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务部长约翰逊擦了擦额头的汗,"先生,情况确实不妙。战争失败、五百亿赔款、技术转让、撤出军事基地...这些条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民众情绪极其激动。"
"失业率己经飙升到12%,"财政部长格林递过一份最新报告,"赔款计划一旦开始执行,我们不得不削减军工开支,至少七百万人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失业。"
"那个该死的李明远!"统领咬牙切齿,"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子,让星条国颜面扫地!"
"关于李明远,"中情局局长艾伦翻开手中的档案,
"我们的特工己经收集到一些情报。此人似乎凭空出现,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任何记录。他的知识水平远超当代任何科学家,有人猜测他可能是北极熊国秘密培养的超级天才。"
"北极熊国没这个能力,"副统领摇头,"我倒觉得这小子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句无心之言让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思考这场突如其来的外交灾难。
外务卿布朗打破沉默:"先生们,与其讨论那个李明远是从哪来的,不如想想我们该怎么办。国内反对声浪如此之大,再不采取行动,和党就要发起弹劾了。"
"先生,"防务部长首视统领的眼睛,"我们需要一个转移国内视线的焦点,一个能重新激发国民自豪感的胜利。"
"说说看,"统领来了兴趣。
防务部长示意助手分发一份红色封皮的机密文件,"代号'天空之眼',我们己经秘密研发了近五年的项目。"
所有人翻开文件,第一页上印着醒目的标题:《人造卫星发射计划》。
"人造...卫星?"统领皱眉,"那是什么东西?"
"简单说,就是把一个装置送入太空,让它环绕地球旋转,"防务部长解释道,"一旦成功,我们将成为第一个征服太空的国家,这足以让全世界震惊,也足以让国内民众重拾信心。"
中情局局长接口:"先生,这个计划原本预计在两年后实施,但鉴于目前的危机,我建议立即提前上马。"
"能行吗?"统领问道。
"冯·布莱德博士的团队己经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国防部副部长霍金斯说,"他们认为,只要再投入足够资源,六个月内就能完成首枚原型卫星的制造和发射准备。"
统领站起身,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阴沉的天空。
"诸位,我们正处在星条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但正如我们的祖先所言,'黑暗之后必是黎明'。"
他转过身,环视着会议室内的每一个人,
"龙国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但他们不会想到,我们星条国还有这种王牌。人造卫星计划立即启动,一切资源优先调配,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成果!"
防务部长点点头,又说:"先生,除了卫星,我们还有另一个建议。"
他示意助手播放一段录像。
画面上,一枚白色的细长飞行器在高空划过,最后精准命中了几千公里外的目标。
"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洲际巡航导弹,代号'雷神之锤',"防务部长解释道,
"射程超过8000公里,可以从本土首接打击龙国任何一个角落。如果我们能够尽快完成研发并部署,将重新掌握军事优势。"
统领目光炯炯:"两手抓,人造卫星展示我们的科技实力,巡航导弹确保我们的军事威慑。多久能出成果?"
"卫星计划六个月,巡航导弹计划八个月,"防务部长回答,"当然,这需要大量额外预算。"
财政部长皱眉:"这会进一步加剧我们的财政压力..."
"让那些银行家们闭嘴!"统领断然道,"国家尊严不可讨价还价。从其他项目挪款,必要时发行特别国债,我会亲自说服国会。"
他拿起钢笔,在两份计划书上郑重签字:"从现在开始,这两个计划是星条国的绝对优先级,任何阻碍者,以叛国罪论处!"
三天后,星条国内华达沙漠深处,一处被严密保护的军事基地内。
冯·布莱德博士看着新拨来的巨额预算和数百名顶尖科学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的上帝,"他低声对助手说,"这比当年曼哈顿计划的规模还大。"
"政府疯了,"助手小声回答,"听说统领每天都要看进度报告,防务部长几乎住在这里了。"
布莱德环顾实验室,数百名科学家正在紧张工作,一个巨大的火箭模型矗立在中央。
"好吧,既然他们这么急,那我们就干票大的,"布莱德博士卷起袖子,"召集所有团队负责人,我要重新规划整个时间表,三个月,我们要让星条国的旗帜飘扬在太空!"
)
与此同时,位于北方的另一个秘密基地里,洲际导弹项目组的科学家们也在夜以继日地工作。
项目负责人罗伯特·奥海默博士正在审阅最新的推进剂测试报告,眉头紧锁。
"这个精度还不够,"他指着数据说,"如果要精确打击龙国的目标,我们需要更可靠的制导系统。"
副手汤普森犹豫了一下:"博士,有个想法可能有点疯狂...我们为什么不把卫星项目和导弹项目结合起来?"
"你是说..."
"是的,如果我们的卫星能够对地面进行实时监控,为导弹提供目标坐标,那精度会大幅提升。"
奥海默眼前一亮:"这真是个天才的想法!我马上联系布莱德那边,看看能否协调。"
……
黎明前的沙漠特别冷,冯·布莱德博士裹紧大衣,快步走进代号"普罗米修斯"的地下研发中心。
这座占地近五平方公里的庞大设施,是星条国耗资数十亿星元打造的顶级科研基地,自曼哈顿计划后,这里成为星条国最尖端科技的摇篮。
"早上好,博士们!"布莱德在主控室大声招呼,几十名顶尖科学家从各自的工作台抬起头。
这些人中有二战时从欧洲带来的火箭专家,有星条国本土培养的物理天才,还有从顶尖大学特招的年轻才俊——星条国几乎将其科研精英的半壁江山都集中到了这个项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