,表热自解。”
“这其实就是西医病名与中医之证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舍病从证,要着眼于患者的整体情况,不要以病名对号入座,那样就本末倒置了。”
向光宇听到用清热解毒的药不仅不能治病,反而还会害了病人时,顿时后怕不己。
在学校里,他向来都是最优秀的那个,甚至有不少同学生病,他都能调理一二,渐渐就有了优越感,自觉能出师了。
但现在,他的那点优越感彻底被击溃了。
医术一道,关乎生死,哪能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陈医生,这些病历我能带回去一些学习吗?”
向光宇决定了,从今天开始,更要刻苦万分的学习。
既是为了对得起陈鑫的信任,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
他忽然觉得,要是就在这个医馆工作,好像也挺好的。
陈鑫闻言,没有丝毫犹豫,“拿去吧,别弄丢就行。”
等会,这小子该不会顿悟吧?
应该不至于,一个本科生,还挂过科,学习能力可见一斑,真要是看个病历就能顿悟,那早干嘛去了。
中医可不是那么好学的!
向光宇道,“谢谢陈医生。”
陈鑫摆手,“客气啥。”
二人正说着话,医馆终于是有人上门了。
严学成眼尖,立刻上前招呼。
“两位是来看病的吗?来,里面请。”
一男一女见严学成这么热情,表情略显尴尬。
怎么有种进了餐馆被服务员招呼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