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的波士顿,TD花园球馆的穹顶风扇搅动着闷热的空气,NBA总决赛前瞻节目正在这里录制。巨型屏幕上,国王队与篮网队的球员数据对比格外刺眼:杜兰特、哈登、欧文的场均得分之和超过70分,而国王队双核陈无敌与杰伦·布朗的合计数据停留在48.7分——更致命的是,篮网的三分球命中率比对手高出8个百分点,替补席上还坐着即将复出的阿尔德里奇。
“这不是大卫与歌利亚的对决,”奥尼尔晃着手里的三届总决赛MVP奖杯,金链在灯光下划出嘲讽的弧线,“这是歌利亚带着两把战斧,而大卫只有一块没磨利的石子。”他指向数据屏上国王队的防守效率值,“当你的外线要同时盯防三个历史级得分手,内线还得扛着阿德的背打,就算陈无敌能飞,布朗能跳,他们的翅膀也会被三分雨浇透。”
ESPN的“篮球无疆界”节目里,皮尔斯正在解剖国王队的阵容缺陷。他用激光笔圈住球队的替补名单:“看看他们的轮换——34岁的卡特每场只能打18分钟,福克斯的组织失误率联盟第15,而篮网的替补席坐着米尔萨普、格里芬,甚至还有……”他突然笑了,“甚至还有本·西蒙斯,虽然他不投篮,但单防陈无敌足够让后者掉层皮。”
最尖锐的批评来自篮网随队记者扎克·洛维,他在《体育画报》的封面文章里写道:“国王队的晋级之路像部热血电影,但总决赛不是剧本杀。当杜兰特在中距离拔枪,当欧文在禁区跳起华尔兹,当哈登用后撤步撕开防线,萨克拉门托的‘无畏’口号,听起来更像临终前的祷告。”配图中,陈无敌的护腕“无畏”二字被PS成弹孔密布的靶子,背景是篮网三巨头重叠的剪影,像座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
国王队训练馆的理疗室飘着浓重的薄荷膏气味,陈无敌盯着墙上的战术板,篮网队的进攻热区被红笔圈成一片汪洋。杰伦·布朗的膝盖缠着冰袋,盯着手机里奥尼尔的评论视频,突然把平板砸在治疗床上:“他们只看见数据,却看不见G6我们怎么绞杀湖人的挡拆。”
“但篮网的挡拆,是三个历史最佳挡拆手的排列组合。”老将卡特摘下护目镜,眼角的皱纹里嵌着训练时的汗水,“杜兰特的无球跑动,哈登的持球威胁,欧文的随机应变……这不是湖人能比的。”他指向战术板上的“无限换防”策略,“我们每场要换防120次以上,年轻人,你们的膝盖受得了吗?”
训练结束后的媒体开放时间,陈无敌被围在中央。有记者举起篮网三巨头的效率值图表:“你们的防守体系在季后赛让对手命中率下降4.7%,但面对篮网,这个数据可能变成上涨4.7%,对此你怎么看?”镁光灯下,他看见护腕在摄像机镜头里投下的阴影,恰好遮住战术板上“死亡五小”的弱点分析。
“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陈无敌的手指划过记者手中的图表,“他们看见杜兰特的中距离命中率,却没看见布朗每场多跑的2英里协防距离;看见哈登的助攻数,却没看见我们为每个地板球拼到抽筋的决心。”他忽然笑了,露出左犬齿的缺口——那是西部半决赛救球时撞在技术台上留下的,“总决赛的地板,从来不是给数据漂亮的球队准备的,是给愿意把皮肤蹭掉一层的人准备的。”
在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篮网的夺冠庆典己经开始预演。训练馆外的球迷商店里,“三巨头总冠军”主题的T恤销量是国王队周边的17倍。球队总经理马克斯在采访中不经意地说:“我们的目标是4-1解决战斗,让球员们有足够时间备战东京奥运会。”
但在篮球世界的边缘,总有不同的声音。NBA官网的“传奇之声”专栏里,早己退役的“手套”佩顿发来了长文:“1996年我们面对公牛时,外界也说我们是螳臂当车。但他们忘了,防守是刻在骨血里的信仰。陈无敌的横移速度比我当年快0.3秒,布朗的臂展多5厘米,他们的‘无畏’不是口号,是每个夜晚把对方头牌得分压低于场均的决心。”
更令人意外的是,远在欧洲的加索尔兄弟录制了分析视频。保罗·加索尔指着战术板上的“区域联防变种”:“国王队在西决G6证明,他们能把顶级单打手的效率压制30%。杜兰特很强,但他面对双人包夹时的出球速度,比2017年慢了0.8秒——这0.8秒,足够陈无敌从弱侧扑过来。”
这些声音像沙漠里的绿洲,在铺天盖地的“篮网必胜”论调中显得脆弱却坚定。萨克拉门托当地的体育酒吧里,老球迷们举着“无畏双塔”的标语,尽管他们心里清楚,球队的夺冠赔率己经跌到1:5.7——比当年勇士逆转雷霆的赔率还高。
总决赛G1前夜,国王队的训练馆只剩下地灯亮着。陈无敌独自对着篮筐练习底角三分,篮球撞击地板的节奏与心跳同步。身后传来轮椅的吱呀声,是球队聘请的防守教练——前NBA铁卫鲍文,他的右腿因常年防守导致半月板磨损,现在只能靠支架行走。
“看见那边的战术板了吗?”鲍文指着贴满篮网进攻录像的白板,“杜兰特的左路突破,哈登的右路后撤步,欧文的背身单打……但他们有个共同点——”他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他们习惯了在哨音的保护下打球。而我们,要让他们回到2004年的活塞主场,每一次突破都像撞在钢筋网上。”
陈无敌接住传来的球,突然发力突破,在禁区边缘急停跳投。篮球空心入网的瞬间,他想象着防守者是杜兰特——那个永远比你高半头、快半步的死神。“我们没有三巨头,”他擦着汗笑了,“但我们有15个愿意为彼此断手断脚的兄弟。”
凌晨三点,杰伦·布朗在球员论坛发了张照片:训练馆地板上,15双球鞋围成圆圈,每双鞋上都写着对手的名字——杜兰特、哈登、欧文、阿德……最中间的球鞋上,用红笔写着“舆论”。配文只有一句话:“他们说我们是鸡蛋碰石头?抱歉,我们是淬过火的鸡蛋。”
当总决赛的灯光第一次照亮巴克莱中心,ESPN的实时数据仍在重复那个冰冷的事实:篮网三巨头同时在场时,每百回合净胜18.7分,而国王队的双核阵容净胜分只有9.2分。观众席上,奥尼尔与巴克利正在打赌,前者押注篮网4-0横扫,赌注是一瓶1984年的拉菲。
但在球员通道里,陈无敌与布朗正在进行赛前仪式。两人互相检查护具,布朗忽然指着对方护腕上的“无畏”二字:“知道吗?昨天我去查了字典,‘无畏’的英文‘Fearless’,在1990年的篮球术语里,指的是‘敢于在奥尼尔头上扣篮的疯子’。”
陈无敌笑了,拍了拍队友的肩膀:“那今天,我们就做三个巨头面前的疯子。”他望向通道尽头的球场,篮网队的灯光秀正在播放三巨头的荣耀时刻,而国王队的出场音乐己经响起——不是流行乐,而是2004年活塞队的夺冠纪录片原声,那是属于防守者的战歌。
当首节跳球的哨音响起时,波士顿的老球迷们正在电视机前举起啤酒杯。他们看见陈无敌像道黑色闪电扑向杜兰特的第一次投篮,杰伦·布朗用胸肌顶住哈登的突破,福克斯在底线与欧文纠缠到球鞋打滑——这不是数据模型里的对决,而是血肉之躯对篮球信仰的捍卫。
记分牌的数字在跳动,舆论的偏见在颤抖。当第一节结束国王队以32-28领先时,奥尼尔手中的拉菲瓶身倒映出他惊讶的表情。而在萨克拉门托的黄金一号中心,那个曾在G6举着“无畏”灯牌的老球迷,正对着电视屏幕喃喃自语:“看吧,孩子们,篮球从来不是数字的游戏,是心的重量。”
总决赛的大幕刚刚拉开,被视作“弱势”的国王队,正用汗水改写着所有人的剧本。在那些被数据分析师折叠的可能性里,在那些名宿们不屑一顾的眼神中,属于孤勇者的故事,才刚刚开始。